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徐永芬听说乡里的粮食所要出售,就以信用担保贷款180万元买了下来。这可相当于徐永芬一年纯收入的二十多倍。
徐永芬:那时候我一年的收入可能在四五万左右,六七万。
记者:一年的收入?
徐永芬:一年的收入就在。
记者:不到十万块钱。
徐永芬:不到十万。
要说买下粮食所,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儿,因为这个粮食所地处田心乡唯一的主干道上,算是黄金地段了,炒炒地皮也能稳赚。可怪就怪在,徐永芬偏要把粮食所改造成农贸市场,乡民们都说,这事儿谁干谁赔钱。
村民徐超:烂瓦房,一个烂厂房。搞点住房,或者建个啥子。
村民许应:赚不了钱,靠市场赚不了钱。如果是你拿来做农贸市场,根本没办法做。因为历来农村赶街都是在街上赶,没有想过整个农贸市场,搭个大棚给人家好摆。
朋友赵喜美:如果在县城的话做一个农贸市场还可以,挺赚钱的应该是,但是在乡镇上,尤其是在田心镇乡这样的一个小乡镇,当时我们就很担心,可能她的资金一时半会回拢不过来。
但徐永芬很有信心。盘算着建起市场,让大家进来摆摊,乡民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自己收猪腿也不用再到处跑,而且市场里起码有400个摊位,租摊儿的钱足可以还贷款。
徐永芬:卖卖摊位,能够利息还得上,每天有人在里面摆摊,我能收费。
经过一年的建设,2007年底,农贸市场正式开张。可开张过去半年,徐永芬是真傻眼了。农贸市场没能容纳下全部的商贩,外面大马路上摆摊的一点儿也没少,该拥堵还是拥堵。而且当地有每七天赶一次集的传统习俗,已经延续了很多年,这也没能随着农贸市场的建成而改变。偌大个市场,一年只能开张52天,收52天的钱,剩下的时间只能空在那里。
村民许应:还不是以路为市,现在还不是,街天还是摆摊,你们也瞧得出来,变化不是很大。
记者:现在还是这样。
村民许应:现在还不是这么个样,容纳不下,那个地点容纳不下。
徐永芬折腾这么大个事儿,结果建市场既没解决交通问题,也没赚到钱,还让全乡人都看了大笑话。热闹过后,徐永芬万分惆怅。
徐永芬:第一年才收了两万块钱,我贷了180万,将近十几万的利息,那怎么能,还差着很多很多。
剩下的时间,徐永芬利用起来办婚宴酒席,尽管如此,整个市场的收入,还不够还利息的。
丈夫许家银:亲戚朋友那里借一点,还有从我的工资,我的工资一共也只有一千多块钱,也要养家糊口,但是没办法,因为这个贷款利息必须要按月还,我们也要讲一个信誉度,和银行贷款,如果没有这个信誉度,人家也不敢支持你,所以当时的生活是相当困难。
市场经营到这个地步,徐永芬骑虎难下。放弃舍不得,继续下去又很困难。唯一还能给她点安慰的,是她那个小小的火腿作坊。
在云南当地,一到冬至,家家户户都开始杀年猪腌火腿,来年冬天就能腌好享用了,是云南山里人家必不可少的家常菜。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12月23日 22:2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她目睹了一个意外事件,此后,她做出了一场人生豪赌。她自认为做的是一个365天都有钱赚的生意,不成想美梦成泡影,生意缩水到一年只能做52天。外出考察,她意外发现一个商机,蛰伏三年,终于迎来财富爆发。看云南楚雄的徐永芬,如何变身创业女强人。(《致富经》 20161223 三年等一回 一条猪腿2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