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探索发现》节目预告(2月8日-2月12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探索·发现 来源:央视网2018年02月08日 09:28 A-A+

《2017年考古进行时第一季》第十集《信阳楚国大墓》上 (2月10日)

古墓中为何会出现“牛骨汤”?“牛骨汤”是怎样形成的?两千年前的“肉汤”如何“保留”至今?
  这鼎千年“牛骨汤”出土于城阳城遗址保护区内的M18墓,城阳城始建于春秋早期,战国后期曾作为楚国的临时国都,现保护区内已发现大小楚墓100余座。
  该墓葬距今已有2300年,是一座战国中晚期的楚国墓葬。
  2016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城阳城遗址区内编号为M18的被盗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在清理侧室时意外地发现了5只盛有牛骨的陶鼎,鼎内肉汤为地下渗水。由于18号楚墓邻近淮河河道,地下水位较高,墓室长期浸泡在水中,才造成了这种有趣的现象。
  这座还未开棺就引发巨大舆论关注的信阳楚墓中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考古工作者还会有何重大发现?种种谜团的答案,似乎都隐藏在这小小的内棺内,一切都在等待着开棺这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2017年考古进行时第一季》第十一集《信阳楚国大墓》下 (2月11日)

一座覆盖在厚达35厘米盖板下的古墓,一座未曾被盗墓者染指过的古墓,如此完整的墓葬的主棺中会不会还有什么重大发现?根据科技人员的检测,墓室内的水分酸碱度适中,比较适合尸骨和文物的保存,这无疑更加加重了在场所有工作人员对开棺的期待。2016年30日在万众瞩目下考古工作者终于开启了沉睡了2000多年的棺椁……
  令考古工作者喜出望外的是,一把青铜剑的出土再一次带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惊喜。
  位于墓主人左手侧的是一把青铜剑,在厚厚的泥层掩盖之下只露出了剑鞘和剑柄的形状。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将剑从木棺内清理至工作台,先将剑鞘表面上的淤泥和附着杂物清理完毕,然后在剑格处将剑鞘与剑身分开。青铜剑虽已在地下泥水中埋藏两千多年,但宝剑出鞘的一瞬间仍旧寒光四射,宝剑剑体呈银白色且表面有淬火的痕迹,锋利异常,犹如新铸一般。
  随着主棺文物被取出,18号墓的考古发掘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在这片土地之下还隐藏着众多未完待续的古老发现,M18号墓的发掘或许只是信阳庞大楚国墓葬群之中的冰山一角……

《2017年考古进行时第一季》第十二集《襄汾晋国大墓发掘记》 (2月12日)

2014年,位于山西临汾襄汾县的一片麦田,屡屡出现盗墓现象,盗墓分子们的鬼祟身影,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这里位于塔尔山西麓到汾河谷地过度的黄土塬上,地势开阔,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在它西南3公里处,就是著名的陶寺遗址,也是被很多专家们认定的“尧都”。
  大约五千年前,这里植被茂密、气候适宜,曾出现过当时最繁华的都城,也是华夏民族文化经济的核心区域。在绿油油的麦田下,埋藏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精华。能够在这里营建如此大规模家族墓地的人,生前有过怎样的故事?在这沉睡了几千年的墓葬中,我们会发现什么惊世奇宝呢?
  2014年到2015年,山西省考古所对这片墓地开始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出很多的青铜器和一些玉器。
  经过勘查,这里确定为一处宗族墓地。墓葬时代为西周晚期到战国时期,时间绵延了500年。
  这个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妙龄女郎,她生前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她和她的晋国公卿家族,在春秋那段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中曾经上演了怎样的传奇?这些谜题,都等待着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中华文明的历史基因,不仅存在在我们的血脉中,也一直静静流淌在我们脚下的土地里,等待着后人们的探索与发现。







860010-1119060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