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开讲啦》赵志军:从「五谷丰登」中解读中华文明的密码

CCTV节目官网-CCTV-1 开讲啦 来源:央视网2022年02月19日 14:37 A-A+

春生是秋收的前奏,播种是五谷丰登的基础。在近万年的历史长河里,在播种与收获的循环中,自然界的植物被人类驯化,文明在此间孕育。回顾历史,“五谷丰登”一词不仅寄托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载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本期开讲,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植物考古学家赵志军。带领我们一同发掘先民们的生活足迹,感受五谷的前世今生与中华文明的孕育发展。

你见过千年前的五谷吗?

五谷杂粮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那么大家了解过几千年的五谷吗?相比于如今的五谷,几千年前的五谷长什么样子呢?赵老师在现场就带来了千年前珍贵的炭化五谷,决定考考小撒是否能够辨别,小撒看后直呼:“这些怎么都黑乎乎的?”我们都知道谷物是有机质,很难长期保存,一旦经过火烧就被炭化,变成了无机质。而五谷中的淀粉就像我们吃过的“爆米花”一样,遇火后膨胀爆裂。最终因为炭化,远古的谷物才得以保存在考古遗址中。那么,如此小的种子,我们是怎么找到的呢?早前,珍贵的炭化五谷我们真的以为是无法被找到的,是因为浮选法的出现,才终于打开了植物考古研究的大门。目前使用这个方法获得的各种珍贵古代植物种子已经数千万粒计了。可以说,它的引入的确使考古学界“一夜暴富”。

  “外来品”小麦竟推动了秦国一统六国?

没有农业,人类还能有现在的文明吗?赵老师说:“农业起源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我们人类拥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五谷丰登”可不只是个形容词。南方地区古代先民经过不断地栽培与驯化水稻,使稻作农耕取代了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生产经济的主体;北方地区古代农业是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后来由于小麦的引进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南稻北麦的生产格局。赵老师在分享农业起源和五谷的前世今生时,还解密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历史小故事,一下子把我们拉回了战国年代。原来,小麦身为“外来品”,它的传入对秦国一统六国还起到了一定作用。因为秦国阴差阳错的“解密”了小麦的培育方式,使得秦国农业快速发展,实力大增,最终加快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三星堆人吃什么?

面对青年代表提问植物考古学家是否“尝百草”时,赵老师开玩笑说“我也很爱尝试各种奇奇怪怪的食物,你们应该叫我‘资深吃货’。在生活中,人类食物的选择也受文化观念的制约,南方人吃不惯面食,其实我们的祖先也是这样的。考古学家就像侦探一般探索着我们的前世今生。现场,赵老师还分享了一个他的“侦探”故事。在一次博物馆的经历中,讲解员谈到三星堆人的生活方式时说,三星堆人生活在鱼米之乡,自然是吃水稻的。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赵老师在现场给出了准确的答案,原来三星堆人不但吃水稻,同时还吃小米。正是因为考古学家的严谨和探索的精神,让我们体验了一把跨越时空的对话。那么,我们的先民们是怎么让野生作物听话的?我们的老祖宗们是如何“花式”种地的?野生稻和栽培稻这对“孪生姐妹”又是如何识别的呢?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周六晚《开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