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新闻1+1

《新闻1+1》 20131108 残疾人出行,路在何方?

来源:央视网2013年11月08日 22:20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残疾人乘客:

  说只允许两名残疾人登机。

  解说:

  多名残疾人乘机为什么只许两个人上?

  残疾人乘客:

  我们问他理由是什么,他说是山东航空公司规定的。

  解说:

  一只导盲犬带领她曾无障碍地参加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

  同期声:

  现在手持火炬的是中国残奥史上首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

  解说:

  可回到正常生活中,她和它却是处处受限。

  平亚丽:

  因为每天它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每天它就自己在家里呆着,结果就胖了。

  解说:

  昨天,中国残联发布消息,将配合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全面打破残疾人出行壁垒。《新闻1+1》今日关注,“残疾人出行,路在何方? ”

  评论员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因为今天我们的节目,关注的是残疾人出行的问题,所以特别请到了手语主持宋雯女士,要特别地谢谢她。

  从哪儿开始关注起呢?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照片,那就是盲道。看完这张照片,您可以得出的感受跟我看完得出的感受是一样的,就是有盲道还不如没有呢,这话真这么绝对吗?来,我们看。

  第一个,这城市中的盲道中间,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水泥柱子呢?这道怎么走?这个更可怕,盲道的中间,有一个深井,而且井盖不见了。再看第三个,这个盲道走着走着,怎么就进了墙了,难道修这条盲道的人,以为我们盲人的朋友都会奇门遁甲,都可以穿墙而过?那他自己试试。再来看第四个,难道盲人朋友出行也要考驾照吗?否则为什么把这个盲道设计得90度一拐弯,90度一拐弯,几米一拐弯,连健全人在这儿上走的话,估计都会迷糊,你又让盲人朋友怎么走呢?难怪在采访当中有很多盲人朋友说,是,盲道特别多,光北京就1600多公里,能从北京一直铺到长沙,但我们出行从来不走盲道,你也太不领情了吧,为什么?五环的辅路没人走,有盲道,但是银行、医院以及小区里头没盲道,你说我怎么用它呢?来,我们一起关注最新的新闻,也许会发生改变了。

  解说:

  8502万,这是目前我国残疾人的总数,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但是,他们的生活,能跟我们一样便捷、顺利吗?盲道可以说是城市里最普遍的无障碍设施之一,但是原本应当保证盲人安全通行的道路,却经常出现如此的情况。

  盲人 史然:

  有的时候,左边敲敲也有车,右边也有,左边是路台,右边是车,然后我们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的那种感觉。

  解说:

  盲道有的时候还真是有点盲,而有时则分明是要将盲人们陷入危机。

  如果说残疾人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里出行都障碍重重的话,那当他们想要出远门,又会遭遇怎样的困难呢?今年的8月19日,来自南京的一个28人团队中,有15名残疾人,他们结束了到桂林的游玩,准备乘山东航空公司的飞机返回时,却在桂林两江机场,与机场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 工作人员:

  他们的情绪比较激动,然后去堵登机口。

  电话采访 沈女士:

  (山航)当时的负责人,打电话告诉我们说,说只允许有两名残疾人登机,其他的人要改其它航班,我们问他理由是什么,他说是山东航空公司规定,我问他规定是什么,他一句话都没有说。

  解说:

  买好了票,排完了队,临到登机口时,却突然不让登机了,20多人围堵在登机口讨要说法,机场出动警务人员维持秩序时,不但造成一名残疾人旅客被拐杖划伤,还一度引发机场混乱。然而,对于山东航空公司来说,他们的拒绝确实合理合法。

  山东航空公司副总经理 姜成达:

  我们这个机型有明确的要求,发生了紧急情况,需要撤离的时候,必须在90秒钟内完成,一旦遇到个特殊情况,很难再腾出精力来照顾他们。

  解说:

  最终,在双方反复的沟通下,山航同意这一行28人登机。但由此也造成了航班晚点3个小时,而对于其中的15名残疾人来说,想必他们此次的出游又多了些气愤和无奈。如何才能让残疾人安全出行,顺利出行,也许在明年,这些问题将会得到改善。昨天,在中残联召开的促成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无障碍座谈会上透露,明年,国家民航总局将正式修订出台《残疾人航空运输办法》,届时,残疾人的乘机人数、登机、安检,以及空中服务等问题,将有所提升和改善。同时民航、铁路、交通、公安等几大部门,将会加大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力度,以此来确保残疾人的出行安全。

  白岩松: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现在国际上有一种说法,叫中国不能再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了,你必须承认你是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当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你可以拿很多的标准去看,其中一个,我们可以举这个例子,中国的残疾人朋友想出行多么艰难,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这是我定的一个标准。为什么这么说呢?想想看,一是缺乏硬件,但是第二个,是我们软件有问题,甚至我们很多硬件缺乏,就像刚才一开始盲道存在的问题方面等等,表面上是硬件,背后是人的软件方面存在巨大的问题。可是现实的中国,这方面的需求是巨大的。我们来看一组数字,截止到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是8502万人,先说这个8502万人,全世界有几个国家的人数超过了8502万人呢?这其中,视力残疾的朋友有1263万人,听力残疾朋友超过了2000万,言语残疾130万,肢体残疾2472万,智力残疾是568万,精神残疾629万,多重,也就是复合的1386万。从残疾程度来看,这8502万人中,重度残疾2518万人,中度和轻度的残疾朋友是5984万人。而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今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个亿,那么其实这个数字还会发生变化。

  面对他们,也应该去更好地融入生活当中,为什么有这么大数的残疾朋友,但是我们在街上见到他们却很难呢?这当然是因为存在着无数的障碍。接下来,就从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字说起,她是中国残奥史上,第一枚金牌的获得者,也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叫平亚丽。她多次跟我讲过她的境遇,后来听说,有了导盲犬陪伴在她的身边了,还替她高兴呢,可是有一次见到我她说,惨了,我的狗都胖了。这不是好事吗?不,这不是好事。

  同期声:

  现在手持火炬的是中国残奥史上,首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陪伴平亚丽完成火炬传递的是一只可爱的导盲犬。

  解说:

  五年前,平亚丽和她的导盲犬Luck,走在国家体育场跑道上的那一刻是幸福的,当时北京颁布了一个《关于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导盲犬使用和管理的通告》,导盲犬Luck,不仅可以在公共场合自由地出入,而且还登上了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

  平亚丽:

  当时我就这么想,既然有了临时户口,离常住户口就不远了,导盲犬的春天就来了。

  解说:

  然而,幸福只被定格在了北京残奥会期间,在临时规定截止到2008年9月20日之后,一切恢复原样,导盲犬依然无法进入北京的公共场所。

  平亚丽:

  奥运会之后我又去鉴定,他们也不给我办(证),他说你这是大型犬。

  解说:

  由于公交、地铁不让坐,酒店、商场不让进,出门散步要躲着警察,缺乏运动的Luck,这几年已经严重发福,而且面临下岗的处境。

  电话采访 平亚丽:

  导盲犬是不能在家里,它应该是随着主人的,所以说导盲犬时间长了以后,它就有一些心理的问题,后来没办法我就只能是把它当成宠物犬,带着它玩去。

  解说:

  一只导盲犬通常需要训练18月,平均费用12万元,训练有素的导盲犬可以完成寻找目的地、夜间出行、绕开空中障碍物等高难度动作,然而这么有本事的导盲犬,却在大部分时间被当成宠物狗,作为狗主人的平亚丽,实在是迫于无奈。

  平亚丽:

  你们健全人出行,我想的是我去东单,我开车或者我走哪条路,而我就不是了,我希望我是我坐公交车,我换几次车,我得打几顿架。我坐地铁倒几(次)线,我得打几顿架,然后回来的时候,我再照原样这么,重复一遍再打一遍架。

  解说:

  因为经常被公交、地铁拒绝,平亚丽大部分时间都需要据理力争才能完成一次出行。对一个残疾人来说,这真是艰难。

  平亚丽:

  我每天的出行都是特别的愤怒和悲壮的,然后我出门之前我要跟精神病似的,你知道吗,我必须得带这么多证件,我要带着我的残疾证,带导盲犬的工作证、毕业证、免疫证,还有我自己的身份证,得五六个证,一样都不能少,少了一样,你就会遭到很大的麻烦。

  解说:

  而在现实生活中,与平亚丽拥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很多人。今年7月22日下午,在北京天通苑地铁站,一位盲人携带导盲犬准备乘坐地铁,就被工作人员制止。

  陈燕:

  导盲犬能上吗?

  司机1:

  导盲犬我们按规定不应该上。

  陈燕:

  为什么?

  司机:

  狗太大。

  陈燕:

  狗太大,导盲犬都这么大。

  司机2:

  我还是头一次遇到,但是就知道有规定不让拉。

  陈燕:

  好像有规定是让拉的,宠物都让拉,导盲犬不让拉。

  白岩松:

  导盲犬属于一身的本事,但是使不出来,没办法,它想帮人,但是另一拨人,怎么说呢,在软件观念以及所谓死性的这种规定面前,让它寸步难行,有劲使不上。但是,从最新的新闻看,从明年开始,我们为了保障残疾人这种出行,消除很多的障碍,那就涉及到硬件的建设,以及软件的改变,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中国残联维权部的主任薄绍晔,薄主任您好。

  薄绍晔 中国残联维权部主任:

  您好。

  白岩松:

  首先我们来看,从硬件的角度来说,表面上轰轰烈烈,我们好像也在修盲道,有很多无障碍设施,但是现在依然残疾朋友很难走出家门,很难融入生活当中,你觉得我们还欠缺什么,在硬的方面?

  薄绍晔:

  这个当然主要就是一个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系统化问题。残疾人能够出家门,走出家门,从残疾人出家门到出院门、出楼门,与社区道路的衔接,再到社会其他环境,有其中一个环节有障碍,设施不完善,那就会给残疾人出行带来很大的困难。

  另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现有的设施当中,还有许多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施,这也同样不能给残疾人带来便利,实现残疾人能出门、敢出门,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的。当前目前一个很紧迫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解决无障碍建设设施系统化问题。

  白岩松:

  其实中间哪怕断几米,恐怕都会导致你即使修了两公里都起不了什么作用。

  薄绍晔:

  是是是,是这样。

  白岩松:

  那人们在观念上应该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大家格外关注,昨天开了这样一个研讨会,新闻也发了,大家也都在关注,明年真的能起作用吗?关注可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

  薄绍晔:

  当然全社会,关于对于无障碍,真正实现一个社会,我们生活当中一个无障碍环境,我觉得除了设施以外,更重要的是一个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的建立、树立。那么应该说,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无障碍随之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是一个依法进入,依法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阶段了,现在人们的意识首先要产生变化,就是要所有不只是政府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而且包括我们的社会公众,都要参与到其中,都要有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这么一个意识,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建设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理想的环境。

  白岩松:

  薄主任,说完这样一个概念化的东西之后,我们接下来说到一个细节,平亚丽的故事以及遭遇,您肯定也知道,她有导盲犬,按理说是很幸运的,但是想出门每次都要打好几顿架,拿什么去支撑她的腰杆,可以理直气壮地该坐就坐,该走就走?

  薄绍晔:

  现在我们已经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这个问题国家已经在法律层面上有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导盲犬可以出入公共场所,现在就是我们的一些行业,特别是公共交通服务行业,对这个法规的理解和认识执行非常不到位,所以才产生了这么一系列问题,而且并非说是这个导盲犬给我们交通带来了不便,或者给他人带来了影响,其实这都不是问题,还是回到那句话,就是我们的有关人员的意识问题。

  白岩松:

  薄主任,说一个不好意思的话,您觉得是不是我们缺一起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诉讼呢?假如说国家法律已经有这样,哪个部门,并且是哪个垄断权威部门,不让导盲犬和它的主人进,我们可以告他?

  薄绍晔:

  这肯定是一个促进这项工作的一个措施,一个很好的,因为有法可依了,我们有相关的保障残疾人在这方面出行权利的法律保障,我们就应该也是使用这个武器来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白岩松:

  接下来我们继续要去关注,人们如何在观念上去发生真正的改变,有法律的配套,同时有人们观念的改变,再加上硬件的系统化的建设,很多的残疾朋友出行不就变得更容易了吗?来,观念改变。

  解说:

  46岁的刘红,从小双腿残疾,只能借助轮椅行走。这天她准备自己去离家几百米远的银行取点钱,在没有别人的帮助下,她自己能做到吗?

  刘红住的小区有电梯,可以直接下到1楼,然后顺着坡道出门。银行门口本来有一个缓坡路口,可是被一辆停在这里的汽车挡住了,刘红只好从远处绕回来。在保安的帮助下,刘红进了银行大门,对于坐在轮椅上的刘红来说,取款机太高了,虽然有工作人员帮她插卡,可是她看不见也勾不着密码操作键盘,刘红只好到柜台取了钱。

  刘红:

  现在已经很不错了,起码那柜台低了,原先柜台那么高,正好到这儿,我都看不到人家,每次都很费劲。

  解说:

  家住北京南三环外宋家庄附近的斯德林(音),今年57岁,从来没坐过地铁。这天他想坐地铁到首都博物馆看看。斯德林家离地铁站不到400米,5号线宋家庄站作为地铁的一个交通枢纽站,地面总共有8个出入口,但只有一部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电梯,电梯门口有供轮椅通行的缓坡通道,但是通道与地面之间却有一道坎,轮椅不能直接过去。因为连人带轮椅太沉,所以斯德林先从轮椅上挪到凳子上,志愿者将轮椅搬上来,斯德林再坐回到轮椅里。

  到了换乘站之后,给残疾人专门设计的升降平台又出了点问题。最终,从宋家庄出发到木樨地,正常人坐地铁一般不到一个小时,而斯德林这次花了两个半小时,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候坐升降平台和爬楼车进出车。

  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明确了依法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各地也投入巨资兴建无障碍设施,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然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仍然很多。

  无障碍环境建设,尚需时日,近年来,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旅友,通过一个名为“生命之歌”的公益网站相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们走出家门,到各地进行无障碍体验旅游。

  残疾人旅友 赖赣昌:

  我总感觉到一些大城市,一线城市比较好,二线、三线城市比较差一些,无障碍设施好的有,差的也有,这就给旅行带来一些困难。

  解说:

  在旅游体验过后,他们会将这个城市需要改进的无障碍环境,整理成报告,提交给城市的管理部门。

  领队 吴丽红: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中国的残疾人都到哪里去了?》,其实中国残疾人是很多的,但是为什么街面上看不到,社会无障碍设施的不完善,很多残疾人很难走出家门。

  白岩松:

  其实观念的改变也要从我们自己做起,就是今天是记者节,我们记者也应该改变很多的观念。比如说刚才在这个短片当中,我们发现我们的编导用错了一个词,我一下子觉得特别的不好意思。因为跟残疾朋友做对应的,你可以叫健全人,不能叫正常人,因为当你用正常人这个词的时候,是不是在说我们的残疾朋友是不正常的人呢?我甚至倡议,全社会应该把残疾人这个称谓,改成残障人士,或者叫残障朋友,这样更好一点,为我们刚才用错了这样一个词,我要向大家道歉。

  其实我一直觉得一个美好的城市,要用三辆车去做关照。一个是婴儿车,说明这个城市很安全。一个是自行车,说明这个城市空气好,健康出行。第三个就是能见到很多残障朋友使用的轮椅车,它意味着这种无障碍设施以及人们是有爱心的,但是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接下来还是要有连线中国残联维权部的主任薄绍晔,薄主任您好。

  薄绍晔:

  您好。

  白岩松:

  我们都在说已经有了法律等等,但是说到我们很多的残障朋友,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呢?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可能更多的时候是弱势群体,习惯了没有,偶尔有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好像多得了一些什么,而没有,或者有欠缺的时候,他们又不善于去维权,您对他们的建议是什么?

  薄绍晔:

  我首先要强调的一点,享受无障碍环境,这不是给残疾人的一种恩赐,或者特殊的照顾,而是残疾人重要的权利之一,那么因为残疾人往往遇到这种问题。

  白岩松:

  套用一句话,也就是说必须的,不是说给完你以后,你要鼓着掌感谢党、政府,感谢人民。

  薄绍晔:

  对对,不是可有可无,这是残疾人的权利。那么残疾朋友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想第一首先可以通过向残联的各级组织来反映。另外一个,也可以直接地向有关的政府的主责部门进行投诉。我觉得这几年解决相关的这些问题的时候,这两种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一个成效。

  另外一个,我们各级残联组织和有关的部门,也现在形成了这么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像有些问题解决,是通过这种协调反映来解决的,而且有些问题,设施的时候,在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不符合标准的问题,以及管理的问题,还有一些就是我们的有关的责任部门,对残疾人的需求,对残疾人这个群体的需要,还不是十分了解。

  白岩松:

  另外可能薄主任也涉及到一些常识,比如说我们知道盲人,或者肢残的朋友等等,应该为他们有什么硬件,比如说今天我们可能因为有手语的主持,听障的朋友是否也需要社会给提供一些帮助呢?简单,可能只有20秒的时间了薄主任。

  薄绍晔:

  那当然,比如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残疾人在出行的时候,聋人在出行的时候,到机场,到铁路,他首先要了解的是交通信息,这谁来给他,用什么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字幕。

  评论员 白岩松:

  好的,非常感谢薄主任今天给我们带来了非常详尽的解释。但是想要拥有这种天生我们就应该拥有的权利,除了整个社会快速地进步的同时,希望残障朋友和健全人士,一起去维护这样一个权利,谢谢我们的手语主持。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11月08日 22:2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近日,多名残疾人乘机出行,却只被允许两人登机。一只导盲犬带领盲人运动员平亚丽参加了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但在日常生活中她和她的导盲犬却处处受限。昨日,中国残联发布消息,将配合民航、铁路等交通部们全面打破残疾人出行壁垒。《新闻1+1》今日关注“残疾人出行,路在何方?”,敬请收看。 (《新闻1+1》 20131108 残疾人出行,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