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地理中国》节目预告(3月28日-4月3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地理·中国 央视网2016年03月28日 14:43 A-A+

《悬浮的阁楼》(上、中、下)(4月1日-4月3日)

悬浮的阁楼第一集简介

在我国的古典建筑中,江南名楼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但是,这有一座楼它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典名楼中最具“神奇”特色的一座。它立于沙地而不倒,遭遇强震而不塌,而且更为奇特的是,据说这座楼的立柱居然还是悬空的,上不接天下不着地。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有人亲眼见过这座阁楼经历过十级台风而安然无恙。这座有着江南最“神奇”楼阁之称的名楼又是何人所建呢?它建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为弄清真武阁遭遇台风晃而不倒的奥秘,地理中国摄制组决定前往广西容县进行科学考察。

科考组首先发现了真武阁二楼的四根悬空立柱,当科考组判断这四根悬柱是否为承重柱时,有人说,要想彻底弄清真武阁的奥秘,首先得弄清这座阁的建造目的。

对此,科考队发现在真武阁中供奉着真武大帝,难道容县先民修建真武阁供奉真武大帝的目的是祈求上天镇压火患?

但博物馆吴馆长说,自古以来容县境内其实很少发生火灾,而是来自于南面的都峤山上。

原来,容县先民所说的火其实是都峤山上,夕阳的霞光照射到山体上的火红现象。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由于山体外表岩层主要为红色砂、砾岩。再加上夕阳火红的余晖,很容易形成都峤山一片火红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总能在傍晚发生。但在古代人们并不理解这种自然现象,因此,在城中建造一座真武阁,阁内供奉水神真武大帝,以镇压火神朱雀。

悬浮的阁楼第二集简介

在弄清了真武阁的建造目的后,真武阁可抗台风和地震的秘密究竟在哪,一直并未找到答案?二楼的那四根悬柱到底有何玄机?

为此科考组推断有可能是建筑材料的原因。经研究,发现真武阁的建筑材料几乎都是格木,格木不易腐朽且木质坚硬。真武阁为何遭遇雷击而不垮,原因应该就是格木坚硬的特性。

但此刻,科考组还并没有弄清真武阁可抗拒台风的原因到底在哪,难道也会是仅仅因为格木吗?这事可没那么简单。

为此,广西大学教授韦玉姣说真武阁用了很多榫卯结构,这是中国传统建筑榫卯结构的典型。榫卯结构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且真武阁中巧妙的运用了杠杆原理。

为了检验真武阁的承受力,科考组用格木制作的1:10的真武阁模型,进行了实验。最终科考组发现,即便是台风再大,超过了真武阁屋檐的承受能力,阁内四根悬柱也会通过杠杆左右摆的原理抵消台风对屋檐的冲击力。

然而科考组又发现一个新问题,真武阁并没有地基,一楼的八根主要承重立柱直接立在了一楼的柱础上,并没有深入地下。

科考行动再次陷入了困境,如果真武阁真的没有地基,那它究竟靠什么稳固自身结构的呢?这座古老建筑的背后到底还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悬浮的阁楼第三集简介

就在队员们绞尽脑汁对真武阁进行科学考察时,队员们居然还发现,对真武阁产生浓厚兴趣的不仅仅是地理中国,这里还曾经来过一个神秘的大人物。他就是梁思成。

梁思成的研究报告让真武阁这座深闺奇葩得以重见天日,并引起了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遗憾的是,由于调研时间较短,梁思成当时只对真武阁的楼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没有提到任何关于真武阁地基的事情。

对此,我们地理中国在广西容县的科考,也遭遇到了瓶颈。根据当地人传说,真武阁根本没有地基,只是非常简单的立在了经略台上。但是,俗话说多深的地基能筑多高的墙,足有13.2米高的真武阁怎么会不做地基呢?而且更让科考组感到诧异的是,据说,真武阁所在的经略台下面全部都是沙子。这样的事情相信谁听了都不会信,沙子本身就具有流动性,真武阁怎们可能建在这样的高台上呢?

专家经过考察经略台墙体上的砂质、人工湖中的中粗砂、以及防空洞内没有衬砌的现象,做出了判断,经略台内的物质就是经过夯实后的中粗砂,砂源就是真武阁后面的人工湖。当地震波从地下向上面的真武阁传导时,经略台从中间起到了非常好的调节作用,同时抵消了很大一部分地震波。而这也正是五次大地震都没能将真武阁震垮的重要原因之一。







860010-11190643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