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7 《致富经》

[致富经]变着花样赚笋钱(20140508)

来源:央视网2014年05月08日 22:20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2014年3月29日,记者采访时,王德斌告诉记者,赤水的筒筒笋已经过了季,只有在云南他刚发现的一个秘密产区才能看到。为了看到筒筒笋,我们驱车赶往云南,天降小雨,山路泥泞不堪,走了一天的山路,沿途两边我们却连一棵竹子都没见到,山路越发陡峭,山头越翻越多,当海拔超过1400米后,终于看到了这片望不见边的竹林,在这片竹林的外围,正有农户在准备进山挖笋。

  记者何宁宁:你看他人走进都得(自己建桥)。

  王德斌:你看他们自己建桥过去。

  记者:太危险了。

  王德斌:对。

  山涧流水湍急,王德斌决定带记者找个容易一点的地方绕行上去,步行两公里后上了山,终于在一个容易爬的山坡上看到了挖笋的农户身影。

  王德斌:你看这边已经就是这个竹林了,村民的话就在这里打笋了,我们去看看吧。

  记者何宁宁:找个笋好难。

  王德斌:对,这里才是真正山里面的味道。

  王德斌:看看,这个竹笋的话,就是长在这里面,你看,这边,用不用刀,不要,要这样掰回来。

  这就是筒筒笋,看上去又细又短,毫不起眼,可这种笋对生长的地方却很挑剔,这也给寻找筒筒笋增添了更多的风险。

  王德斌:这里的海拔是1400多米,这个笋的话就是海拔越高长的越好,一般最适宜生长的话,是在1400到1800米的海拔左右,最低的海拔也不得低于600米,600米以下是没有这种竹子的。你看,你看看这边,这个竹子满山遍野都有。

  记者何宁宁:太陡了这个山。

  村民:还不算太陡。山很高,老百姓因为这样很辛苦,一天基本上就是几十来斤,几十来斤算是最多的了。

  记者何宁宁:你昨天弄了多少斤?

  村民:弄了四十多斤。

  记者何宁宁:这样的话,是不是产量很少?

  王德斌:这个产量本来就很少,就是原料不够,原料太少。

  筒筒笋喜欢高温高湿低日照的环境,主要生长地是贵州省赤水市和云南的这片原始森林。因为稀少,挖笋的难度又大,村民在土地庙里供奉的都是筒筒笋。

  王德斌:你看这边,土地庙里面供的都是竹笋,他的收入的话,三分之二就来源于这种笋。

  王德斌:就这么大,很小的,筒筒笋。

  记者何宁宁:这个笋就集中地就在这个地方。

  王德斌:对,集中地就在这个地方。就在这一片,这几个乡镇。

  筒筒笋难找又好吃,在赤水,上百年来,火烤后的筒筒笋和豆花,腊肉一起被称为赤水三宝,火烤后的筒筒笋和腊肉煲的汤,更被称为赤水一绝。如此好吃还有名的筒筒笋,可在外地市场上却沦落到了卖不动的境地,王德斌又是如何把筒筒笋推向外地市场,一年净赚300万元。

  筒筒笋有名又好吃,却很难远销外地,直到2006年王德斌建厂加工时,也没有一家企业开发,就连小作坊也很少生产。

  赤水市林业局局长袁克强:筒筒笋在我们赤水应该是比较多,但是都没有做起来。以前就是我们赤水、到遵义、到贵阳那里去送亲戚送朋友。但是我们没有到外地去销售,没有这个网络。

  筒筒笋没有外销的路子,王德斌却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经过潜心调查,他找到了筒筒笋滞销的原因。他相信自己的产品一旦生产出来,肯定会卖疯。

  王德斌:在赤水的土特产当中都是这样送,没有加工过的。但是你闻,这烟熏味多重,别人拿过去的话,不知道怎么加工,加工出来的话,本来赤水的产品是最好的,但是大家还说这个产品不好吃,所以说我就正因为这样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商机。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4年05月08日 22:2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来自赤水河边的创业牛人,王德斌,当地人称“常胜将军”,创业20多年就没亏过钱。2006年,他从这漫山的竹林中发现了商机,却把亲朋好友都吓坏了。因为这个生意如同一个陷阱,前后坑了太多的人,可轮到王德斌出手,却是财富暴增,三年时间销售额翻了10倍。他是如何做到的? (《致富经》 20140508 变着花样赚笋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