回到顶部

《百家讲坛》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3月14日-3月28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百家讲坛 来源:央视网2018年03月12日 10:45 A-A+

 

《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十一):“修功”的智慧         3月24日播出

《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璀璨瑰宝,是中华民族先贤的智慧结晶,其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缜密严谨,被誉为"兵学圣典"。然而,《孙子兵法》不仅仅只是一部兵书,它还详细地阐述了治军和治国之道,其哲学思想与谋略思想,都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

《孙子兵法》的《火攻篇》就对为将者如何巩固江山、治国安邦做了阐释,它强调为将者要懂得“修功”,要从“安国安军”的大局出发,赏罚分明,进退有据,决不可凭一时的意气用事,导致亡国覆军的悲剧。

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君王深谙巩固江山之道,北魏孝文帝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之一,他学习汉文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使得鲜卑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那么,作为游牧民族鲜卑族的国君,孝文帝为何执意推行“汉化”改革呢?《孙子兵法》中“修功”观点究竟是如何在孝文帝的改革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呢?

国防大学马骏教授继续走进《百家讲坛》,和您一起品读《孙子兵法》,今天播出第四部第十一集《“修功”的智慧》,敬请关注。

 

《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十二):借力方能成事           3月25日播出

俗话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话中的“借力”,正是《孙子兵法·火攻篇》中的重要智慧。孙子认为,学会审时度势,借力而上,就会弥补自身的缺憾,事半功倍。

战国时期,燕军大将军乐毅,为报30余年前齐国入侵燕国之仇,联合其他诸侯国,一起进攻齐国。齐国招架不住,一败再败,七十多座城池被燕军占领。诺大的一个齐国,一时间只剩下了两座城池。眼看齐国就要灭亡,此时,齐国出了一个人,他就是田单。此后,战争的天平向齐国倾斜,在短短的数月之间便收复之前丢失的七十余座城池,并且将燕军一举击溃。

那么,田单到底运用了何种计谋来挽救齐国免于灭亡呢?他的计谋又是如何印证《孙子兵法》中“借力”这一精彩观点的呢?

国防大学马骏教授继续走进《百家讲坛》,和您一起品读《孙子兵法》,今天播出第四部第十二集《借力方能成事》,敬请关注。

 

《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十三):决策非利不动         3月26日播出

《孙子兵法》的《火攻篇》不仅从战法上讲述了如何实施火攻,还从战略上提出了君主和将帅在出兵问题上切不可感情用事,不可轻易出兵,更不能盲目恋战,一切行动要以国家的利益为准绳,也就是“决策非利不动”的鲜明观点,这一观点在战争中有着非常多的验证。

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听闻关羽被东吴所杀,雷霆大怒,不顾众人劝阻,执意讨伐东吴。结果被东吴大败,损兵折将,最终含恨离世。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在现代战争中,孙子“决策非利不动”的观点又有哪些验证呢?

国防大学马骏教授继续走进《百家讲坛》,和您一起品读《孙子兵法》,今天播出第四部第十三集《决策非利不动》,敬请关注。

 

《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十四):谍报制胜在“用间”      3月27日播出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棋在局外”,一场战争的胜利,靠的并不单单是正面战场的对决,其背后更为关键的是能否做到“知己知彼”。这便是《孙子兵法·用间篇》中所强调的重要观点,谍报制胜在“用间”。

在我国古代的夏朝,夏王仲康之子相被逼自杀。乱兵之中,相的妻子逃过一劫,生下了少康。父亲被杀,王位被夺,自小奋发图强的少康立志要夺回王位。那么,少康,这个一无所有的遗腹子,会重新夺得王位吗?在复仇过程中,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复仇战?《孙子兵法·用间篇》中“谍报制胜在用间”的思想,对现代谍报工作有哪些启示呢?

国防大学马骏教授继续走进《百家讲坛》,和您一起品读《孙子兵法》,今天播出第四部第十四集《谍报制胜在“用间”》,敬请关注。

 

《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十五):谍报的灵魂是人       3月28日播出

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孙子将战争中谍报战的作用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不仅如此,孙子还指出,要想取得谍报战的胜利,最为关键的便是选择一个出色的谍报员。
 
欧洲历史上,普鲁士的国王腓特烈大帝,既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骁勇的名将。在一次跟法国苏比兹亲王的大会战中,腓特烈大帝以劣势的兵力,成功打败了比自己兵力多出近一倍的法军,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的出色战例。

那么,腓特烈大帝究竟运用了哪些战术呢?他的做法是怎样暗合《孙子兵法》思想的?在现代,《孙子兵法》中的这一观点还有哪些价值呢?

国防大学马骏教授继续走进《百家讲坛》,和您一起品读《孙子兵法》,今天播出第四部第十五集《谍报的灵魂是人》,敬请关注。







860010-11190603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