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了不起的匠人》泥与火之歌

CCTV节目官网-CCTV-10 真相 来源:央视网2018年03月08日 15:20 A-A+


董全斌

古时,昌江是流经景德镇的重要河流,瓷器由此上船,然后经由长江走向世界。当时的景德镇坐落在昌江之南,China便是“昌南”的音译。  

                   

茶器匠人董全斌,几年前离开北京,来到“瓷都”景德镇,   开放的创作环境,自由贸易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凭借作品在这里崭露头角。

              

董全斌对景德镇的评价是:这里几乎可以看到所有的工艺,每一道工序泾渭分明。

 

                
想学拉坯,学烧窑, 路边的作坊是朝着大路开的,谁来看都可以。

 


配套设施非常全,要买坯体也可以,要买釉料也可以,完全不懂的也可以按照想法攒出自己的作品。

 

                                 

景德镇还有着小城市的特点,生活成本低,只要有一点钱就可以活着。相比北京,这里少了很多躁动,有机会冷静地思考。

董全斌爱读书自学,也常向制瓷老师傅学习。然而拉坯、利坯、吹釉、烧窑,从门外汉到精研,靠的不仅是学习。

对自然的崇拜和致敬,影响了他的制陶观。他的器物的花纹多跟植物有关,一颗芭蕉的枯焦边,一株蒲公英的倒刺,都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芭蕉叶适应雨水和阳光,随之张合。由此,他发现茶器也要适应嘴唇,适应手,适应人的使用习惯。

 与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衰败规律一致,董全斌的茶器也会有象征着枯萎的“残缺”。而这都是世间真实的美。而之前追求器物的圆润完美,在自然面前,成了一种执念。

和很多瓷器艺术品不同,董全斌选择日用之器,因为它跟人的关系最亲密。他说,艺术品思想的根源来源于这儿,所以最终只做这一个东西。可在工艺上并不唯一。制瓷工作繁复,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否则一次力道、火候的偏差,都会影响最终成品。虽然很多事情最终都是交予时间,但董全斌说,时间就是不断在走,你总会拿出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







860010-11190610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