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百家讲坛》百家姓第四部(2月8日-2月15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百家讲坛 央视网2016年02月01日 10:54 A-A+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四部 (七)    2月14日播出

  

巴姓

巴(Bā)姓源出有四:
出自风姓:以水为姓。伏羲氏后裔叫后照,定居于巴水,即四川省东部。他的子孙就以巴水为姓,称巴氏,住在红色的山洞里。这一带的五个民族住在黑色山洞里。由于信仰不同,他们常常互相争斗。后来协商用比赛选出一位共同首领。巴族代表务相赢得两场(掷剑和赛船),所以当上了五族首领,后代多数也称巴氏。

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据《元和姓纂》以及《通志·氏族略》载,周代有巴国,开始被封的国君是子爵。辖境相当于现在四川省旺巷,公元前316年并于秦。国君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巴”作为自己的姓氏,称巴氏。

出自满蒙:明清时期,满族、蒙古族人迁徙中原后,有不少的满人和蒙古人受汉文化影响,一部分从汉例,改为单姓“巴”氏。

出自巴克尔家族:自唐宋和大食对外交流频繁,许多来自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沿着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来到中国西安和广州,然后与当地女子通婚定居,逐渐形成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凝聚核心的民族。他们汉化的姓氏为巴姓。

弓姓

据《姓氏考略》载, 春秋时,鲁国有个公族叫婴齐,字叔弓,是鲁国的大夫。他的后代有用他的字“弓”作为姓氏的,称为弓氏,世代相传。故弓氏后人奉叔弓为弓姓的得姓始祖。

相传黄帝有个儿子叫挥,因制造弧弓(即弓箭),被封于张,其后遂为弓氏和张氏。后来主管制造弓弩的官叫弓正。其子孙后代也以弓为姓,称弓氏或以“弓正”为氏。弓姓源出多是和弓箭有关:不论以官职名称为姓还是后来以职业为姓,都是和弓箭、兵器相关。据考证弓姓起源有八个,除两个为少数民族姓氏汉化外,其余六个中有五个和弓箭有关。

牧姓

牧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姓氏。据《风俗通》一书指出,牧氏是黄帝臣子力牧的后代。力牧原来是一个畜牧部落的人,他善于牧羊,还善于射箭,力大无比,后来就被黄帝请去做官,并被拜为丞相。他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很得黄帝的赏识。力牧的后人中,一部分保留了牧为姓氏的,也有的用他的名作为姓氏。这样看来,牧氏是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之时就已经出现的。

轶事:

相传上古黄帝在做了天子以后,经常为了没有能干的贤臣来辅助他巩固王位,治理国家而发愁。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场大风把地上的污垢刮得干干净净。接着又梦到有一个人拿着只有千钧之力的人才能拉得动的强弩,驱赶着千万头牛羊。

黄帝梦醒后觉得很奇怪,他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风是象征着号令,是执政者;垢字去掉土就是后,这就是说,有人姓风名后,就能职掌国政。
千钧之弩是象征有力者;驱赶牛羊千万头,是说他能够牧(治理)民行善。这就是说有人姓力名牧,可以辅助治理天下。

于是黄帝立即下令寻访,不久以后果然在海边找到了风后,在大泽中找到了力牧。黄帝用他们两个作为他的相,天下果然得到大治。力牧因为帮助黄帝治理天下,立了大功,他的后代于是以他的名字为姓,称为牧氏。

隗姓

隗氏(Wěi 音委),也可以念成(Kuí 音葵)。隗氏在湖北枣阳一带读音为yǔ(雨)。

一、出自夏朝帝王后代。汤灭夏桀后,建立商朝,封夏朝王族的后代到隗作首领,并让他们建立了大隗国,其国君称大隗。大隗国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是楚国的同姓国公元前634年,被楚所灭。其后子孙以原国名为姓,称隗姓。

二、据《左传》记载,春秋时,狄人讨伐廧咎如时,俘获了他的两个女儿淑隗和季隗。她们的后代以隗为氏,称隗氏。

三、周代中原北部的游牧民族赤狄人姓隗。春秋时,赤狄人活动于晋、卫、鲁、邢一带,开始同华夏族通婚。公元前六世纪末,晋国大举进攻赤狄诸部落,赤狄人大多沦为晋国臣民,逐渐融合于晋人。赤狄后裔沿用隗姓,后来成为汉姓。

历史名人

隗相:魏国著名孝子,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母亲嫌脏不愿吃江边水,必须得是江心的水才喝。于是,隗相就每次撑小船到江心汲水,但江流太急,小船又没有依靠,每次汲水都很困难。可是有一天,江心中突然生出一块大石,隗相的小船依到石边,再不愁水急浪大了。人们都说是隗相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所以称"江石堂"。

隗炤:晋代术士,精通周易。临终时他对妻子说:“五年之后的春天,有一个姓龚的人会来,他欠我钱。”五年后的春天,果然一个姓龚的人到来说:“我不欠你钱,你的丈夫自己有钱,他知道你会渐渐贫困,所以把钱藏起来以便日后供你使用。一共有五百斤金子,放在青色的缸里,在屋子的东面,离墙壁一丈,地下九尺处。”隗炤的妻子依言挖掘,果然得到了金子。







860010-11190603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