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莫让农村成 “被遗忘的角落”》 ——中国电视报 王茂华

CCTV节目官网-CCTV-7 乡约 央视网2016年05月12日 22:32 A-A+

前不久,笔者在北京的地铁上,看到了一则央视军事农业频道《乡约》栏目的宣传广告,推广其制作的农村青年婚恋相亲的系列节目。在这条首都最繁忙的交通线路上,影视产品的广告并不鲜见,但大多是各类电影大片和热门的综艺节目,这样一档充满“乡土气息”的栏目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带着疑问,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乡约》竟然已经凭借这一系列的节目赢得了相当高的收视率,成为了业界话题。一档农村版的相亲节目,为何会受到追捧,而这背后,又映射出农村地区对于影视作品的何种渴望?

●乡村文化沦为贫瘠之地

这两年的春节假期,伴随着各种贺喜之声的,总有一丝沉重的气息挥之不去。一些在城市生活多年的人在回到老家的乡村过节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用一篇篇《返乡手记》来描绘农村的经济状况,人的精神的颓败,以及乡村文明的没落等等,确实戳中了许多人的痛点。与此同时,大量的新闻报道也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精神生活极其贫乏的乡村图景,很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乡之后只能用聚赌来打发时间,甚至将一年的辛苦所得输得精光。还有不少年轻人在没有网络的老家为了上网,要穿越大半个村庄去有网络的商店附近“蹭网”。在笔者看来,各类的《返乡手记》都反映出一个问题,在眼下,农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文化领域中“被遗忘的角落”。

●影视节目被都市文化垄断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目前热门的各类卫视和上星频道的节目单就会发现,在各类电视节目火热的今天,涉及“三农”的电视节目却少得可怜,受到观众喜爱的更是少之又少。除了央视的《星光大道》等一直走“群众路线”,在广大农村地区深受欢迎的节目外,其余很多热门的综艺节目包括各类明星真人秀,几乎完全被都市文化、网络文化所垄断,节目的形式和话题都围绕城市尤其是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的青年人生活以及时尚潮流展开,对于大多数农村观众而言,这些都是只能远观的风景而已,他们的生活、审美以及需求鲜少被注意到。

在影视剧方面,从最早的《篱笆女人和狗》走红全国到后来的《当家的女人》、《乡村爱情》等,农村题材电视剧曾经也有过精品迭出的时代。然而,现在每年能够给人们留下印象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已经是寥寥无几。荧屏上都市的婆媳、亲子等主题的家庭伦理剧和各种宫斗、修仙乃至穿越等“雷人”的题材剧占据了大半江山。尽管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分布的范围都远远超过了城市,但广大的农民以及他们的生活已经被创作者们“遗忘”了。

●接地气才能有高人气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众长年形成的固有思维,认为农业节目太土气、没意思;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创新,“三农”节目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除了传授各种农业养殖和致富的知识,其他节目很少有和现实生活结合紧密的。而目前农村中最大的现实——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儿童留守,婚姻成本不断飙升等等,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大量的相关人群和精神诉求,《乡约》节目的异军突起,正是因为它紧紧抓住了农村的现实生活和农民的精神诉求,“接地气”的结果就是带来了高人气。

《乡约》的成功说明,只要能够把握住老百姓的需求,农村这片“被遗忘的角落”依然有许多的精彩值得挖掘,创新的思维方式、合理的营销手段,会让农民节目也能精彩好看,让更多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样能够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本报记者 王茂华 C04







860010-113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