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如果你问孩子们,他们的偶像是谁?他们或许会兴奋地说:谁长得很帅,谁唱歌很好听,谁打球时很酷……其实,孩子的偶像名单里更应该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在祖国需要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和领域做出的成绩,成全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他们用一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们,更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有这样几位榜样来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六一”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中。他们将会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讲童年、送祝福、写寄语——鼓舞信心、凝聚力量,帮助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究竟是哪几位榜样呢?央视少儿推出2020年“六一”特别系列《榜样传递力量》,先让小朋友们了解他们的故事。今天,继续和孩子们一起感受榜样的力量。
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这位老人,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战斗英雄张富清。
张富清穿上老式军装,庄严敬礼
95岁的张富清老人是湖北来凤县一名离休干部,平日里,他看着和其他老人没什么不同;以至于连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他是一名卓著功勋的战斗英雄。70多年前,他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他将荣誉封存心底,直到2018年底,人们才终于了解到这位战斗英雄的过往。
2018年底,湖北省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来凤县委政法委干部张健全的父亲张富清是一名退伍军人。2018年12月3日,张健全怀揣着一个包裹来进行信息采集。
资料图:报功书 (来源:来凤县融媒体中心)
3枚奖章,一张特等功报功书,一本立功证书记录着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父亲珍藏一生的这些宝贝,震惊了来凤县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专班的工作人员。
来凤县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专班工作人员聂海波:“当时他用一块红布包着一块军功章,军功章上面写着‘人民功臣’,当时看到这个军功章之后我一下就愣住了,像这种人民功臣奖章不是一般人能够拿到的。”
这些凝聚着鲜血和勇气的赫赫战功,被压在箱底60余年。因为这次信息采集需要如实报告自己的情况,张富清才把它们曝光在人前。
1948年,24岁的张富清离开陕西汉中洋县的家,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战士。那一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张富清屡次担任突击队员,冲锋在前,为部队前进扫清障碍。
1948年11月中旬,为配合“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西北野战军发起了冬季攻势,张富清所在的部队在陕西省蒲城县以东25公里处的永丰镇发起进攻。部队决定成立突击组,张富清又一次成为突击队员。
1948年11月27日夜间,张富清和另外两名突击队员一起,先行跳下永丰城墙,和敌人激烈战斗。搏斗过程中,张富清觉得头上好像被人狠狠砸了一下,但他根本来不及细想。在双方密集火力交锋中,张富清逼近敌人的碉堡。战斗持续到天亮,张富清坚守到了部队进城,永丰城被收复。直到这时,张富清才注意到自己受了伤。
张富清:“满脸流血,流得一身都是,我手上去一摸,一块头皮被炸得很高,头皮一下揭起来了,我才知道自己负了伤,一共有五处。”
在这次战斗中,张富清炸毁了敌人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弹药四箱。因为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张富清获得西北野战军甲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张富清入伍后,几乎天天打仗,一直没有给家里写信。因为没有收到过儿子的家书,远在陕西汉中的母亲以为张富清已经牺牲。直到1948年底,一张西北野战军寄来的特等功报功书送到了母亲手里,她才知道儿子不仅活着,还成了战功卓著的英雄。
当年战场上的赫赫战功似乎被他有意淡忘,“战斗英雄”,“人民功臣”,一枚枚奖章,一份份证书,被他封存在一个旧皮箱里,从未向人提起,甚至连子女都知之甚少。
数十年来,老人为什么对自己的战功只字不提?每当被问到这个问题,张富清总是红了眼圈:“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很多战友都为党、为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为党为人民的功劳都比我高,我有什么资格来标榜自己?我有什么资格来到处炫耀自己?”
回忆起老战友,老人潸然泪下(新华社程敏 摄)
如今,当年革命先烈们高举的红旗已经化作鲜艳的红领巾,飘在每一位少先队员的胸前。英雄们的事迹,始终激励我们前行。老英雄张富清爷爷的故事告诉孩子们:爱国,不是口头上的豪言壮语,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即使不被人知道也坚守的信念!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那天,张富清和359旅718团的战友们正在去往新疆的路上。住地窝子、开垦盐碱地、顶风沙、扛烈日……后来回忆起前往新疆的那段日子,老人说过一句话:“去新疆的那种艰苦比上战场还让我难忘。”
1955年,在湖北武汉完成两年文化学习后,张富清面临复原转业。他有多种选择:留在大城市,海阔天空;回陕西老家,方便赡养老母。出乎所有人意料,得知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张富清二话没说,把工作地选在了来凤。
一脚踏三省的湖北省来凤县,地处武陵大山深处,在这里,张富清辗转五个工作单位,在海拔过千米的高山里开山修过路,在险峻的峡谷里为抗旱徒步找过水,还为盘活贷款在煤矿里驻过点。
上世纪60年代,张富清任(来凤)三胡区副区长,一人几十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妻子孙玉兰原本在三胡供销社上班,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张富清首先动员的,竟是自己的妻子。
孙玉兰:“他从我这先开刀,我问他你把我搞下来,我犯的什么错误,我从来没差过款,我也没有偷过东西,你为什么把我弄下来?他说你下去我好搞事。”
张富清:“我只有把自己人先动员下来才能够进行工作,才能够落实这个政策,否则我怎么去教育群众? ”
张富清先后在来凤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工作。1985年,张富清在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从转业到离休,三十年时间,这位曾经的战场排头兵一直默默地做着一颗螺丝钉。
爱国是什么?对老英雄张富清来说,就是国家需要什么,我就是什么;战争年代,就是英勇的战士,为了国家一往无前,敢于牺牲;和平岁月,就化身最平凡的螺丝钉,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贡献力量。
孩子们,我们有幸生在和平年代,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不怕困难,不畏辛苦,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领域做出成绩也是爱国!
7年前,张富清因病被截去左腿,那是孙玉兰见过丈夫最低落的时候。手术后,家人都以为张富清会一直坐在轮椅上,但张富清却说,“我要发扬保持突击队员的精神,我要站起来。”伤口刚刚愈合,张富清就开始下床“锻炼”。这个老兵在他88岁的时候开始了一场新的“战斗”——重新学习走路。 张富清用双手撑着辅助行走支架,开始在家里一遍一遍地练习走路。练习初期,因为走不稳经常摔倒,受伤流血的意外时有发生。家里的墙壁上,至今还留有他为了重新站起来流过的血迹。
凭着惊人的毅力,老兵张富清打赢了人生的这一仗。如今,张富清已经可以自由走动,他坚持自己下楼买菜,有时还会亲自下厨给老伴炒几个菜。除了做到生活自理,张富清坚持的另一件事情就是读书看报,关心时事。
孙玉兰:“他还讲人不学习要落后,你晓不晓得?机器不用要生锈。他就经常说我,你不爱学习,不爱刻苦,说我要学习,你看那字典就是我们两个人的老师。”
老英雄张富清,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又面临病魔的考验,不畏惧生死的老英雄,也不会被命运绊倒!
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的英雄梦想,想成为顶天立地的人,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其实,拯救世界是英雄,和敌人英勇搏斗是英雄,和自己“斗争较劲”,一直努力进步不放弃也是生活中英雄!
2018年的冬天,张富清“深藏”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传奇被人知晓,媒体蜂拥而至。张富清拒绝接受采访:“我只是一名老兵,平凡得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子张健全没办法,只好对父亲说:“采访你,让你给大家讲讲当年你和战友的事,教育教育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在给国家做贡献。”听到这话,张富清态度马上转变。这就是老兵——在张富清心中,“只要是组织要求的,就要坚决完成;只要是为国家做贡献,叫我做什么都可以”。
告诉孩子们:爱国是什么?是战争年代的抛头颅洒热血;也是和平年代的敢当一颗螺丝钉;英雄是什么?是战场上的不畏生死;是对艰难条件的迎难而上;也是对命运的永不认输!
6月1日晚黄金时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六一”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和孩子相约,一起聆听前辈的寄语,感受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