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百家讲坛》《资治通鉴》(第三部)(1月10日-1月18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百家讲坛 来源:央视网2017年01月09日 09:33 A-A+

《资治通鉴》(一)短命的新朝      110日播出

西汉与东汉之间。隔了一个短短的朝代。这就是历时十四年的王莽新朝。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大提这一朝代,人们认为这是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的衔接过渡阶段,是汉朝的暂时中断。

其实,这是应当算作一个独立的朝代去研究。这不仅因为王莽正式称帝建年号,还因为他掌握了实际政权,颁布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法令。新朝的王莽,就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由书生通过干仕以和平方式而走上帝位的书生皇帝。

然而这个新朝也成为了历史上很短命的一个王朝,甚至还没来得及传代就灭亡了,王莽也就成了新朝唯一的一位皇帝。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和灭亡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王莽的新朝何以会如此短命?姜鹏老师会从中给我们总结出怎样的经验和教训呢?

复旦大学姜鹏副教授再次登上《百家讲坛》,为您讲述《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第三部第一集《短命的新朝》,敬请关注。

《资治通鉴》(二)成大事者不图小利        111日播出

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刘秀的成长历程。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些话在刘秀身上就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取得昆阳大捷后,刘秀面临了他人生最大的一次考验,刘秀的哥哥刘縯突然死于非命,那么刘縯究竟是怎么死的?面对这一噩耗刘秀又会怎么做呢?刘秀的成功之道对我们还有什么借鉴意义吗?

复旦大学姜鹏副教授再次登上《百家讲坛》,为您讲述《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第三部第二集《成大事者不图小利》,敬请关注。

《资治通鉴》(三)光武帝待人    112日播出

青年时代的刘秀虽无宏图大志,似也无天纵之才,但却有做大事必须具备的素质:他待人宽厚,律己甚严,深藏不露,这为他日后实现光武中兴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史载刘秀从不恣意放纵,不喜奢侈,谦恭下士,能忍人所不能忍,不论失意还是得志都是如此。 做人行事,他常显露出一种恢宏大度,平实谦和的气度。正是如此,才能在平凡处见奇巧,细微处见广博,实乃大智若愚的典范。

史料对刘秀大加赞美,说他效法明君,律己责人,从不自辩、自夸,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在平定四方的多年征战中,他注重安抚,不事屠戮,因此深得人心。

刘秀尊重知识分子,重用范升、陈元、杜林等一批著名学者。 一时间,麾下谋臣如云,将士如雨,如此众多的文武贤才投奔他、拥戴他,何愁大事不成!

复旦大学姜鹏副教授为您讲述《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第三部第三集《光武帝待人》,敬请关注。

《资治通鉴》(四)名臣风骨    113日播出

我们翻开中国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现象,但凡有所作为的皇帝,在他的朝堂之上名臣贤士就一定不少,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从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宋弘,到身无余财的孔奋,再到宁死不屈的董宣,刘秀一朝可以说文臣武将比比皆是,而刘秀最终能够实现光武中兴也离不开这些能臣贤士的辅佐。

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朝堂上涌现出许多令人钦佩刚正不阿的大臣,那么为什么刘秀会如此“幸运”呢?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到,刘秀这个开国之君的确是像史书记载的那样能够真诚、宽容地对待臣下。

一个国家有了这样的明君贤臣,应该说也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事实上,在刘秀一朝,还有一个相当有名的大臣,面对强权势力,他的做法更加令人敬佩。

那么,这位大臣是谁?他为官时发生过哪些感人有趣的故事呢?

复旦大学姜鹏副教授为您讲述《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第三部第四集《名臣风骨》,敬请关注。

《资治通鉴》(五)与皇帝做亲戚    114日播出

说起皇亲国戚,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为有皇帝这个亲戚,所以就能飞黄腾达,就可以肆无忌惮,甚至可以无法无天。

历史上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东汉政权的中后期,外戚、宦官专权可以说是成为了东汉政权的一大特色。可是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在东汉早期的时候,尤其是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却出现了一批可圈可点的特例。

外戚干政一直皇家的一大心病,尤其是有外戚王莽篡汉的先例在前,刘秀对外戚应该是心有芥蒂的,可刘秀却仍愿意把权利与外戚阴氏一族分享,可见他对阴氏是十分信任的,那么阴氏究竟做了什么才使得刘秀能够如此信任重用他们呢?

在刘秀一朝,深谙世事的外戚虽然掌有权力,但没有因为和皇帝沾亲带故就肆意妄为,反而更加懂得约束自己,约束家人,最终使得自己的家族得以传承,那么他们的处世之道对我们还会有哪些借鉴意义呢?

复旦大学姜鹏副教授为您讲述《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第三部第五集《与皇帝做亲戚》,敬请关注。

《资治通鉴》第三部(六)知行合一有多难    115日播出

《资治通鉴》对于东汉大将军马援的记载,可谓是发人深省。马援作为刘秀的开国功臣,勇武刚正、忠心耿耿,不仅战功赫赫,年近六旬还披挂上阵,为国效力。

然而,在他病死疆场后,却被刘秀收没家产、削夺爵位、不得善终。马援并非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刘秀也非“狡兔死,走狗烹”的暴君。

那么,马援无法善终的原因究竟?是马援居功自傲?还是子女不服管束有不臣之心呢?但史书记载:东汉开国大将军马援曾告诫后辈,要谦虚低调、不论人长短。由此可见,马援的后代绝无大逆不道的行径。

那么这样一家忠心辅佐刘秀的股肱之臣,为什么遭此横祸?马援的人生遭遇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何启发?

复旦大学姜鹏副教授为您讲述《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第三部第六集《知行合一有多难》,敬请关注。







860010-11190603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