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说出来不容易》第十章 第一节 中国第一任硕士村官——霍清廉

CCTV节目官网-CCTV-7 乡约 央视网2016年05月09日 22:48 A-A+

 

在张武店村的日子里,霍清廉与比他大20多岁的老书记杨希同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杨书记是土生土长的张武店村人,干了20多年的村支书,在村里有极高的威信,对农村发展进行积极探索。杨书记认为现在村干部文化程度太低,基本是大老粗,能领着劳动力干活就行了,难以适应现在农村的发展建设。农村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来把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提高。这时,霍清廉已经着手研究三农问题,他跑了好几个农村,研究三农问题,张武店村是人力资源、党的政策、土地结合的产物。霍清廉也觉得杨书记人可处,事可做,就下了决心去。

1996年3月霍清廉辞去公职到卫辉张武店村落户。1997年3月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1999任村党支部书记。对霍清廉的选择,许多人持怀疑的态度,感到不可思议,说他是想出风头,更有人直接问他,到农村来镀金还是来淘金的。霍清廉自己说:我觉得很正常,有感情做基础,又读过书,想做学问这几个问题聚在一起,怎么不是霍清廉呢?有人说我神经病,包括我爱人说我人得务实,人总是要吃饭的我又觉得自身经济基础不足,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各界对我的关注,大家都走了,就剩下我一个,我就更不能退却。

霍清廉的农村生活

自张武店建村以来,共有9位村支书,其中学历最高的是大专生,最低的是小学文化程度,在大部分村民眼里,拥有高中文化程度就算是个文化人。

霍清廉,一个硕士村官,他与村民的距离可想而知。因为不是张武店村人,他还不能完全融入到这个“熟人社会”里。至今,霍清廉只与村里的1/3打过交道。在他2000年4月29号的日记中写到,作为一名外来村干部非常难,一是人们有一个壁的意识,根深蒂固的壁的意识,我个人也有这种壁意识,为什么呢,跟他们相处或事,总有一种不好下手的感觉。

1

霍清廉在用时间和耐心等待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的同时,他的内心也在受着煎熬。其一是村里人对他报着极大的期望,盼着他找资金、拉项目,尽快把村里建设好。其二是家庭的不理解,妻子希望过正常的家庭生活,有一份安定的工作。可霍清廉这样奔波,无形之中,给她造成了很多很多的苦楚,她又拉不回来霍清廉,霍清廉又不能动员她到农村来,那这样他们就各自追求各自的事业和目标。其三是舆论的压力。霍清廉曾经说过,谣言像网一样把他罩住。其四是他在自我折磨。霍清廉常常想:尽可能不要有失误,不是失败,失误,你在这个岗位上,如果你失误了,首先是自尊心产生这个东西,那你怎么样跟大家交代啊。

霍清廉说,他在下乡之前,牢骚很多,这个也看不惯,那个也看不惯,自从到了张武店村,就觉得发牢骚没用,只有积极去做。在农村有看不顺的,但他坚信:杜鹃夜半犹滴血,不信东风唤不来。

1999年霍清廉抛出一个观点: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最滞后,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公民。一群弱势公民从事弱势产业,天怎么能发展快。三农不解决,中国的现代化很难,埋怨政府没有用只有去探索,去干,也不要去攀比,别的知识分子都不下农村,你去农村干什么,别发离骚,我选择做,把张武店村做成功了只是成功的一半,这个村是不是可运于掌,它是个矛盾的旋涡,我总感觉事倍功半,农村不是那么简单的。

做三农问题的专家写三本书

霍清廉今年42岁。古语讲:人到40不惑。他认为人的过程就是奋斗的过程,等到你功成名就的时候你觉得很可怕,那时负担就来了。虽然你追求的时候很苦,又不堪回首,可有一种动力,支撑霍清廉在农村继续呆下去的就是三农问题,他希望做这方面的专家,有理论有实践,成为霍氏体系。他还要写3本书:一是《饥饿的中国》写他听到农民说我们饿,包括解放以后的饿,写1958年的饿,信阳事件,饿死好多人,包括商丘、开封饿得人都浮肿,吃树皮,吃麦苗,甚至人吃人,告诉人们改革开放吃饱饭了,不要忘记中国上怎么过来的;二是《疯狂的中国》写文革时期妻子揭发丈夫,儿女与父母划清界线,学生斗老师,下级斗领导;还有一本《东方人格》包括他的父老乡亲,他们的人格在西方看来是传奇的,他们轻利重义、勤劳善良。

如今,霍清廉在张武店已经12年半了,他写了这样一首诗抒发情感:问路到农村,但见新天地。不知水深浅,水上有淤泥。大船不得行,令我顿锐意,豪语熠熠在。不罢亦不弃。不问天时何,但看有民意。相信精诚至,功至业自立。







860010-113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