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地理中国预告(7月4日-7月10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地理·中国 央视网2016年07月04日 14:12 A-A+

7月9日《古村奇宅》上集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有一个名叫大芦村的古村落,四百多年来,遭受了无数次暴雨侵袭,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
2012年6月23日,灵山县遭遇了一场大暴雨,随后暴雨引发山洪,山洪过后,位于低洼地带的大芦村居然毫发无损。没有一间房屋被冲垮,村民们继续像往常一样劳作,生活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据了解,大芦村地处山间盆地,正好在山洪暴发区域内,地势非常不利于排水。那么 ,大芦村为何会在狂风暴雨的侵袭下安然无恙呢?
      为此,《地理·中国》摄制组决定前往大芦村进行走访调查。
      大芦村古宅的房屋布局是岭南地区典型的“三间两廊”式民居。在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韦玉姣和张信贵的帮助下,经过几天调查,摄制组最终从古宅结构和地理环境等方面,查清了大芦村历经洪水冲刷却安然无恙的原因。

      看点摘要1:古宅布局如何“减轻”洪灾?
      大芦村古宅的屋檐是由前后两个相连斜面,以“V”字形组合到一起的形状,叫做“勾连搭”。当雨水降落到屋顶时,会在勾连搭形成的天沟中聚集,然后沿着空心的柱子流到排水沟里。减小了暴雨天气因直接通过屋檐向下排水而过度冲击地面的危害。

      看点摘要2:古宅周围池塘为何成泄洪关键?
      大芦村的四个池塘就是一道人工防洪堤。由于大芦村东北高而西南低的地势,洪水一定是自东北流向西南方向,四个池塘组成一个“一”字形斜面,正好也是东北西南的流向。在这四个池塘中,地势最高,也是最先遭遇洪水的是“路强塘”,一旦洪水的水量超过“路强塘”的蓄水量后,“路强塘”的水就会通过堤坝的落差流入下面的“水井塘”。而当“水井塘”的水涨满后,又会顺势流入下游的“榕树塘”和“牛角塘”。而且“榕树塘”和“牛角塘”又各有一条排水渠,通向村庄西南侧地势更为低洼的近万亩农田,这样即使山上洪水爆发,也不会冲入地势高于水塘的大芦村。







860010-11190643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