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纸是岩坎的祖先一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到现在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岩坎从小就看着自己的母亲和奶奶在家里做傣纸。
然而,虽然在当地存在了八百多年,近几十年来却很少能从中赚到钱。甚至十多年前,傣纸在市面上都很少见,更难大量地买到。然而岩坎每年却能把傣纸卖出七百多万元。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是一本在岩坎的村子里收藏了八十多年的傣文佛经,用傣纸制作。
岩坎:阁楼里的经书,放了四十多年,墨水都没有掉色。
虽然傣纸可以存放很多年,可几百年间,它们只是少量地卖给抄佛经和制作孔明灯的人,从来没人把傣纸大规模地卖到市场上。然而,岩坎因为一群陌生人,注意到了傣纸的商机,这个商机在一开始也让他吃尽了苦头。
2000年的一天,村子里来了一群陌生人,逢人就问有没有傣纸愿意卖。而当时24岁的岩坎还在稻田里干农活,这群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岩坎:他来看我们纸特别好,如果说他们用量大能不能供应得上?
那一天闯入村庄的陌生人就是当地的茶商。他们想找一些傣纸,试着用来包装普洱茶饼。虽说他们只想买几百张傣纸,可岩坎却发现了商机,西双版纳勐海县有几十万亩的茶山,茶厂更是有上百家,哪怕只有一小部分茶商用他的纸,也能大赚一笔。
岩坎:对我来说心里面看市场还是大,如果我们能走出去,我们自己还是有一点利润。
于是,他很快地组织村里会做纸的十几位老人,做出了一大批傣纸,满怀憧憬地拿着傣纸去到周围的茶厂,可没想到,大部分茶商对傣纸一点都不熟悉,岩坎碰了一鼻子灰。
岩坎:好多老板第一个就是不知道我们纸怎么样,哪来的,人家也不熟悉。他试的时候还问我,这个纸是不是有什么味道,有没有毒这些。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6月03日 22:17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他的人生有两大爱好:上山砍树,下山拔河。这一切都是为了它,一种可以上天入地,却不能下水的东西。这几百年都放不坏的东西,让他曾经到处碰壁,遭人冷眼。这个神奇的东西就是当地有名的傣纸,而要做这种纸必须用构树的树皮。关键时刻,路边的野花野草竟让他的生意重现转机。看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岩坎,如何把一种几乎没人会做,更没人敢卖的傣纸,一年卖出七百多万。 (《致富经》 20160603 拔河拔出来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