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从寻子到助人寻子 《亲爱的》原型孙海洋携子归家

CCTV专区 视界 来源:央视网2021年12月08日 11:45 A-A+

12月6日中午,在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会议室里,孙海洋夫妇见到了已经18岁的儿子,他们把儿子紧紧搂进怀里嚎啕大哭许久。

这一抱相隔14年。14年来所有的痛苦与挣扎,寻子路上数不清的失望与希望,交织着此刻的激动与喜悦。紧紧拥抱过后,孙海洋抱着儿子转了个圈。终于,这一次的哭泣是为了团聚。分别时还是稚子,再见面时,儿子已经比爸爸还要高了。

失子之痛

孙海洋,湖北监利人。

2007年,为了让家人享受到更好的生活,也让儿子孙卓受到更好的教育,孙海洋带着一家人来到了深圳闯世界。

在深圳市南山区的白石洲,孙海洋开了一家包子店。凭着自己的好手艺,孙海洋的包子店生意非常红火,儿子孙卓也顺利进入到与包子店一路之隔的沙河中心幼儿园。孙海洋一家在深圳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然而这一切,在2007年10月9号那一天,彻底改变了。

孙海洋:“10月9号那天,我的生意又很好。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老师把孙卓交到我们手上。孙卓自己做作业,做完了之后说,‘爸爸,我出去玩一下’。我当时在凳子上打瞌睡,我是有一点迷糊的。”

而就在孙海洋打瞌睡的一刹那,他的儿子孙卓不见踪影了!

从那天起,孙海洋包子店的招牌换成了巨大的悬赏广告,上面放了孩子的信息和自己的电话。包子店一夜之间成了一家“寻子包子店”。

从寻子到助人寻子

一天天过去,孙海洋始终没等来儿子孙卓的消息,“寻子包子店”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丢失孩子的家长。很快包子店的墙上被各种各样的寻子海报贴满。“寻子包子店”成为孙海洋做寻子公益的开端。

孙海洋说,“我经常想,会不会找到人家的孩子,能够牵出我的孩子来”。

依靠在包子店的墙上贴寻人启事,传播范围毕竟有限。不久后孙海洋又牵头成立了更大规模的全国寻子联盟。

2008年,孙海洋认识了同样在深圳丢失孩子的湖北老乡彭高峰。此后只要有一点消息,他们都会相约一同前往。

2011年,幸运眷顾了彭高峰,他的儿子在江苏被找到。这个故事后来被导演陈可辛拍成了电影《亲爱的》。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彭高峰一样幸运,很多丢失孩子的家长仍像孙海洋一样在痛苦地寻找,有些人在一次次失望之后渐渐放弃了。

为了更大规模地帮助更多的家庭,也为了帮助自己,孙海洋后来又加入了国内规模较大的寻子公益组织,“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成为了寻子公益网站“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志愿者。

2007年12月,丢失孩子的莫善敏想在“宝贝回家寻子网”登记,因为不懂网络,担心被骗,孙海洋向他伸出了援手。孙海洋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小金昌(莫善敏孩子)的资料,是我给上传到‘宝贝回家’网站上的。”

三个月后,莫善民的孩子找到了。

看到莫善敏一家团聚,孙海洋内心五味杂陈。他说,“那种痛苦,是说不出来的。我就开始拼命大哭起来,哭得在凳子上坐不住了。”

14年来,孙海洋去过全国近30个省,参与解救了50多名被拐儿童。

孙海洋曾说,“我永远不会放弃(寻找),我一定会找到他(孙卓)。”

今天,孙海洋找到了。14年,生活的磨砺让这个家庭历尽苦难,但终究守得云开。

祝天下所有失散的家人早日团圆。

愿天下无拐。

 

参考资料:《热心话》、《中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