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 8月4日-9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百家讲坛 央视网2016年07月29日 15:51 A-A+

《唐宋八大家》下部《苏洵》第一集        8月4日播出

《三字经》中有记载:“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这个“苏老泉”指的就是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洵生于公元1009年,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他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其文章语言犀利、见解独到、论据有力,以至于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就称赞他是“博辩宏伟”。后世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于是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但史料记载,青年时代的苏洵不喜学,豪放不羁,终日流连于名山大川之间,娶妻生子后依然如故。虽然有父亲的包容和支持,但那个时代,在族人、乡亲邻里看来,整日游玩在外的苏洵那就是典型的不务正业的顽劣之徒。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年近五十岁才成名。那么,苏洵二十七岁那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幡然醒悟?当年究竟是谁用了什么办法,将终日只知道游山玩水的苏洵,引导到正途的?

放弃了科考的苏洵,并没有放弃学业,他依旧潜心读书,研学经史,还写了不少好文章。同时,更重要的一件事是,此时的苏洵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育大儿子苏轼与小儿子苏辙上。众所周知,苏轼,天纵奇才,后来扬名天下,成为可敬又可爱的一代大文豪。苏辙,少年老成,后来官至宰相,成为北宋著名的散文大家。那么,苏洵又是如何将这两个性格迥异、天资不同的儿子都教育成才的呢?中国文学史上“一门三苏”的传奇,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为您继续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下部《苏洵》第一集《儿子 丈夫 父亲》。







860010-11190603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