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 20151104 6.5% 应该怎么看?

来源:央视网2015年11月05日 01:51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主持人(李雨霏):各位好,欢迎您收看《央视财经评论》,我是主持人雨霏。中国经济如何保持中高速的增长态势?新的投资热点将在哪里出现?我们怎么才能够享受到更绿色、更清洁的经济成果?昨天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为我们描绘了一张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议稿的说明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来看,2016年到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的底线是6.5%以上。”6.5%作为经济增速的底线,这个数字该怎么看呢?今天演播室呢我们邀请到了两位评论员马光远和张鸿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在讨论之前,我们先来一起了解一下相关的新闻背景。

  解说:昨天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三五期间,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而具体的年均经济增速,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分析,要考虑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徐绍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这是个什么概念?从GDP总量翻一番来说(2020年)就要达到80.3万亿元人民币,那么这个翻一番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是做不到的。

  解说:事实上,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对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作了简要说明,即从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看,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

  与“十二五”期间接近8%的年均增速相比,“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会明显放缓。这意味着什么?

  在习近平看来,“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与经济增速相比,中央更注重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指标。正如李克强多次强调的“只要就业平稳,GDP增速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习近平在五中全会上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我国经济今后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

  为何中央对经济增长潜力如此有底气?潜力来自何处?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给出了答案: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从内部来看,区域发展、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都是推动力。

  此外,徐绍史还特别强调了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多万市场主体”。这句话也经常出现在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翻译过来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也是大家一直指称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徐绍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现在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开展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激活创新活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跟商事制度改革配合在一起,现在我们每天新注册的市场主体的一万多家。

  主持人:6.5%这个数字乍一看可能会让人有些意外,不久前当中国经济三季度数据发布的时候,大家还在围绕着今年7%的增长目标在进行讨论,而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稿中提出了6.5%这样一个数字,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对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要求和目标都会降低了呢?

  马光远(财经频道评论员):第一个,我们必须意识到6.5%也是一个高增长,也就是说从我们整体的经济发展的周期去看的话,过去很多年,你比如说日本、韩国这些快速经济增长的这些国家,那么在经济告别高速增长以后,都出现了什么情况,经济增速大幅度的滑坡,断崖式的,日本,比如说从8%、9%一下子掉到3%、4%,而且很多国家都是如此。那么我们现在大家担心的是说第一个我们的高增长结束了,高增长结束以后,中国会不会像其他国家一样经济也出现大幅度的滑坡,中国我们看很多数字、很多指标,如果放到全球去看的话,仍然属于中或者下这么一个水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我们在下一个周期里边,如果真的能够完成动力转换,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模式的转变,如果能够完成的话,那么保持6.5%这么一个速度,应该没有太多问题,而且我们从过去的一些五年计划去看,比如说我们过去基本都定7%,但事实上都接近什么?接近10%这么一个目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6.5%这个速度不低,因为我们要突破一些东西。

  张鸿(财经频道评论员):所以为什么今天我们要来谈这个事,就是要把这个坎给过掉。因为确实如你所说,和国际上来比的话,你看发达国家现在基本上是2.3、2.2左右这样一个平均的增速,很多国家,很多发达国家其实就是零几点,1这样,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很多机构预测今年大概是五点几,5.4左右这样的一个平均的增速,你看排在前边拉增速的其实就是中国和印度,绝大多数国家都在3、4这样的一个增速里边,所以我们国家这样比的话,其实我们仍然是一个中高的,甚至是在国际上比的话,那是一个高的增速。纵向比,确实不是原来那么高的,我们那么高的增速了,那是一个中高速的增速。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6.5不是我们的目标,它是我们的底线,所以这样看的话,当它成为一个底线的时候,我们反而可能会说,它不是说过去保7、保8那样的它容易,反而要求更高了,因为它是不一样的增长。就像一个学生说你考一百分,那你就考试考一百分,我就按照这个标准来,你考一百分就可以了,对吧?但今天我们说你可以考85分以上,底线是85分,但是我要求你德智体美劳,你得去打篮球,得去踢足球,你得做很多事情,那这个时候,其实原来的惯性就改变了,你一个考一百分的这个人,他要去做别的事情,它和原来的发展完全不同,所以我们说未来是一个有质量的增长,我们能够触摸的一个增长,它整个的发展方式改变,所以这个6.5应该说它的含金量要超过原来的7或者8。

  主持人:所以这个6.5的数字一提出来,大家有些不适应,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和理解是正常的,有些担心也是正常的,但是其实我想这个时候,我们更看到的是来自于我们心底的一份信心,这个信心究竟来自于哪呢?我们稍候继续讨论。

  王一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我觉得这个就是给社会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说我们要在发展方式上,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确实要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要摆脱这种依靠大量的资源的投入,要素的投入,我们需要去重新构建我们的这种创新的能力。

  解说:如何能够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关键所在。过去一直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在弱化,如何培育和壮大新的增长动力?只有依靠创新。通过创新,使传统的产业和企业焕发青春,激发活力,同时培育新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业态。

  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也不能说创新就把原来老的都丢掉,像熊瞎子(狗熊)掰玉米,这边我拿了,掰了一个后边全扔掉了,这样经济会是两头落空。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同时我们也要通过一些措施,通过创新使原有的产业焕发青春,新旧两个动力我们还是都要要的,但是都必须要通过创新来实现。

  解说:未来五年创新发展将在七个方面发力:一是培育发展新动力、二是拓展发展新空间、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五是构建产业新体系、六是构建发展新体制、七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这里,创新发展被赋予了深刻内涵,它已不再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内涵延伸到了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当然很多人都会问了,这个创新都是科学家的、教授们或者说工程师们的创新,但我们(五中全会)对创新的定义不是这样的,它是指能够为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就包括我们所说的你能不能够创造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信息价值、教育价值等等等等,因此从这个定义来讲,就人人都可以参与,人人都可以创新,人人都可以创造价值。这本身就是以人民为主体。

  主持人:就像片子当中专家提到的对于十三五期间,实现经济增长的底线速度,大家是很有信心的,甚至认为预期的增速还将会高于这个区间,那么这个信心还有潜力,这个动力究竟来自于哪里?

  马光远:我们看到在整个十三五规划里边,其实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就是提出了跟过去不一样的五大发展理念,特别在这五大发展理念里边把创新放到第一位,强调创新在下一个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居于核心位置,这么一个事实,并且做了一系列的规划。为什么把创新居于核心位置,是因为我们创新的空间还非常大,我们现在列出一系列的创新的关键突破的技术和领域,是大家整个科技革命里边,大家都在争的,是一个产业的一个国际的战略的一个制高点,所以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什么呢?全球产业革命新技术革命的前叶,那么第一次、第二次我们错过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于中国来讲,这可能是改变国运的一次工业革命,所以为什么我们现在说,只要把这五大理念,我认为如果能够落地,特别是创新,如果能够落地的话,中国向上的空间还很大,因为我们很多东西我们现在还没有,我们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创新的位置,去做这些事,所以就这个来讲的话,第一个我们忘记那个6.5,我想如果说这五大理念我们真的贯彻到实处的话,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是6.5能够打住的,我们得到的那种最后五年的成果也不是6.5能够概括的了。

  主持人:就换句话说6.5已经是我们这个底线了,最保底的速度,是吧?那么我们坚持这五大理念,未来就不是6.5的一个概念。

  张鸿:对,其实刚才老马对比了我们和过去的,我们过去的增长,还对比了我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个增长对比。那我们如果和过去比的话,过去我们是靠什么?我们就靠投入,我们靠生产要素的投入,靠投资,靠人口红利,靠资源,所以我们有了高速的增长。那今天当我们转化了发展方式,我们要换一个发动机,换一个新的引擎,这个新的引擎是什么?这个驱动力是什么?其实就是创新。我们从前天开始,其实到今天我们谈的都是创新,前天大飞机我们谈的是创新,昨天中韩自贸区其实谈的也是创新,你会发现我们对韩国的出口,它出口的结构是在渐渐的往上涨,包括中国整个在对外的出口里边也在渐渐的往上涨,无人机一年出口都翻了几十倍,所以这是一个创新的新的引擎,还有如果和美国这样一个发达经济体来做比较的话,我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什么?我们过去其实还有很多的市场的活力没有激发出来,美国相对来说发达经济体他市场化程度相对来说高,所以这一次我们在里边谈到了什么?很重要的一个是体制的创新,就创新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说发明电话,发明汽车这就是创新,我们发展了一个新的市场方式,我们发明了金融市场,我们金融市场的门槛降低了,比如说我们公报里也提到了,说我们的竞争性的领域里边的价格我们就放开了,然后我们服务业的门槛开始降低了,那未来就是整个的体制性的创新带来的爆发性的、化学反应的这样一个市场,那可能带来的这个增长,我们可能今天就很难拿数字来量化。

  主持人:所以说这个五大理念可以说成为一种支撑着我们去实现这样一个增长目标的信心,那么具体如何通过这五大理念来实现这样一个增长的目标呢?我们稍候继续讨论。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央视财经评论》,确保经济增长的底线速度,最主要的就是为了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为此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稿当中也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五大理念。

  解说:如何在转型升级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正是当前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这五大理念是整个十三五建议的灵魂,也可以说,这五大发展、五大理念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有什么样的理念,才会有什么样的思路和行动。

  解说: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的驱动力,“创新”,不仅被放在了五大理念之首,范围也涵盖了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迟福林(中国(南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用四个字概括叫“创新强国”。一,我们要通过自主创新,用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来明显地提高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更重要的根本的问题是制度创新。

  解说:有创新就有了发展的动力,协调发展则是补齐短板、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而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占有一席之地也让人们眼前一亮。

  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决定我们当前(发展),进行绿色发展的话,会培育出很多新的增长点出来,但是它更决定我们的长远(发展),所以这次是把绿色发展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来,在篇幅上,在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变化。

  解说: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关系最直接的恐怕就是五大理念中的共享发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惠及每一个人,更应覆盖多个领域。而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到的很多内容都会在未来影响到大家的生活,比如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等等。

  马晓河(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过去三十五年,我们是叫让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优先发展起来,这次提出这个重大转折就是,让我们要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要迈向共同富裕。

  主持人:尽管大家的讨论集中在了增长的速度和目标上,但显然在决策层眼中更为看重的是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这样提到,“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是先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那么未来五年在保持速度的同时,我们将要实现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增长呢?马光远老师是不是也给我们描述一番景象,让我们有一种更加有实际的、具体的感受。

  马光远:我记得以前我们做PPT,一般是那个集装箱打牌,中国是大豆等等这些原料,然后别人是什么?电脑、汽车等等。但是你看过去十年,这个翻过来了,中国是高技术的产品,手机,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量是全球第一,但是我们出口的东西很多是别人的,你比如说我们出口的手机,很多是叫爱疯,是美国的东西,那么以后有一天,再过十年以后,我们看到的什么?我们既出口的是高技术产品,同时这些高技术产品是完完全全是中国的,比如说我们的大飞机,我们的高铁,我们的其他一些,比如说在重大科技成果领域我们取得突破的一些东西,我们把它出口,所以以后中国经济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就说既是生产、制造高技术产品的一个国家,既是世界工厂,也是创造,也是发展,也是引领这些高科技的一些国家。我想到了这个程度以后,我们根本不用担心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出问题,为什么?含金量很高,这个时候你出口十块钱的东西,你赚五块钱,我们现在出口十块钱的东西,我们连一块钱都赚不到,对吗?含金量上去了,所以我希望真的下一个五年我们真正能够把创新的理念落到实处,落地,这是决定中华民族的命运,决定中国经济命运的最重要的一个理念。

  张鸿:这个转型在我看来可能更多的是让我们能够感受得到,就刚才老马说的,比如说我们更大的宏大的趋势的时候,说出口等等这些,投资什么的,老百姓感受的不是特别切身,所以你说多少增长的时候,他可能也不是特别能感受得到,但是当你说我们的蓝天白云可以看得到,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我们的消费越来越多的选择,这是他能感受得到的增长,那这背后是什么?背后其实是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变革,一系列的转型,一系列的改革,一系列的市场化方式,然后政府放了更多的权,能够让市场更多的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我们才能够做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用创新来带动我们所有行业的发展,这个里边的一个突破点其实就是服务业,现在我们看到服务业已经占了GDP大概60%左右了,这个已经是很好的一个苗头了,那未来当我们放开了更多的比如说医疗、旅游等等这些市场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的选项,所以在我看来,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或者我们生活方式的升级,其实就是我们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主持人:欢迎回来,我们继续今天的话题,那这个驱动力来自于哪里?作为老百姓,作为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美好的经济蓝图?

  马光远:我觉得下一个五年的中国应该叫三箭齐发,第一个创新来驱动;第二个是消费来拉动;第三个是科技来带动。我想有这三箭齐发的话,我们就会形成一个真正的迈向中高端产业,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迈向中高水平的这么一个经济体,我们会成功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以这五年是对于中国来讲能不能成为全球第十四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关键这三支利箭能不能……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05日 01:5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如何保持中高速的增长态势,新的投资热点将在哪里出现,我们怎么能够享受到更绿色更清洁的经济成果,新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为我们描绘了一张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议稿的说明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 (《央视财经评论》 20151104 6.5% 应该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