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怀念 “老爷子”朱旭 | 世上那个最像爷爷的人走了……

CCTV专区 CCTV-3综艺频道 来源:CCTV-文化十分2018年09月17日 10:53 A-A+


朱老的艺术人生


朱旭出身于军人之家,他的父亲原为张作霖的旧部 , 曾与少帅同坐一个讲武堂。

北京长大的朱旭 , 解放那年从华北中学毕业 , 便进了华北大学。作为新中国戏剧的开发者与见证人 , 朱旭经历了华北大学文工二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三部曲。

1952年“人艺”成立之初,朱旭担任的是灯光师的职务,后来因为在一出抗美援朝的小戏中出色地饰演了一个美国兵而崭露其表演天赋 , 就此登上舞台。

在北京人艺,刚进院最开始都是跑龙套,逐步锻炼演技和台词,才能熬成角儿。朱旭也是这么过来的。他曾在话剧《茶馆》里一场跑了6个龙套。 

▲朱旭、宋丹丹主演的《芭芭拉少校》剧照


原北京人艺演员李滨曾说:“朱旭是心灵、手巧、口吃。这六个字成就他独有的幽默含蓄的表演性格。他手巧,大件儿可以修沙发,小到可以修钟表。他不善言谈,但都在心里了。”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无数人心目中的“老戏骨”朱旭,早年间竟有严重的口吃症,导致单位开会都不敢让他发言,还被同事评价为“台上口若悬河,台下结巴磕”。

▲话剧《哗变》剧照


那时的朱旭觉得很伤自尊,怀疑自己不适合做演员。他甚至因为自己的口吃,给领导打报告,申请继续搞灯光,不干演员了。

 ▲话剧《请君入瓮》于是之饰公爵,朱旭饰路奇欧

但最终他以勤补拙,终于找到了克服口吃的妙计——不打草稿,想到便说。他试着将这种感觉带到排戏中,最终舞台上把台词说得顺畅又漂亮。

朱旭也逐渐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艺术创作方法——松弛。通过松弛来把话说清楚,也通过松弛去感受角色。正是如此,他的表演方式特别自然和生活化,一点不装腔作势。

话剧《哗变》是朱旭最为经典的演出之一,特别是剧中一段8分钟的独白,被朱旭处理得情绪丰富、条理清晰,已经成为了话剧的名段。他在剧中将一位有些神经质的偏执狂军官魁格演绎得惟妙惟肖。

 

▲话剧《哗变》

著名演员杨立新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时都不禁感叹,“当年在排练场把我们都看傻了”,“除了这个戏,之前从来没有过一个人三四页台词独白的经历”。

▲电影《我们天上见》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