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生泥鳅就是刘家学最开始养殖的泥鳅品种,因为想干事,但没有钱,他只好请求父亲在自家后院修建了这个十来平米的小水泥池,但当他把泥鳅苗孵化出来的时候,竟然谁都不相信。
刘家学:父亲走过这个地方的时候他问我,你的泥鳅孵化出来没有?
我说:孵化出来了,你来看。
他瞅了瞅说:你这哪里是泥鳅?你这是茅坑里面的昆虫。
然后又把眼镜,老人用的眼镜,老花镜戴上。
端着盆看一看,笑了一下,还真做出来了。
可成功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没过几天刘家学的泥鳅苗就全死光了。刘家学很不甘心,他一次又一次地购买泥鳅,一次接一次地做着实验,但都没有成功。因为经常上网查询泥鳅养殖的知识,刘家学将电脑的按键敲坏了好几个,外接键盘也用坏了三四个。
刘家学在失眠了两个晚上后,想出了一个对策。他们夫妻两个决定到大型养殖场里去考察学习,两人去过最远的养殖场离家400多公里,路途中的辛苦颠簸刘家学不在意,他最怕的就一件事儿——上厕所。
刘家学:这个我就随便说了,因为我小便靠我自己是不行的。所以我定时用导尿管子插进去,然后把小便接到塑料袋里面,再找个垃圾堆或者垃圾筒扔进去。
虽然有诸多辛苦,但刘家学仍然没有放弃,在跑了二三十家养殖场之后,他不仅学到了很多泥鳅养殖的知识,还找到了一种更适合自己的品种——台湾泥鳅。他觉得台湾泥鳅生长周期短,能够很快上市,收回成本,但他没想到,这个举动却给自己埋下了隐患。
每次学习回来之后,他都把这些知识付诸实践,在不断的尝试当中,刘家学还养成了一门独门绝技。
刘家学:死了,这条泥鳅死了,这条泥鳅还是吃多了,吃饲料太多了。现在泥鳅基本上的病状,通过它在水里面游动时的举动,我就可以判断出来。
刘家学出事之后,他的母亲基本就不出去串门了,她有一项固定工作,在刘家学搞养殖特别累的时候,这项工作就更重要了。
记者:像这样的按摩您给他做过多少遍?
刘家学:每天都在做。
母亲:每天早晚都在做。
刘家学:抽筋了。
母亲:他经常这样抽筋。我宁愿瘫痪的是我,都不希望是他。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我这个做母亲的,我儿家学命运不好。父母不能干,给不了家学好环境好生活。到现在我还是愧疚。他都成这样了,这个家还得靠他来顶起,因为他父亲脑袋简单,我这个当娘的脑袋也简单,也不会挣钱,也不会做生意只会种点田。
刘家学每天都要做两次按摩,每次一个小时,否则,他双腿的肌肉会萎缩得更快,这样的按摩,刘家学的母亲已经为他做了八年。
在刘家学的精心照料下,泥鳅终于长大了,他将自己的泥鳅喂得个大肥硕,想着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经销商来了,刘家学却傻了眼。
原来,刘家学没有提前调查市场,以为泥鳅个头越大越赚钱,而他养殖的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最大的时候一条就有半斤重,这样的大泥鳅放到市场上,根本就无人问津。
经销商:一般都是要几钱一条的,这么大就是三四钱一条,一般三四钱一条好卖些。
店主:最多就是三钱至四钱。
记者:这样是最好卖的。
店主:这样的好卖。
记者:如果有人想把三四两那种特别大的,台湾泥鳅卖给你们。
店主:因为我们不进那种的。
记者:就是给钱也不要。
店主:嗯。
当地泥鳅主要用于餐饮,饭店喜欢用三钱左右一条的中等泥鳅,这种个头的泥鳅摆盘好看,很受顾客欢迎,从此之后,刘家学就根据市场调整了养殖规格,只提供个头中等的成品泥鳅,因为养殖质量好,还吸引了很多养殖户来参观学习。
刘家学养殖成功了,但他认为自己的养殖品种太过单一,一旦市场波动,自己将会非常被动,他想同时养殖其他品种来规避风险。很快,他寻找到了新的赚钱门路,这一发现,不仅让他的财富实现翻倍,他还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并且当地几乎没人尝试过的赚钱方法。
记者采访期间,刘家学正在扩建他的养殖场,这看似普通的养殖池,却蕴藏着刘家学的财富玄机。
刘家学:泥土太湿的情况下,轮子会打滑,打滑的时候。就多拧一拧,转一转,然后使劲往前推。
记者:我看旁边的沟还挺深的。
刘家学:对
记者:轮子打滑,你在旁边害怕吗。
刘家学:不害怕,这个都习惯了。
记者:之前摔进去过吗。
刘家学:有,但是没有摔到沟里面。
记者:小心小心。
刘家学:这儿有一个,洞现在才深十厘米左右是吗?
刘家学:嗯,对。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12月14日 00:5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赚钱不是件容易事儿,对刘家学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可他却打造出适合自己的养殖模式,每亩多赚3000多元,年收入是当地人的几十倍。他的养殖场被评为残疾人扶贫基地,他的励志故事在四川广汉广为流传。刘家学,在轮椅上奋勇前行,改变人生!(《致富经》 20171213 坐着轮椅撑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