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开讲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小小菌草正在改变世界

CCTV节目官网-CCTV-1 开讲啦 来源:央视网2020年05月29日 17:57 A-A+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回望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本期《开讲啦》邀请到的嘉宾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林占熺。林教授历经多年不懈研究,发明了用草来代替木头栽培食用菌的技术,让农民快速脱贫致富。在本期节目中,林教授将为大家“种草”他的菌草,分享“闽宁模式”的实践,以及他所理解的中国脱贫密码。

为什么要发明菌草技术?

40年前,椴木养菇技术从日本传到中国,为人们打开致富大门,林教授却忧心忡忡:食用菌生产若靠大砍树木,势必产生“菌林矛盾”,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是不是可以用草代替树木来种植蘑菇呢?”他讲述了当年这一前无古人的大胆想法。1983,41岁的林教授白手起家开始“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研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直到实验的第三年,第一朵用芒萁培育的香菇长出来了!

这次录制,林教授选择在一个小山丘上开讲——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源。年近八十岁的林教授第一次学着用自拍杆带观众云逛自己心爱的菌草源,这里种植着1983年林教授培育的第一株菌草。林教授骄傲地告诉主持人,市面上所有的食药用菌都可以通过菌草来栽培。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香菇、平菇、竹荪,到名贵的灵芝,这座小山上都应有尽有,主持人惊呼“您这儿仿佛是火锅店的后厨啊!”这个被主持人笑称“很霸气”的开讲地点,到今天有 106 个国家的学员来这里参加菌草种植的培训,这里是菌草走向世界的地方,对林教授来说有特殊的意义。

与宁夏结缘,见证“闽宁模式”的发展

1996年,福建与宁夏建立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我到那里一看,心都凉了”,林教授在演讲中谈到宁夏闽宁村最初自然环境之恶劣,至今记忆犹新。种草栽菇可以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因此,林教授想方设法帮助农户发展菌草产业。为确保所有农户都栽培成功,林教授带着团队和农民一起搭菇棚,从备料到采菇,手把手地全程指导,有的队员甚至住在菇棚。

2003年菌草业发展为闽宁对口扶贫的第一个产业。这20年来,闽宁镇又有了种植葡萄、特色旅游等新型产业的发展,闽宁协作经历了从“输血模式”不断向“造血模式”的大转变。林教授说:“我见证了闽宁镇巨大的变化。除了基础设施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念有了改变——他们的心态更加开放了,也更有自主性。”闽宁协作从单纯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创造了全国东西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也将闽宁镇真正变为了一片“金沙滩”。林教授将菌草技术带到了宁夏,见证了闽宁的发展升级,而他也将“闽宁模式”的经验用于世界减贫,为解决粮食和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我的梦想是在黄河流域建立千里生态屏障”

菌草是因为扶贫而发明,又在扶贫中不断发展。宁夏扶贫中,林教授发掘了菌草对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巨大作用。“要不断探索种草的技术,我就要选最难的地方去种,所以我要去最艰苦的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去种。”林教授说起自己的目标,总是倔强得可爱,他甚至“忽悠”自己的女婿放弃了高薪的工作跟他一起去沙漠里种草。说起阿拉善90天惊心动魄的种草经历,林教授至今还要捂住自己砰砰直跳的小心脏。

林教授认为扶贫不仅要有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耄耋之年的他燃起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将荒漠变绿洲,用菌草在黄河沿岸建起千里生态屏障,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让更多农民能过上幸福生活!如今他年近八十依然在世界各地奔波,选育新的草种。有青年代表问林教授这一切背后的动力是什么,林教授笑着说,“曾经有很多人劝我,你快八十岁了,是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了,但是我认为比这更高级的享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享受天伦之乐。”说了这么多,你被林教授“种草”了吗?林教授在扶贫之路上还有哪些动人的故事?更多精彩敬请收看本周六晚《开讲啦》!

  

 

播出频道:CCTV-1综合频道

播出时间:5月30日  十点半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