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走近科学》《0和1:裂变时刻》简介(10月17日-10月27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走近科学 来源:央视网2016年10月10日 15:59 A-A+

第五集《万物互联》(10月24日)

随着越来越多的事物,人,数据和互联网联系起来,互联网的力量正呈指数增长。有关网络技术发展的规律梅特卡夫定律指出,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用户数的平方呈正比。从本质上讲,网络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万物互联,将会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所有人都在努力,把一切可以想到的事物连接起来。

张新权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一直希望可以将汽车跑上互联网,张春晖一直希望可以制作出一个移动操作系统,两个人的理想不默而合,双方经过合作碰撞出火花,在第一次互联网汽车的发布会,预示我们将开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第五集宣传片]

第六集《开眼看世界》(10月25日)

大数据就像雷达、显微镜和望远镜,它能能带领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一个原来我们不知道的世界。

李胜是一名来自贵州的水利专家,过去他们都是在水库流域内安装各种传感器,通过这种方式来预测洪水。可是全国有十四万八千座水库,传感器前期安装,以及后期维护的成本都非常高。李胜别出心裁,从网上公开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数据入手,建立了一套洪水预警的算法模型。大数据就像雷达,让李胜足不出户就可以提前预测洪水的来临。

安康铁路工务段地处大巴山深处,一到汛期就特别容易发生山体滑坡。为了确保铁路运行安全,铁路工人必须每500米一个,冒雨24小时不间断地在重点地质灾害区域进行巡守。铁路工程师张恩华想通过技术的手段来提前预判山体滑坡,既能确保安全,又可以降低铁路工人的工作强度。北斗卫星的数据定位功能,加上云计算的数据处理能力帮助张恩华实现了这个梦想。大数据就像一台显微镜,它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在过去用肉眼无法看到的世界。透过这台显微镜,张恩华眼中的滑坡体不再是静止的,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变化,他都能感知得到。

天文学的发展源于观测基础上的数据挖掘。从我国战国时期的《石氏新经》到近现代的天文望远镜,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就是不断观测,不断积累数据的过程。天文学家赵永恒眼下的研究项目是LAMOST天文望远镜,通过LAMOST获取的光谱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对银河系的质量做出了更精确的测量,美国合作者还发现了距离地球最近的超高速星。赵永恒把包括LAMOST在内,国内外天文望远镜的无数观测数据都融合在了中国虚拟天文台这样一个互联网的平台上。它降低了公众获取天文数据,进行天文学研究的门槛。通过中国虚拟天文台发布的数据,一个10岁的小学生廖家铭发现了一颗超新星,他也成为全球年龄最小的超新星发现者。大数据就好比望远镜,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大到我们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世界。 [第六集宣传片]

第七集《进化》(10月26日)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移动互联网的延伸,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个时代会对人类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它将战胜我们过往的经验,颠覆我们传统的思维,引发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周涛利用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产生的数据,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爱好,转变思维通过一个新的视角来指导学校教育。

原生广告的出现,利用用户滋生行为产生的数据推送广告,精确营销,颠覆了传统的广告业。

朱义峰将海洋气候信息,渔船位置信息,渔场形成的数据结合在一个渔业大数据平台上,很多船长都开始根据这个平台的数据来作为捕鱼指导,取得了很好的产量。 [第七集宣传片

第八集《新型大脑》(10月27日)

出租车司机赵师傅为了躲避拥堵每天凌晨起床拉活,拥堵似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生活的日常,有一群数据科学家尝试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数据来解决这个世界级的疑难杂症。城市发展到如今,已经高度数据化了,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每时每刻都有数据诞生。视频监控记录下每辆车的行驶状况,线圈记录下这些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数量,像赵师傅这样的出租车司机每日用手机接单,看似非常随机,其实它的轨迹在不经意间都被留了下来,公交车上的刷卡机记录下有多少人在什么时段乘坐了公共交通。但这些数据之所以没能发挥价值,就是因为缺乏一个大脑来系统思考和运用这些数据,而一个涵盖了图像识别、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型大脑正在建立,但这个大脑究竟能不能解决复杂的、无序的交通问题呢?科学家们展开了一场数据之旅的深度探索。 [第八集宣传片

 

 







860010-1119061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