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探索发现》纪录片《新中国人防纪事》(5月12日-5月15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探索·发现 央视网2016年05月09日 11:28 A-A+

第一集《空中威胁》简介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后,新中国的领空并不宁静,台湾国民党空军和美国的军用飞机,时常前来侦察、轰炸。

面临来自空中的严重威胁,1950年10月31日,“全国防空筹委会”成立。

中央决定城市防空由空军负责,人民群众的防空袭活动由公安部统一组织,以减少空袭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全国防空筹委会”成立不到一个月,中央在北京紧急举办了防空训练班。课程主要有人民防空的组织、城市工厂防空准备、物资与人员疏散等。

1953年11月,公安部长罗瑞卿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

会议提出人民防空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方针,研究部署了在中心城市和工业城市以及重要工矿企业和铁路交通枢纽的防空工作。加强“一五”期间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防空袭措施。

在反空中袭扰的斗争中,新中国进入了1969年。这一年,从珍宝岛传来的枪声震惊了世界。珍宝岛事件后,苏联向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并扬言对新中国核打击。

一直重视人民防空的毛泽东主席,估计国际形势会突然发生变化,有爆发战争的可能。

1969年8月27日, 经毛主席批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转发军委办事组《关于加强全国人民防空工作的报告》。

也就是在这一天,周恩来成为全国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组长。其办事机构从公安部移到总参作战部。

珍宝岛武装冲突,加速了中国轰轰烈烈的“深挖洞”运动。

第二集《“深挖洞”》简介

“深挖洞”是躲避核打击的有效方式,在面临核威胁的形势下,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挖防空洞运动。

今天,50岁以上年纪的中国人,对于那场风靡神州大地的挖防空洞运动,已经深深烙在了脑海,成为人生难忘的记忆。

据统计,1969年至1976年,从年幼的儿童,到百岁老人,亿万人参加了这场运动。

这些被赞誉为地下长城的人防工程,成为新中国抵御外来侵略、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存战争实力的坚强盾牌。

在1969年大挖防空洞的宣传教育中,首先开展了忆苦思甜活动。

一个大轰炸幸存者现身说法:1940年,他跟着母亲流落重庆街头。有一天,日军飞机来轰炸,躲在屋檐下边的母亲不幸被炸弹夺去了生命,自己也受了重伤。

愤怒的声讨,血泪的控诉,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战备工作上来了。     

作为和国首都的北京,更是人人争先。有人统计,1969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份,北京市每天有30万人参加挖防空洞。

防空洞需要大量砖头做被覆,砖,一时供不应求。居委会就发动居民拣砖头。一呼百应,有人甚至把家里垫床腿的砖头都拿了出来。

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就地取材,在首都北京、人们开始动手脱坯(pi1)烧砖。

在人防系统工作的郭宽民和同事们突击学习测绘技术,以解决挖防空洞出现的偏差问题。

一些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英雄模范,在挖防空洞的运动中再立新功。

有学者认为,中国这种大规模的“深挖洞”运动完全是防御性的,但却以全民防御准备昭示着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全球的战略态势。

对于一个高度戒备,充分动员起来的大国来说,任何突然袭击都难以奏效,积极的战略防御,成为维护和平、避免战争、走向缓和的必要前提。

第三集《平战结合》简介

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邓小平指出:人防工事要平战结合,平战结合才能靠得住。

1978年10月21日至11月4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人防会议上,提出了“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的人防建设方针。

会议强调:坚持平战结合,做到“一物多用”,是人防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必须遵守的原则。要使人防工事不仅战时可以防空,而且平时也能为生产、生活服务。此后,新中国人防进入了平战结合的新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 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市流动人口猛增。但是,由于吃、住等设施跟不上,有些人就露宿街头。

人防部门把防空工程向社会招标,鼓励开发利用。于是,10多家防空洞旅馆先后在杭州开张营业,床位近3000张。

当时,同杭州遇到的问题一样,上海市区人口流量大,外地旅客常为住宿发愁。

很快,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市,开始在防空洞上做文章。利用人防工事一鼓作气兴办旅馆、招待所180多家, 床位17000多张。

“立足战备,着眼平时,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平战结合为中国人防事业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于是,地下餐厅、地下舞厅、地下车间、地下游泳池、地下少年活动中心应运而生。

人防办的通信、警报系统也用来服务民生。

上海人防办在全国率先挂上了“民防办”的牌子,将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救灾、减灾结合起来。

学者们认为:将人民防空内涵拓展为“防空、防灾一体化”。使人防不仅发挥着遏制战争、增强国防的作用,而且在服务民生、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和谐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集《情系人防》简介

新中国人民防空自1950年创立以来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而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则表明新中国的人民防空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朝着全面法制化建设轨道迈进。

钱七虎院士认为,出台防空法,说明新中国依然面临着空中威胁。

对于中国人来说,1999年是刻骨铭心的年份。

这一年的5月8日凌晨,一架美制轰炸机发射的5枚导弹,命中了南联盟中国大使馆。

牺牲同胞的鲜血提醒人们: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空袭可能就发生在未来的某个瞬间。

总结了现代几场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军事专家提出:空中威胁是我国安全面临的最现实的威胁,空中安全,对于国家稳定和经济建设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人民防空始终与国家安全形势密不可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000年11月6日,第四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接见会议代表时指出:防空建设搞得好不好,事关国家战略全局。

在2005年10月27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人防会议上,胡锦涛亲切接见了会议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不把人民防空建设好,就没有巩固的国防,就不能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成为空话。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国际战略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来自海上、空中和边境地区局部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人民防空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860010-1119060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