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7 《致富经》

[致富经]妻子消失后的财富转机 20170303

来源:央视网2017年03月03日 22:27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一晚上的工夫,邓兴龙从蛙池里掏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都是青蛙的天敌。2011年,刚创业的时候,就是这些东西让邓兴龙的40多万尾蝌蚪苗全军覆没。

见识到青蛙天敌的可怕,邓兴龙再也不敢贸然行动了,他意识到想要把青蛙养好,就必须去学习。2012年春节,邓兴龙独自踏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他先后来到安徽、湖南、广东、深圳,只要听说谁的技术好,无论养蛙还是养鱼,和水产相关的他都要去学。冬日的寒风常常刮得他瑟瑟发抖,为了省钱,邓兴龙只能用冷水就着泡面充饥,常常买站票,站十几个小时去求学拜师。3个多月的时间里,邓兴龙跑遍省外的十几个市县,在外条件艰苦,以至于回到家后,家人见到他的第一眼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妻子消失后的财富转机(20170303)

父亲 邓代友:瘦的全是骨头,就跟什么一样,问他他又不说,他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跟你说。

妻子:他不怕吃苦,想干的事都会去把它干成。

学到技术之后,邓兴龙重建了自己的蛙场,他在塘里加入石灰等物质,提前杀虫消毒,预防了水中天敌的滋生。又在蛙场周围,加护了一层这样的围网,蛙场被铺天盖地地密封了起来,老鼠、蛇,和飞鸟等天敌再没法进来。恢复蛙场之后,邓兴龙学会了很多新的技术,采访时,他主动提出要带我们去看看那些,特别考验养殖技术的小精灵。

邓兴龙:刚产下来的青蛙卵很特别,跟一般鱼卵不一样,一半是白的一半是黑的。孵化的时候,黑的要朝上,因为他卵裂速度较快,带动下面白的,如果放反了就孵化不出来。

邓兴龙认真对待养蛙的每一个细节,到2013年,他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00多万。 2014年,邓兴龙又和朋友合作,在老家承包了一个占地30多亩的泥鳅塘,开始养泥鳅赚钱。因为技术好,周围的老百姓都跟着邓兴龙一起养殖,就连很多外地人也到他的基地参观学习。

2016年4月6日,就在我们拍摄的时候,正在带人参观蛙场的邓兴龙却突然变得神色慌张起来。

邓兴龙:“整个蝌蚪全部死了,

记者:死的是蝌蚪

邓兴龙:水坏了这个塘,发臭了这个池子。”

原来,最近几天,邓兴龙一直在外奔波,没有按时到蛙池里检查。当初安置在水里的铁丝网,因为泡在水里时间长 ,有几处缝隙开始生锈,导致了重金属超标,让整个池子的蝌蚪都濒临死亡。

记者:“就锈这么点都不行啊?“

邓兴龙:对重金属超标了,整个蝌蚪几乎死完了。

一个小小的疏漏,就让邓兴龙至少损失了5、6万元。过去,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邓兴龙每天都是泡在蛙池里,亲自检查。无论风吹日晒,还是打雷下雨,他都在蛙池里认真干活。2014年秋天的一个晚上,邓兴龙正在忙着抓蛙,突然,他发现蛙场外闪过一个人影,那个人不仅来回晃悠,而且面孔也非常陌生。感觉不对劲,邓兴龙赶紧上前询问,可谁知,刚一开口,那个人却邀请他去成都养蛙。

曾万辉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白碾村 村支书 “我已经观察他3年了,他给我的印象非常好,全是正能量,我们村在招商,从很多项目里面选中他。”

曾万辉是成都市白碾村的村支书,因为看重邓兴龙的养殖技术,在对他进行考察之后,专程邀请邓兴龙到成都市来发展生态养蛙。2015年,邓兴龙和当地一位农场主共同投资,在白碾村建起了一个占地150多亩的蛙池,并且承包了200多亩稻田,发展稻田养蛙生态农业。

在邓兴龙所在的四川农村,有“正月十四送蛴蟆”的传统风俗,蛴蟆泛指我们所说的蟾蜍、青蛙。2017年邓兴龙结合当地传统,和政府联手重新办起了流传有400多年的“蛴蟆节”大会。大家用竹竿制做出各式各样的蛴蟆灯,夜幕降临,上万民群众就点燃火烛,敲锣打鼓,高举着蛴蟆灯,在街上游行,寓意要送走瘟疫,为健康祈福。

妻子消失后的财富转机(20170303)

邓兴龙不仅把青蛙养殖和传统文化结合,还把青蛙制作成青蛙干等小吃,现在,他正和食品加工厂合作,将研发自己的青蛙速食产品,并开设以青蛙为主题的餐厅。邓兴龙说2017年,他的年销售额将达到上千万元。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3月03日 22:27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他,28岁,勇敢、不怕吃苦,却因为养蛙遭人白眼,就连创业都只能拿媳妇的嫁妆钱。妻子的泪水让他学会坚强,再次创业,他不同寻常。一场别具一格的青蛙游戏,一道色香味美的流行美食。他的青蛙所到之处,风靡全场,刮起热情旋风。看四川省28岁的小伙邓兴龙,如何在汗水与泪水中挥洒青春,实现梦想。(《致富经》 20170303 妻子消失后的财富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