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7 《致富经》

[致富经]找上门的生意 20160414

来源:央视网2016年04月14日 22:16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2015年6月,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贝类创新团队和威海综合试验站引进推广了三倍体牡蛎苗种。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选了五家养殖基地做试点,姜云才就在其中。

姜云才:我这个海域,方圆6000多亩全部是我的,把这个海域充分利用起来,这个区域养三倍体,这个区域养当地牡蛎,是分区的。

在捕捞上来的暂养笼里,记者见到了三倍体,从外观上看,一眼就能够将它们与普通牡蛎区别开来。

姜云才:这是当地的牡蛎,太平洋牡蛎,这是三倍体。

记者:三倍体外面的壳上好像没有那么多坑坑洼洼的褶。

姜云才:对。

记者:为什么管它叫三倍体。

姜云才:它的染色体是奇数,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形成三倍体,三倍体因为它染色体是奇数的,它不繁殖。

不繁殖,则意味着三倍体只有营养生长,没有生殖生长。度夏的成功,使得姜云才可以在夏天养殖三倍体并随时销售,弥补了之前六、七、八三个月乳山牡蛎繁殖期不能销售的空白。并且,单体形式的三倍体根本不会粘连在一起,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姜云才:牡蛎长得很快,我们当时引进的时候,四五毫米大小。

记者:四五毫米一个。

姜云才:大概大米粒那么大小。

记者:这么小。

姜云才:来了以后十五天就长到45到50毫米,一个月长到60多毫米。

可是网眼这么大,五毫米的牡蛎不会漏到海里去吗?为了解答记者的疑问,姜云才回到岸上给出了证明。

致富经:找上门的生意

姜云才:一开始五毫米大小,大米粒那么大的时候,使这样的暂养袋。开始引进来是使这样的袋装的。这一兜能装一万粒。15天以后进行第一次分笼,从这里倒出来分笼,第一次分笼用筛子过滤一下,把大规格的三倍体装到这个笼子里面,这也叫暂养笼。

由于三倍体长势很快,他在原有实验的20万粒基础上,又引进了60万粒。

谭林涛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为什么选择这九大合作社,主要是考虑他合作社有300多户社员,通过在他这开展养殖示范,可以有效的带动其他的社员开展养殖,就可以解决夏季用工的问题。

姜云才:今年我准备进800到1000万斤三倍体苗种。

记者:一下子扩展这么大。

致富经:找上门的生意

姜云才:因为经过实验发现三倍体长得很好,要抓住机遇是不是。

2015年10月,姜云才开始着手电子商务,他要通过互联网,让更多人知道乳山的牡蛎。接下来,还打算在上海开设自己的门店,他说,这个时代不能错过任何一种销售形式。

截至到2016年初,姜云才的牡蛎养殖面积已经达到6000多亩,是乳山最大的养殖户,年销售额三千多万,合作社成员三百多户。2015年,他的合作社入选全国百家合作社,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中城市。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4月14日 22:1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因为不服输,姜云才抛下打拼多年的事业回家养牡蛎。养殖仅一年,就把面积从600亩扩大了2000亩,他觉得养殖牡蛎很简单。天气突变,牡蛎价格持续下跌,被逼之下,姜云才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誓死一搏。看姜云才是如何从一个养殖门外汉,变成乳山最大牡蛎的养殖户,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致富经》 20160414 找上门的生意)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