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百家讲坛》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3月14日-3月28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百家讲坛 来源:央视网2018年03月12日 10:45 A-A+

《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一):服从是军人的天职     3月14日播出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传奇兵学经典,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千字,却以言简意赅的论述和充满哲学色彩的智慧,赢得后世的推崇,并且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对后世的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

《孙子兵法》的第十篇《地形篇》,从地形角度出发,讲述了军队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动原则。在这一章节,孙子虽然讲的是地形,却并没有单纯地“就地论地”,而是强调“就人论地”,特别是把“地”当带兵的手段,带兵打仗,首先要做到上下齐心、令行禁止,军人要以服从作为自己的天职,一切行动听指挥,否则就会出大问题。

古今中外的许多事件和战例都在印证着孙子的这一思想。唐朝太宗、高宗时期,一代名将薛仁贵攻辽东、战回纥、破突厥,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所向披靡的薛将军却在一次西征战役中意外失手,最终兵败,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阴影。

那么,薛仁贵为什么会在一个小阴沟里翻了船?他兵败求和的战例如何在《孙子兵法》中得到了印证?孙子在《地形篇》中还有哪些发人深省的思考和启示呢?

国防大学马骏教授从今天开始,走进《百家讲坛》,和您一起品读《孙子兵法》,今天播出第四部第一集《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敬请关注。

 

《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二):律人也要律己      3月15日播出

孙子在《地形篇》中,阐释了败军之兵的六种情形,深刻地揭示了这六种败兵并不是因为天灾,而是人祸,是由将领的过失造成的。其中,孙子特别强调,将领懦弱而失去威严,治军缺少章法,卒吏无所遵循,列兵布阵杂乱无常,就会带来“乱兵”。

西汉时期,一代英主汉武帝在晚年时期愈加年老昏聩,竟然把征讨匈奴的重任交付给一个叫李广利的人,恰恰就是这个庸碌无能、纸上谈兵的李广利,带兵如同儿戏,竟然让征讨匈奴的七万汉军全军覆灭,自己也被俘投降,可以说李广利带的就是典型的“乱兵”。

那么,汉武帝究竟为什么要向李广利托付如此重任?李广利率领的汉军为何会铩羽而归?孙子在《地形篇》中的观点,还会带给我们哪些重要的启示呢?

国防大学马骏教授继续走进《百家讲坛》,和您一起品读《孙子兵法》,今天播出第四部第二集《律人也要律己》,敬请关注。

 

《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三):利用地形巧克敌      3月16日播出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地利是行军作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战斗行动影响很大。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在山西大同附近的平型关,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对侵华日军实施分割围歼,最终取得战役的胜利,史称“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八路军首战告捷,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那么,八路军究竟是如何利用平型关地形条件的?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到底该如何根据地形的特点灵活用兵?《孙子兵法·地形篇》中的观点,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国防大学马骏教授继续走进《百家讲坛》,和您一起品读《孙子兵法》,今天播出第四部第三集《利用地形巧克敌》,敬请关注。

 

《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四):士为知己者死      3月17日播出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只有将领如爱子般关爱士卒,士卒便会与自己同生共死,在《孙子兵法》中,孙子将关爱军士、体恤下情,作为一个将领克敌制胜的重要前提。

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华夏大地上烽烟四起。在这样一个乱世时代,涌现出众多英雄豪杰,他们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其中,李牧作为赵国的名将,镇守北疆,使匈奴十余年不敢进犯赵国。他运用自己独特的带兵之术,成为了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并且使赵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

那么,李牧究竟有怎样的带兵之术?“爱兵出战斗力”的思想,又在李牧等名将身上,有着怎样的体现呢?

国防大学马骏教授继续走进《百家讲坛》,和您一起品读《孙子兵法》,今天播出第四部第四集《士为知己者死》,敬请关注。

 

《品读孙子兵法》第四部(五):战略要地不可失      3月18日播出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共分为十三篇,《九地篇》是《孙子兵法》的第十一篇,讲的是依照“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以及相应的战术要求。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其中之一的“衢地”。那么究竟什么是“衢地”呢?

孙子认为,在战争中对战略要地的争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于他人夺得战略要地,往往就会掌握战场的主导权,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就是孙子“衢地”的观点。尽管“衢地”思想主要是基于中国古代战略环境而形成的战略思想,但它同样适用于古今中外的一切战争。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从北平起兵南下,发动“靖难之役”。然而大军行至山东时,却遭遇了一道他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就是济南城,一座让朱棣动用十万大军,围攻数月之久,却都难以攻破的城池。

那么,朱棣的十万精兵为何攻不下一个济南城?在二战著名的“中途岛海战”中,兵力充足的日本海军为何遭到灭顶之灾?《孙子兵法》带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呢?

国防大学马骏教授继续走进《百家讲坛》,和您一起品读《孙子兵法》,今天播出第四部第五集《战略要地不可失》敬请关注。

 







860010-11190603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