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北大电视研究中心举办《远方的家》开播三周年研讨会

CCTV节目官网-CCTV-4 远方的家 远方的家2013年12月01日 22:12 A-A+

11月28日,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CCTV-4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开播三周年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多位影视学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远方的家》节目组全体成员到会研讨。会议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教授主持。

本次研讨会是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继11月8日“我们怎样做记者——叩问边界”记者节公益论坛后成功举办的又一项学术活动。《远方的家》是2010年12月1日开播的一档纪实类旅游节目。节目以行走、体验、发现为宗旨,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多次受到中央和上级部门表扬,并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受众基础。继成功推出《远方的家·边疆行》《远方的家·沿海行》和《远方的家·北纬30度 中国行》并得到普遍好评后,节目组推出的《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正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

本次研讨会在《远方的家》节目开播三周年这一重要时点,围绕节目三年来所做的贡献、所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空间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会上,专家学者、节目忠实观众和北大学生代表分别建言,为节目组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央视国际频道总监助理王峰介绍了《远方的家》三年来的发展情况,道出了节目的核心价值和节目背后的故事。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徐泓教授从电视新闻规律角度肯定了节目创新的姿态、全新的概念和清新的视角。徐泓教授认为,强调“人”和家的概念,书写人的故事,展现人的状态,张扬人的生命力,这是节目的核心,也是节目的突出优点和增强对外传播力的途径,同时也是节目下一步的前进方向。

清华大学哲学系肖鹰教授从美学的角度提出了对《远方的家》的期待和建议。肖鹰教授认为,体现“艰难”,展示“细微”,巧妙构思,注重历史,是节目在未来发展中可以考虑的几个方向。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首先肯定了节目的高起点、大跨度和高密度的三年来扎实的实践。他提出,节目组下一步可以打捞专业知识,给个人化历史以更富深度的空间,同时,也可以允许节目中带有一定的文化批判色彩。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指出,《远方的家》能坚持三周年并仍在进步和发展,在今天变化迅速的产业格局中实属不易。他认为节目主要有政治、社会文化和传媒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从节目品牌建设的角度,胡智锋教授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并强调要从价值、艺术和媒介三方面对节目加以延伸。

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在发言中指出,节目的流动表达和系列展示很好地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但是在节目发展中也应思考,如何将这样的文化魅力进一步扩展,如何将探访与分享、探访与警醒和提问结合起来。他同时提出,也应加强节目的新媒体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小普建议节目能加强深度的挖掘,将回望家园体现得更为准确和深刻。他认为,节目主持和“偶遇”的表现方式都需要从客观和低调表达的角度重新加以思考和调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在发言中对节目的创作技术提出了宝贵意见,他指出节目接下来需要加强精神能量和商品能量的开掘,建设品牌影响力,创作出更多的精品节目。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从百姓生活的影像表达,媒体的文化思考与理性认知等方面分享了对节目的思考。《电视研究》责任编辑汪苹也从自由自在的行走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节目需强化现代感和身处历史文化之中的代入感。《当代电视》主编张德祥则认为,节目应更加聚焦,突出人本身,同时主持人也要将自身状态沉淀下来,融入到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主任陈富清从出镜记者和主持的风格角度对节目提出了建议。《中国电视》编辑部主任李跃森认为,在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节目应注重制造话题,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化含量。

会上,受邀的忠实观众代表和学生代表就自己对《远方的家》的感受和思考与在场嘉宾进行了交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代表周圣崴发言时说他更关心节目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生存问题,并提出了“小切口,大内容”、“陌生的熟悉感”等对节目创作的建议。忠实观众代表裴富强和孙玮则在节目的技术环节和体现的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次研讨会历时三个多小时,与会的专家学者、观众和学生代表,与《远方的家》节目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研讨会在感谢与收获中圆满结束。
 







860010-11280407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