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多彩华夏》大江大河端午情(5月27日-5月30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文明密码 来源:央视网2017年05月24日 16:02 A-A+

荆楚古地祭屈原》播出时间:5月27日

楚国大夫屈原投汨罗江死后,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吟唱诗词祭祀屈原 

刘石林是湖北秭归骚坛诗社的带头人,每年端午期间,他都会组织当地的文化学者,吟诵屈原的作品,探寻其中的深意。除了吟唱之外,骚坛诗社还自己创作诗歌,其诗歌内容以凭吊屈原、讴歌时代为主题,社员以爱好诗歌的农民为主,素有“中国第一农民诗社”之美誉。

包粽子招魂屈原 

在屈原的故乡,一条蜿蜒的小河承载着千百来当地人对屈原的情感。这条河叫做屈平河,联通三峡长江。据传,自总两千年前听闻屈原去世的消息开始,屈平河畔的人们就开始用投粽子入水的方式,几年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村被群山围抱,与世隔绝。这个村庄在群山环绕中遗世独立,古老的民俗也得以传承千年。在纪念屈原的端午时节,和其他地方一样,村民们也要包粽子,然而,在他们心中,粽子并不是一直简单的食物,屈原村的粽子,包的是洁白的大米,象征着屈原的清正廉洁,中间还有一颗红枣,代表着屈原的爱国之心。有棱有角的三角型粽子,象征着屈原刚正不阿的品格。白米、红枣、棱角。一个小小的粽子,它的所有细节,都寄托了这里的人们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村民将煮好的粽子带到江边,江边风大路险,然而,每一年的端午节,这里的人们都在重复地走着同一条路,做着同一件事——来到江边,呼唤屈原的灵魂。

赛龙舟 

在众多纪念屈原的活动中,赛龙舟是最重要的一项,每到端午,当地人都会划着龙舟来到屈子祠前祭拜。赛龙舟,是汨罗人过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因此,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许桂生,出生于龙舟制造世家。这次我们跟着许师傅,一起看精彩热闹的龙舟赛,体验当地的端午文化。

屈原守庙人 

屈原村与世隔绝,山外的人也许并不知道,在这个偏远的村庄中,有一座特殊的庙宇——屈原庙。 这座青瓦白墙的屈原庙矗立在山顶,庇佑着身下所有敬爱屈原的人们。每到端午时节,村中的人们总要来祭拜屈原。 徐正端老人今年八十五岁,他成为屈原庙的义务守庙人已经二十六年了。这座屈原庙拥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在徐老来刚来的时候,这里仅仅是一座空庙,外表看来古朴雅致,庙内却空有一座屈原像,一方老祭台。徐老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给屈原烧香、打扫一下屈原庙。作为义务守庙人,徐老自己掏钱刻了数十方石碑,上面刻有二十五篇屈原名作,让来访的人可以更加了解屈原。徐老的付出,让屈原庙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内涵。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出于对屈原的敬仰,徐老也会自己研读诗词,自己作诗、写诗。 二十六年来,徐老坚持着自己的理想,独守屈原庙。屈原已逝去千年,而在千年之后,屈原故乡的人以二十六年的守望为证,用所有的诚意来敬仰这位伟大的诗人。

 







860010-11190658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