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探索发现》节目预告(5月1日-5月9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探索·发现 来源:央视网2017年05月02日 14:41 A-A+

手艺《姑苏铜艺》(5月1日)

朋友从海外带回一件炉子,叫陈巧生鉴定一下。陈巧生发现这是自己多年前的作品,并将它从朋友手中高价买回。为了这失而复得的机缘,更为了纪念自己40多年的艰苦探索,陈巧生决定再做一只冲天耳三足乳炉。
  30多年前,陈巧生用范铸法铸炉时,得到的成品上,都有一道刀疤似的范线痕迹。长时间研究后,陈巧生从明代古籍《天工开物》获得启发,使自清代末年失传的大明宣德炉的精密铸造工艺——失蜡法重现江湖。
  制作蜡模,需要用石膏制作模本,然后再经过注入蜡液,拆模,修模等多道工序。下一步——挂砂,把蜡模浸入到液体中,在上面均匀地撒上一种细砂样的物质;撒布均匀后,又把置到另一种液体中浸泡,以此确保浇铸时,模子在高温和重压下,不炸裂。接着是失蜡,指的就是融化蜡模,给未来浇铸铜水腾出空间。
  即使市场上现在有高纯度电解铜,陈巧生依然会坚持古法的12炼提炼铜料,这不再是为了剔除杂质,而是为了添加金、银,锡等其他金属,提高铜材密度,提升铜的光泽,令铜炉的声音更加清脆。
  1000多度的红亮铜水被注入模壳。待蜡模冷却,陈巧生得到了铸件,其表面没有一丝缺漏,形质上已与宣德炉差不太多。陈巧生手持锉刀,为它进行打磨。之后,他在铜炉底部錾刻“陈巧生制”的款识,这恰恰体现了一位现代工匠对作品的责任。
  最后,陈巧生通过重复加温、染色、打磨的工序,使“大红袍”颜色渗透进铜炉表面,整个炉子都显露出那一抹朱红的艳丽。这将传统工艺带入一种新境界。

《新华书店》第五集《逆风飞扬》:(5月2日)
  改革开放时期,陈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新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面前,显露出明显的弊端。1983年,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正式开启。新华书店失去了持续了三十年的垄断地位,不得不直面民营书业和出版社的竞争。这是一段改革阵痛的时期。但新华人的探索和进取并未停止。大型书城从南到北纷纷立起。新华书店再度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与此同时,新华书店也迎来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的矛盾,但新华人依然选择坚守文化阵地。

《新华书店》第六集《迎接挑战》:(5月3日)

 
  步入新世纪,“文化产业”开始进入新华人的视野。各省新华书店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纷纷开启改革上市之路,与市场经济共舞。“改制”、“上市”成为中国图书发行业的“焦点词汇”。与此同时,步入新世纪,网络和信息化时代改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书店和电子书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消费习惯。面对网络和信息化时代的冲击,新华书店也在继续推动全民阅读,坚守城市的文化空间。

《沉睡千年的地道》(5月4日)

  2009年秋,山西武乡县退休干部马生旺、李驰骋来北京出差,他们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打电话的人称自己是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后人,邀请他们在山西会馆相见。约他们的人叫石旭昊,石勒长子门第69代孙,因为在网上看到了有关石勒的文章,很想和作者见一面,三人相见,石旭昊透露了家族秘密口传遗训的一些内容。
  回到武乡的第二天,马生旺打电话邀请县文管所的所长王照骞,一同去故县村探个究竟。
  2009年8月23日,一行人赶往故县村开始调查。
  村里听说马生旺要来考察暗道的事,几位热心的老人早早等在村口迎接他们。马生旺说明来意,几位老人如数家珍地讲述着他们对地道的见闻。
  村民刘生源告诉他们,17年前,自家门前一颗大梨树,一夜之间不翼而飞,在栽树的地方塌出一个大洞。据他回忆,仅东河沟就有20多个洞,这一片地下原来都是空的。
  村民卢作明拿出自己画的一张故县村的平面示意图,上面标满了城墙、庙宇、农舍和表示地下暗道的双虚线,好像张蜘蛛网四通八达。
  通过调查,马生旺和王照骞发现,村里果然有许多洞穴,于是,二人决定,进洞实地探察。
  偏僻的小山落,村民们发现了沉睡千年的暗道群网,史学爱好者们四探暗道,开始了坎坷的求证之旅,石氏家族口传遗训,成为破解小村之谜的关键。

《大云山汉墓发掘记》上、下集(5月5日、6日)

  两千年多前,一位古代帝王在经历了一生的权利和奢靡之后轰然驾崩,他带着两位王后和近四十名宠姬爱妾在一个秘密地点悄然下葬。
  除了规模庞大的“地下后宫”,陪伴他亘古长眠的还有那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其中一把精美无比的神秘武器在穿越两千年的时空之后惊现世间,它的制作工艺居然比越王勾践剑更为复杂,而早已失传的铸造方法即便是今天最先进的科技也无法将它复制。
  2009年,这件神秘的武器在江苏省盱眙县的一座大墓角落里偶然出土,而这座巨大墓葬的发现则要从一桩离奇的盗墓案说起。







860010-1119060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