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7 科技苑

[科技苑]农业遗产的启示 第二集 香榧传奇(下)(20130606)

来源:央视网2013年06月21日 11:49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节目文稿】:

农业遗产的启示 第二集:香榧传奇(下)

  【主持人】:欢迎收看农业遗产启示。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看到了人们为了采摘香榧,在长满了青苔的树上辛苦而充满了风险的工作。采摘结束后,人们新的忙碌又开始了。

  【解说】:今天是骆海家采摘完成的日子,几十棵香榧树的果实,终于在大家日以继夜的辛苦劳作下摘完了。傍晚,家里的父母听到儿子回来的声音,终于松了一口气,眼睛里泛起了笑意。

  【采访】骆海母亲:放心了。

  【解说】:母亲用了大半天时间,为家们人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即使过年也不过如此。

  【解说】:在中国的传统,过年才是家人团圆的时刻,年夜饭也往往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但在这里,情况却大不相同。对香榧人家来说,过年可以不回家,但采摘季,几乎所有在外的亲人都要回来,就为了能够相互守望。

  【采访】 骆海:一年,只有摘香榧的时候回来一下。过年都不会回来,我们都在外面过年。我们在外面已经过了七个年了。

  【解说】:回家后尽管不能上树去采摘香榧,可是看到在香榧树上忙碌的亲人,体会收获时的喜悦,就是一种安慰和满足。

  紧张的采摘季已经结束,山林里又恢复了平静。

  在香榧古林中,迎来了一位客人——中国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冯广平。在他眼中,会稽山古香榧林所蕴含的巨大意义,还远未被完全揭示。

  【解说】:冯广平最想知道的,香榧树的嫁接技术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会稽山,从有史料记载种植香榧到今天,一直没有毁灭性的灾害。他认为,如果能找到香榧嫁接的历史,就能提供追溯我国甚至是世界农业嫁接历史的直接证据。

  【采访】冯广平:你要研究世界的嫁接史的话,你如果离开了香榧这一个标本,你的研究就是不完整的,甚至你在源头的探索上就是错的。

  【解说】:冯广平首先要在会稽山寻找最古老的香榧王。

  【解说】:会稽山一带,被人们称作“香榧王”的大树不止一棵,有诸暨榧王村骆海家的“香榧王”,绍兴县稽东镇陈村的“香榧王”,还有占岙千年古香榧林的“香榧王”。根据前期大量实地调研的结果,最古老的香榧王应该就在这三棵之中,可到底哪一棵是最古老的“榧王”呢?

  【采访】 冯广平:现在有四种方法:一个是生长锥法,另外一个是断层诊断法,还有一个是同位素法,但是最常用,最直接。而且也最经济有效的是生长锥法,我们今天采用的就是生长锥法,要对这棵树的树龄,进行最终的厘订。

  【解说】:一个像钻子一样细长的工具,被一点一点钻进了香榧的树干部分,这就是在植物学界经常被使用的生长锥。

  【采访】:

  记者:要用很大劲?

  冯广平:对,就是。越硬的木材可能越难打,到最后全是大小伙儿干的这活儿,这活儿可不好干。

  【解说】:香榧属于硬木质的木材,生长锥打得非常艰难。但要获得最准确的结果,必须尽力打到这棵树的核心部分。

  【采访】:

  冯广平:不能做打了,已经捅不进去了。

  记者:要往外拔是吗?

  冯广平:开始向外拔。

  冯广平:需要非常谨慎,有的时候取这个刀片会很麻烦,尤其它这个心材你看很硬。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6月21日 11:49

视频简介: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