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7 《致富经》

[致富经]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 20171205

来源:央视网2017年12月05日 23:34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2015年,消失了3个月的林培伟又出现在村里。他一回村,就直接奔到村里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师傅家。这回,他没说合作社的事儿,而是拉起了面线。

记者:能看出来他练过基本功?

老师傅:我们做面线的人,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致富经: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20171205)

成为行家的林培伟终于不再受人排挤,拿下带头老师傅,可把林培伟高兴坏了。

林培伟:村里有人在做面线,我屁颠屁颠跟在后面,师傅去哪我就去哪,到了哪户我就跟人家搭话。

没想到林培伟这个空手套白狼的财富计划,看似不靠谱,还真成功了。林培伟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一共50多万元,用现金现结的办法,争取到5户面线师傅加入合作社。林培伟又马上四处推销产品,他打通了泉州、厦门等地的超市和餐饮渠道,面线的市场需求量很大,靠着稳定货源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一年就卖出了近千万元的面线。到2015年年底,共有30多户面线师傅加入了合作社。

这一竿晾晒的面线大概有4米多长,通常两头略粗,在0.5毫米左右。中间一段最细,一般0.2到0.3毫米。这最细的一段面线利润也是最高的,用来做成面线糊。可不久林培伟出了一个大问题,问题就出在最细的这段面上。

2016年春节前,面线订单需求量陡增。林培伟接了泉州一个面线糊店的订单,要求半个月内做出5万斤最细的面线。

合作社加班加点赶制面线,可收货的时候,林培伟却遇到了一个措手不及的问题。

林培伟:合作社生产的这种面线粗细不一致。

记者:粗细不一致吗?我看起来感觉还是挺细的。

林培伟:像这把面线,细的可以穿针,粗的就不行了。

林培伟找了一根针,当场检验了一下。同一把面线,有的很快就穿了过去,可有的就不合格。

记者:这个就穿不过去了。这个最细的可以。

林培伟:这个最细的就是我想要的,也是卖的最好的。

这时候,离交货日期还有3天,林培伟急忙请手艺好的老师傅日夜赶工,赶制了一批细到能穿过针眼的面线,这才按时交了货。可这件事却让林培伟发现了一个更大的赚钱机会。

在福建有700多年历史的手工面线,一直都是小作坊生产出来的,做好做坏全凭手艺。林培伟却想出了一个能让手工面线标准化生产的办法。

林培伟:现代化的企业,都是标准化的制作工艺流水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这个面线这个古老的行当,它能不能结合到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流水线上。

2016年,林培伟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了面线公司。他建起了面线生产流水线,给面线师傅们分配岗位,每人只负责18道工序中的一道工序。用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差异,最后一道工序上做出来的面线也粗细均匀,差别不大,同时也保留着纯手工面线的味道。

林培伟还投入了400多万元,建起了一条面线烘干流水线。解决了以前雨季不能做面线的问题,保证公司全年都能稳定供货。林培伟还根据客户需求,开发了不同的产品。最贵的市场上一斤能卖30元,这将近是以前面线价格的十倍。

林培伟不仅把手工面线从小作坊里搬到工厂流水线上,卖到了国内福建、浙江、江苏、河北等省份。也因为他的规范化生产,2017年他还拿到了出口食品认证,小面线漂洋过海,卖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两年多时间,靠着细如发丝的面线,公司加合作社面线销售额就达到3000多万元。

林培伟:拉面比赛现在开始,出面

致富经: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20171205)

记者采访的时候,碰巧遇到林培伟公司正在举办一场面线师傅选拔比赛。林培伟给1个工人的月工资,相当于以前夫妻作坊俩人赚的钱。并且干的活儿也变轻松了。这不仅吸引了很多面线师傅们都来参赛,还吸引了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做面线。

老林:我们现在每个月能赚1万多块。隔壁村都想嫁过来。

书记:林培伟带动当地创业脱贫致富。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12月05日 23:34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一根神奇小面条,细到能穿绣花针。一帮拉面老师傅,个个都有真功夫。一个年轻小伙子,没力气、没经验,还想从老师傅手里赚大钱,结果却被打跑了。看福建永春县的林培伟,如何连出怪招,智斗一帮老师傅,还带着他们一年销售额三千多万元。(《致富经》 20171205 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