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开讲啦》郑喆轩:皮洛遗址——旧石器时代人类开拓高原的新力证

CCTV节目官网-CCTV-1 开讲啦 来源:央视网2022年02月12日 10:52 A-A+

人类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化。我们无法对百万年前人类的生活做全景式复原,但却能通过考古遗存的发现,掀开历史中的一页。2021年皮洛遗址在四川稻城揭开面纱,它展示了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环境恶劣的青藏高原留下的生活印迹。本期开讲嘉宾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高星以及青年故事分享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皮洛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执行领队郑喆轩。

ZGZ_6325

小小石器,蕴藏着古人类的生活痕迹

你一定很好奇古人类使用的石器到底长什么样吧?节目一开始,郑喆轩队长带来的一件出土自皮洛遗址的手斧就为大家揭晓了答案。别看它形状好像略显呆板,但是郑队长告诉我们:“这可是最早期的瑞士军刀,刮、削、切、砍、挖无所不能!”这样一件“无所不能”的石器,要不是郑队长亲口告诉大家,谁都不敢相信是在青藏高原发现的。皮洛遗址位于青藏高原东麓四川省稻城县,是一处面积约百万平方米旧石器时代非常罕见的超大型旷野遗址。这里地形平坦开阔,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如果我是古人类我也要到这里生活。郑队长第一次见到皮洛,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皮洛如此宜居,在这里出土的文物自然是不胜枚举。单是被我们标记了序号的石器就有七千多件,算上没标序号的就更多了,郑队长直到现在回忆起当时的盛况依然满脸自豪。

和现场所有人一样,主持人一上来就被郑队长带来的手斧模型吸引了目光,死死攥在手里舍不得松开。为了进一步满足主持人的好奇心,高星老师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石料,在现场与撒老师和郑队长一起穿越回了旧石器时代,模拟古人类打起了手斧。一见要动手了,撒老师立刻踌躇满志。前一秒还自信满满的撒老师,下一秒就被石头震得手掌发麻,直呼:“古人类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通过这个小互动,让我们立刻了解了那时的古人类生产生活的不易。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也穿越到了旧石器时代,有把握打造出一把趁手的手斧吗?

ZGZ_6518

皮洛遗址究竟“石破天惊”在哪?

只不过是发现了大量的人为加工过的石器,为什么皮洛遗址会引来这么多的关注呢?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不要着急,让高老师给咱们好好讲讲。在演讲中高老师一上来就卖了个关子:“皮洛遗址的发现不仅将古人类登上青藏高原腹地的时间推到了十几万年到二十万年以前,出土的大量石器更揭示出了远古东西方人群迁徙及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线索。”

“提到旧石器时代就不能不说到阿舍利技术。”高老师说,“阿舍利技术从一百七十多万年前就开始发明了,一直到二十万年前一直在旧石器时代占有统治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东亚地区一直被认为是没有阿舍利技术石器出现的。”即便在广西百色和陕西洛南等地都曾经出土过一些类似的手斧,但由于证据链存在缺环,东亚是否存在真正的阿舍利技术体系依然有着很大的争议。而这一次在皮洛遗址所发掘出的大量的手斧、手镐、薄刃斧的阿舍利组合一锤定音,让这个争论从此烟消云散。这进一步说明了什么?高老师的发问顿时也勾起了大家更多的期待,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在很早就开始构筑开始形成了!

通过皮洛这处遗址我们可以把以前在东亚发现的一些含手斧的遗址给串连起来,把点连成线、连成面,一条从西向东、从南向北的文化传播路线呼之欲出。高星老师直言,皮洛遗址是每一个旧石器考古人都梦寐以求希望发现的遗址

我们到底从哪里来?考古学家来告诉你

在人类百分之九十九的历史当中,并没有文字替我们记录远古先民的过往。不论是皮洛遗址亦或是其他考古发现,这些都是一代代考古人用汗水探寻出的人类起源的足迹。那么我们究竟能够从这部“史书”中读到什么?

在皮洛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石器以及部分用火的痕迹都让我们对皮洛接下来的研究充满期待。而制作使用工具和有控制地用火恰恰是人类演化至今的两样重要的“法宝”。 高老师在演讲中说:“制作工具刺激我们的脑细胞,使我们大脑变大,功能分化更加复杂,尤其刺激到一个区域叫做布罗卡氏区,这个区域是控制人的语言的,所以没有制作工具我们就没有聪明的大脑,我们也不会说话。”高老师又提到,用火熟食改善了我们的营养,我们的脑量大幅度地提升,我们的身高快速地增长,我们的肠胃在缩小。古人类通过用火对材料进行热处理的这种技术,被今天的我们用在制陶、冶金,我们才真正迈入文明的大门。正是由于我们善于“折腾”,人类的文明才能达到今天的繁荣。

对于高老师的观点,现场的一位年轻人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问题,高老师会如何回应呢?对于千帆阅尽的高老师来说,最心心念念的一项考古研究是什么?郑队长是不是真的会在主持人和高老师的怂恿下给自己刚出生的女儿取名郑皮洛?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周六晚《开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