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说出来不容易》第五章 第三节 南街村的老班长——王宏斌

CCTV节目官网-CCTV-7 乡约 央视网2016年05月07日 15:59 A-A+

1

在中国,王宏斌领导的南街村可称得上是个极具个性的亿元村。有人称之“毛泽东思想的样板村”。这里始终坚持大学毛选,大学雷锋、大唱革命歌曲的“三大活动”。 南街村有14亿的家底儿,但没有“私有制”。在这个只有1.78平方公里的村庄里,几乎看不到金钱的交易。村民的一切由村集体供给。 有人认为王宏斌在南街村进行着中国农民数千年来一直存有的“大同”之梦,而他把正在做的一切称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 今年52岁的王宏斌还在为他的理想而奋斗。而在更多人的眼里,他则是个谜一样的人物。

1

王宏斌的故事

1961年,王宏斌出生在河南省临颍县城关镇南街大队一户农家,因为南街大队穷得出了名,所以周围的村镇叫它“难街村”。王宏斌的父亲在县里的供销社上班,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民,因为已经有了一个女儿,突然得了儿子,王宏斌的父亲格外高兴,不久王宏斌又有了弟弟、妹妹,虽然孩子多了,但家里还算是过得去。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父亲觉得王宏斌很倔、很犟,你不让他做的事,说也好,打也好,说完了,打完了,他一声不吭照样做。似乎他认定的事情他就得干。

高小六年级毕业时,王宏斌正赶上毛泽东提倡青年人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学上不了,他回家干农活。因年龄小,身体单薄,生产队照顾他,安排他看庄稼,王宏斌没事儿就学着用玉米秆、高粱秆编草垫,给奶奶纺棉花坐在身子底下,软活,队里人看了都喜欢,也找他编草垫,最后,队上50多户,每家都有他编的草垫。

王宏斌十七岁时,生产队的老队长觉得他虽然年岁小,但做事情细致负责公道,就推荐他当了生产队长,生产队长的主要职责是领着大家干活。当时,农村实行“工分制”,讲劳动纪律,要按时出工。王宏斌一上任,就因为自己的母亲和妹妹来晚了,当众扣了她们的工分。大家都不敢小瞧这个年轻人。全队人齐心合力,精耕细作,年底一评比,南街村的粮食亩产全县第一,王宏斌在全县出了名,领导带着他到各村介绍经验。

可王宏斌的父亲却高兴不起来,他觉得儿子应该有更好的出路,经过一番努力,从县里他跑来了一个工人指标,于是,王宏斌在父亲的安排下,在县生产资料公司上班,干了两年多,王宏斌没有找到当工人的感觉,他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打算盘不会,给人家开发票有些字不会写,很困难,内心里确实想回来,队里人也盼着他回去继续当队长。

1974年的一天,时任南街村的支部书记王黑带着几个人,开着南街大队仅有的两部小拖拉机到城里把王宏斌接了回来。可以想象,他们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坐着拖拉机一路颠簸回来,那时的拖拉机就相当于现在的奥迪,它象征着村民对王宏斌的最高礼遇。回到家,王宏斌遭到了父亲的冷遇,父亲说他没出息,甚至不认这个儿子,在随后的很长时间里,父子俩没有说过一句话。

县里把王宏斌树为邢燕子的典型,给了他很多的荣誉。1977年,王宏斌被推选为南街村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宏斌不负众望,连续两年粮食、烟叶亩产全县第一,但他发现,村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好过,倒是有人说刘庄的史来贺让村民家有粮吃,手有钱花,王宏斌带着村里的主力,去刘庄取经。在刘庄,王宏斌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工业,农民富不起来。回来之后,他们用东拼西凑的3万元钱办起了一座日产20吨的面粉厂,这就是南街村的第一家企业。面粉生产出来,销路是个大问题。王宏斌他认为,中国的城市中北京最重要,因此,他们决定将面粉厂的产品先打进北京。一天,他敲开厂长的门,说明来意,希望糕点厂化验一下南街村面粉的质量。王宏斌的真诚打动了糕点厂厂长,他答应化验一下。结果,经过化验,发现南街村面粉厂的产品比糕点厂用的面粉的产品质量要好。于是,糕点厂就跟王宏斌签订了一份长期的供货合同。于是,北京的市场被南街村人打开了。







860010-113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