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新闻1+1

《新闻1+1》 20130823 领导“下基层” 更应“在基层”

来源:央视网2013年08月23日 22:10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导视)

  解说:领导乔妆打扮,医院排队挂号,基层体验之后,医管局局长感想几何?

  法制晚报记者 程磊:他最后也提到了医院管理者应该多到基层走一走,多看一看这些患者的难处。

  解说:应邀乘坐公交,高温之下,看着满头大汗的司机和乘客,交通局长又会做何表态?

  邵建林 苏州市交通局局长:明年这个时候就换空调车,再委屈一年。

  解说:去基层,去明查,去暗访,干部如何才能发现真问题?

  辛鸣 中央党校教授: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到基层到的越来越少了,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下去之后该干什么。

  解说:访最贫困家庭,听最真实意见,解最急迫问题,思最真实中国。

  《新闻1+1》今日关注:领导“下基层”,更应“在基层”。

  央视网消息: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在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到现在,一直有一个词和一个行为非常流行,没有传媒的时候流行,有传媒之后还流行,没电视的时候流行,有电视的时候还流行,那就是“微服私访”,似乎在“微服私访”这个词和这种行为当中,一直蕴藏着中国人对公平正义的一种追求,这也就难怪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在很多地方,有些地方领导在基层走了走,被大家冠以“微服私访”,这种事也就成了新闻事件,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解说:棒球帽,T恤衫,这是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三天前乔装前往北京同仁医院的装扮。为什么要乔装?因为封局长要体验一下普通患者的看病过程。

  方芳 《北京日报》记者:他当时跟我说,他前一天就已经尝试了一下114预约挂号,但是没有预约到当天的眼科普通号,只预约到了当天的内分泌科的号,所以他早晨来了之后呢,他想再尝试一下去窗口现场,看能不能挂到同仁最热门的眼科的号。

  解说:此次体验跟随采访的有两家媒体记者,在记者见证下,封局长从早上7:30开始排队,到8:30,好不容易快排到窗口,却被告知号已经没了。随后封国生来到已经预约成功的内分泌科,医生给他开了抽血检查单。

  程磊 《法制晚报》记者:先要去进行抽血的登记,护士告诉他说,还要去另外一个收费的窗口,封局长当时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说为什么还要排另外一个队,刚才我不是已经收费收完了吗?护士说是专门收提取的这个针管的费用,然后封局长不得不又到另外一个窗口去排队。

  解说:排队时封局长对记者说,这个环节可以重新整合一下,这样就可以免去患者再排一次队的痛苦,在等待抽血的过程中,封局长还时不时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程磊:封局长一眼就看见了,说一共是5个窗口,他们怎么才开了3个,后来等到他最后抽血的时候,他就问那个抽血的大夫说,窗口怎么就没有全开,然后那个医生当时的解释就是,我们这个人手调不开,没有多余的人。

  解说:不到11点,封局长完成了暗访。午休时间,他拨通了同仁医院院长的电话,提出了改进意见。

  程磊:我们让局长打分的时候,他打了一个85分。他最后也提到了,医院的方面,特别是医院的管理者,就是应该多到基层来走一走,多看一看这些巡诊的流程,在实践当中发现患者的难处、问题及时解决。

  解说:无独有偶,今年夏天,广东省卫生厅也要求处级以上干部前往到不同医院,以普通患者身份看一次病。

  周紫霄 广东省卫生厅科教处处长:医院从里面到外面都挤满了人,检查室也挤满了人。

  解说:深夜12点排队挂号,网上预约平台根本没用,从进医院到出医院,整个流程花了1小时20分钟,但医生只看了3分钟,挂号、候诊、缴费“漫漫无期”,医生看病却是闪进闪退,干部们体验的百姓每天都在面对。

  暗访官员:7点多钟就到了?

  患者:嗯,7点多,有时候医生也很忙。

  患者:他如果是礼拜一、礼拜二全天看病,礼拜三手术,礼拜四查房,这样大家就集中在礼拜一、礼拜二看病了。

  暗访官员:那礼拜四不是一样要等很长时间?

  患者:礼拜四就不要看病嘛,专门在病房,不要看门诊。

  暗访官员:也就是建议调整一下他的工作时间。

  患者:对。

  解说:看了一次病,让无数的处长们感慨不已,做了一次普通患者,几个处长就提出了51条整改意见。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坦言,如果我不是厅长,肯定看病难。

  白岩松:先夸一声“不错”,为什么呢?现在领导的会实在是太多了,文山会海,虽然中央已经有了八项规定,已经开始改,但是据我观察,周围相当多的领导干部的会还是太多,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也因此在这样一种文山会海的夹击之下,能有一些地方的主管领导,还到医院去转转,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其实,那些会如果有一半不开,他们都能到基层去跑一跑,比开那一半会,效果可能还更好。

  回到北京医管局,不仅是封局长一个人要这么干,他们7月份展开了这个行动,要体验患者就医,整个局里20多个高层、中层干部都要下去。因此,你看看他一天下午的收成,我一看他拍的一组照片,感觉有两个专业记者陪着去还真是不错,这照片拍的就是很专业。而且医生应该也很敬业,居然没有看到有专业的记者陪着他们。这一上午,他从7:30到那儿,一直到11点离开,主要的任务就是排队,不停地排队,其实这是相当多的患者,在医院里头最大的这样一种感受。因此,他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整改建议,我觉得将来可能他们这些20多个领导的建议,一起能汇总起来之后,可能那些建议就更有价值,也更有改进这样一种现实操作性。这种行为很好,但是是不是可以更好?是不是还可以提一些建议?这儿先不说,咱们看完下一个案例之后,我一起再说。

  解说:8月13号下午3:30,几乎一天里最热的时候,苏州市交通局局长邵建林蹬上了一辆没有空调的108路公交车。刚开出没多久,驾驶员陆师傅就已满头大汗。

  邵建林 苏州市交通局局长:师傅,你这边还放两个馒头啊?

  陆师傅 苏州108路公交车驾驶员:我们下班要七点钟了,半路上垫垫肚子。

  解说:事实上邵局长亲身体验没空调的蒸笼车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应市民的邀请。8月8号,在苏州电视台“对话苏州”节目录制过程中,交通局长邵建林和在座的市民进行了现场交流。

  片中主持人:您平常会主要选择公交出行吗?

  邵建林:讲实话,我真的很少有机会。

  解说:节目还提前准备了反映苏州公交各种问题的片子,在现场播放。其中就包括部分公交车没有空调的问题。

  乘客:我都要晕了,乘了一个多小时,水都喝了三瓶。

  乘客:我现在要吐了,受不了。

  108路公交车司机:拼命喝水,包里背的都是水,高温,疲劳,容易中暑。

  记者:公交司机也中暑?

  108路公交车司机:那肯定的,大家都是人嘛。

  解说:片子播完,节目现场就有一位市民当即邀请邵建林也去体验一下108路非空调公交车。

  翁国良 退休教师:苏州目前还有725辆非空调车。

  片中主持人:您看,他这个数字背的多熟。

  翁国良:要到2015年才能够全部完成更换,我很难想象,我们苏州经济这样发展,难道我家庭里边非要把吊扇超过了不能转了,我再去买空调。刚才讲到司机说他也是人,邵局长,你去坐一回、坐一趟。

  解说:五天后,邵建林局长果真应约登上了他很少乘坐的公交车,酷暑之下,很快他就满头大汗。

  乘客:司机真辛苦,满头大汗。我们上来了,马上就下去,司机一直在这车上坐。

  陆师傅:一出来这个车上温度将近45度左右,一出来马上出汗,衣服一圈开下来,不会干的。今年天特别热,今年是特别难受。

  解说:就是在这一趟公交车上,邵建林局长明确承诺,要提前一年将苏州市的非空调公交车全部换成空调车。

  邵建林:明年这个时候就是空调车,所以再委屈一年,大热天里,自己身体注意。

  白岩松:也要为他说声“好”,毕竟在人家将了一军之后,他真的去坐了,而且去感受这样一个温度,但是看刚才这个画面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小细节,我觉得局长够幸福了。这个车上人其实不算太多,而且能坐下来,不管多热,这种幸福感恐怕在高峰时期挤着的乘客一定会是羡慕。不管是苏州的局长还是北京那位局长,我们都先赞,都说了好,但是可不可以更好呢?我觉得还是有空间。

  不妨商量一下:

  第一,头几次去体验这种医院也好、公交也好等等,能不能先不叫记者。不让别人引起警觉,真心地去感受到现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也免得被别人指责,上了就叫记者,这不是作秀吗?为了避免这种作秀的嫌疑,不是彻底不叫记者,等你去了两三回之后,掌握了大量的情况,也拥有了一些数据之后,最后集中叫了记者去现场办公,把问题一、二、三四都说的清楚。这会儿不是作秀,而是要通过媒体去真正地解决问题,这是第一点。头几回领导去转悠的时候,最好不要叫上记者,但是之后要通过记者去放大这样一种影响,避免大家乱猜、乱说。

  第二,领导真要是去下基层,去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最好不要去感受那些谁都早已经知道,只有你不知道的这种事,这样的话容易挨骂。比如说苏州的这位局长其实很棒了,但是我注意到,在他的这条新闻之后,还有很多的留言是批评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才知道,今年夏天这么热,苏州这么热,没有空调的公共汽车坐着会有多难受,不用您体验,一说这事就很清楚了。因此,很多的领导要去体验的时候,最好体验那些群众也是人人心中有,但是个个笔下无,你也通过体验找着感觉,找到了解决之道。这时候群众觉得一下子真有明白人和贴心人,大家想到了一起去,这样效果会更好。

  第三,当然我们也要去探讨,总被将军,然后再去不是很好,最好能变得更主动。

  另外,我觉得值得思考的两句话,先说第一句话,新闻媒体标题一说就是领导下基层,我们都为此鼓掌,但是“下”这个字究竟用的好吗?该用这个词吗?接下来我们也要连线一位嘉宾,中央党校的辛鸣教授。辛教授,您好。

  辛鸣 中央党校教授:你好,岩松。

  白岩松:您怎么看待下基层这个“下”字?

  辛鸣:岩松你是一个很敏锐的人,“下基层”这个词我们是经常用,但是坦率讲,它确实有点不太准确,因为下的潜台词是有上的,但按道理讲,本来不应该是上,什么是上?上应该是统筹兼顾,应该是胸怀大局,而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跟在机关大楼里待着。而且就算我们真要讲上,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的国家主人,人们群众所在的地方,才应该是上,所以如果说我们到基层,应该是上基层,而不应该是下基层,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这反映了我们领导干部这种服务意识的淡漠,主仆角色的颠倒和鱼水关系的错位。

  白岩松:但是辛教授,我觉得我们也要值得反思,从媒体的角度来说,现在我就建议我们的导播把下基层的“下”字加一个引号,从现在开始,辛教授,咱俩共同呼吁,今后尽量少用下基层的“下”字。

  辛鸣:我想建议,仅仅纠结于用词的改变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应该是背后立场觉悟和感情的改变,只要立场觉悟、感情改变了,那么用词也就自然改变了。

  白岩松:正好这是我要问您的问题,现在因为在提群众路线,我们在提领导干部应该跟基层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您觉得到基层去,什么样的一种方式效果更好,老百姓更欢迎,也应该是你们更提倡、更支持?

  辛鸣:坦率地讲,现在我们下基层的时候,我们相当的一些党员干部,把它当成了一种形式,甚至说不好听的话,把它当成一种表演,或者就算再好一点,它可能把它当成一种恩赐,或者是一种牺牲。

  白岩松:有的时候甚至当成一种姿态和作秀。

  辛鸣:对。其实深入基层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职责,应该是常态性的工作。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应该是在基层中发现问题,在基层中解决问题,然后在群众中找到决策的依据和智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层就应该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办公室。

  白岩松:刚才我也说了,现在文山会海太多,领导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少一半的会如果要在基层跑跑,可能比再多开那么多会效果都好,您怎么看?

  辛鸣:对,所以这就是我刚才讲的,我们要把基层当成领导干部的办公室,而不是把基层当成领导干部在办公室之外额外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有真正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火热的第一线,才知道我们会面临什么问题,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能把问题真正解决掉。

  白岩松:辛教授,一会儿还会有问题,要继续探讨。

  接下来我们在关注这样一个话题的时候,一个问题就会扑面而来,要往基层去跑,这是毫无疑问的,其实几十年前的时候,共产党人就开始强调这一点。我特别地今天在做节目之前查了一下,大家都在提到群众中去,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听到的话都是十个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怎么现在就成了到群众中去呢?从群众中来哪儿去了呢?我仔细一查,1943年的时候,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当时说了这样一番话,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循环。我们今天就要探讨这十个字,不仅仅是到群众中去,还有从群众中来,这从一些领导干部到了基层、到了群众中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就是一个重要的反例,照照这面镜子。

  解说:事实上干部下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从去年初,各地就已经开始陆续出台措施,不准酒席宴请,不准搞奢华接待,有的地方甚至要求干部要自带干粮,而具体要求的背后,自然是希望干部走基层,能够真正给国家带来变化。今年7月,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包村干部侯杰,刚来双龙村的时候,村民们显然对他没报太大希望,七百多多张征集问题的卡片,发下去,收上来,很多人只写了三个字,没意见。

  侯杰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供热公司经理:到底是来虚的,来实的,也是在观望。

  解说:基层工作就是如此,没有人对形式感兴趣,为此侯杰决定先把村里最困难的赵斌武作为自己重点帮扶对象。老赵的房子年久失修,第一件事先把他盖房子。

  赵斌武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双龙镇双龙村村民:刚开始人家说的时候,咱们也有点半信半疑。

  解说:为了这所房子,侯杰一面回到单位,发动大家帮忙捐款,一面四处奔波,筹措所需建材,两万块砖,五吨水泥,为了这些,侯杰花费了两个多月时间,同时他也为老赵争取到了14000多元的农村危旧房改造资金。巧合的是就在赵斌武搬进新房的时候,老房子突然坍塌了。一所房子让侯杰费了不少心思,一所房子也让他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王章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旗长:原来安排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像是皮球落在水里,从上面看是下水了,从下面看还是浮在水面上,现在我们党员干部,每家每户都要走访,困难问题要现实解决。

  解说:有的干部下基层会赢得群众信任,有的干部下基层却会觉得无所作为,甚至连和民众拉家常这样的事也会倍感压力。今年8月,新华社记者就报道说,他们随某省一名厅长深入基层调研,在与当地群众交流时,这位领导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简单几个问题后,就不知道如何再继续交流下去,而这位领导私下也和记者坦诚,说实话在机关待得久了,跟群众到打交道确实少了,有时见到群众,除了寒喧,真不知该聊些什么。

  白岩松: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其实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在观察,比如说很多领导去深入基层的时候,我观察他是不是真深入,往往是用细节来去进行观察,细节足够丰富的时候,你知道这靠谱,如果只是面上的蜻蜓点水的泛泛的,你就知道这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在这儿夸一个干部,不能夸太大的干部,是一个部级管农业的,他的名字叫陈锡文,我们也是经常采访他。他是一个上海人,去黑龙江当了知青,因此长期地跟农业打交道。他跟我讲过一个细节,让我至今印象很深。他总往农村跑,但是他一般包里要带着一个相对旧一点的衣服和一双能趟水、过泥路的旧一点的鞋。他跟我讲,如果不换上这个衣服、不换上这个鞋,人家一看你穿的特别新,根本不会跟你讲心里话。换上这一身,而且什么地方都敢跑的时候,人家才觉得没有距离感,跟你说。这一个细节就让我知道,他是真跑、真看,别人也可能跟他真说。因此,如何真的深入到基层,这不是一门小学问。接下来继续连线中央党校的教授辛鸣。

  在目前重新要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您怎么看待真问题,然后真深入,然后真心?

  辛鸣:真深入、真心,首先要有真感情、真觉悟和真融入,如果说我们领导干部把群众当成自家人的话,自家人之间怎么会没话可说呢,自家人怎么会不知道该需要什么,希望什么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领导干部真正下基层,其实就是一个角色感情的转换,这个到位了,那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了。

  白岩松:辛教授,接下来还有一点其实非常重要,他有些话不知道该怎么说,从群众中来,刚才说意见从群众中来,包括很多领导干部很长的时间,能够深入到基层,就会了解更多的这种情况,但是现实当中,我们有很多的人是从高校一毕业,进了机关,办公室一坐很多年,他的确不接地气,我们怎么用一些规定,能够保证领导真的和基层在一起,因为光靠思想教育工作有时候很难?

  辛鸣:其实这就是我们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计的问题,还是我刚才讲的那句话,我们能不能确立起来,基层就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办公室,所以我们下基层,不是这么一天半天蜻蜓点水,而不是能不能下去三个月、半年,说句老实话,当你住上三个月、半年的时候,能知道基层群众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我们一定要记住,从群众中来,其实是管好的管用的做法、政策,都是来自于群众。其实对于我们中国社会,这是我们的经验之谈,改革开放的开篇之作,农村改革,小平同志说的特别好,就是小岗村农民的智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自身要强调从群众中来,就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智慧的源泉,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还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者和历史的主体,这些干事情的人,他怎么能不明白需要什么,所以在这里,我强调我们领导干部真正下基层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我们从群众中来,跟现在的时髦说法顶层设计之间绝对不矛盾,千万不要误解和乱用顶层设计这个词,顶层设计首先就是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的反映,而不是什么所谓专业人士、精英人士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如果有一些秀才的设计真管用,肯定是在不知不觉中间汲取了人民群众的智慧。

  白岩松:非常感谢辛教授给我们带来的解读,而且今天我们是一起在倡议两件事,第一,今后把下基层最好改成深入基层,或者用其他一些什么说法,大家可以一起商量,因为“下”这个字还是存在很多居高临下的状态。第二,我们现在都在谈到群众中去,可千万别忘了,从1943年的时候,毛泽东开始说的是十个字,从群众中来,这一点极其重要,不管我们如何大政方针,想要真的接地气,必须有一条畅通渠道,能够把很多好的想法从群众中来,能够有好的领导干部,从群众中来,慢慢去成长,这样的话,他打出生就接地气,另外也能长期有很多领导,能够去基层待的时间更长一点,带着很多好的思路和决策,从群众中来,这才是人们期待的。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8月23日 22:1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北京市医管局局长乔装打扮,医院排队挂号,基层体验之后,医管局局长感想几何?苏州市交通局局长应市民邀请登上了一辆没有空调的公交车,高温之下,看着满头大汗的司机和乘客,交通局长又会作何表态?如今的党员干部到基层越来越少,即使下基层,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听最真实意见,解最急迫问题,思最真实中国。敬请关注本期节目。 (《新闻1+1》 20130823 领导“下基层” 更应“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