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7 《致富经》

[致富经]大漠中寄生的财富(20150616)

来源:央视网2015年06月17日 06:0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成熟的肉苁蓉挖出来后,沙坑要马上填平,以便在沙子里面的小肉苁蓉,继续生长。魏均公司的厂房里,放着许多今年刚采挖回来的肉苁蓉,其中有一些肉苁蓉的长相,实在有点奇怪。

  魏均:这个有螺旋,这个像个大虫子,这个拐了个弯。

  魏均把新鲜的肉苁蓉,烘干加工成中药切片、泡酒料和肉苁蓉茶等产品,2014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

  朋友们说,魏均的创业,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就是“苦”。魏均在2003年以前,是当地政府的公务员,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里。可自打他辞职种肉苁蓉之后,最常做的动作,就是跪在地上,不停地挖沙子。

  高军:他有一个大心脏,一般人根本坚持不下来。

  这片肉苁蓉种植基地,在十多年以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寸草不生,魏均却偏偏和这片沙漠较上了劲。十二年时间,他硬是改造了3万多亩的沙漠,种植肉苁蓉。为什么一般人坚持不下来的事,魏均偏要坚持?他与沙漠的故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2003年,30岁的魏均已经在县里的政府部门工作了7年。然而一天,他突然回家告诉母亲说,他要辞职,进沙漠种树。好好的公务员不做,为什么偏偏进沙漠种树呢?而且,他种的树没有任何经济价值,母亲非常地不理解。

  唐玉兰: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呢?

  而魏均坚持回到沙漠,却是因为一个个痛苦的回忆。

大漠中寄生的财富

  这是当地电视台在2005年拍摄的一段沙尘暴资料,魏均说他小时候的沙尘暴要比这严重得多。铺天盖地的沙尘,卷来满嘴的土腥味,就是他童年的味道。就连现在,家里废弃多年的老房子,仍然遭遇着沙尘的侵袭。

  记者:这窗户框上还是有好多沙子啊。

  敖云峰:家里面基本上家具和地面一刮完风就是一层,还有窗台上。

  高军:这个沙尘暴经常黄沙满天,我们这里有个三天不刮风,就不叫三盛宫。

  “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里的三盛公,是磴口县的一个老地名。磴口县位于黄河“几”字形的第一个拐弯处,而这一段黄河,恰好流经乌兰布和沙漠。据2010年的数据统计,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沙7700多万吨,这些沙子,需要将近一千辆重型卡车才能全部拉光。

  魏均上高中的时候,每天上学都喜欢从黄河里游过去,可是小伙伴一看到从水里钻出来的魏均,都要笑上好一阵子。

  魏均:以前我们是上高中,直接从黄河里面横渡过去了。一搓能有沙子,沙子很厉害。

大漠中寄生的财富

  魏均家里的几代人,都有治沙的传统。这里就是魏均家的老房子,爷爷奶奶来定居之前,这儿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那几年,风沙侵蚀着村庄,沙进人退,魏均的爷爷奶奶却下定决心,把这片沙漠还原成耕地。

  母亲:那个时候愚公是移山,我们是移沙。

  十年过去了,一棵棵小树苗已经长成了碗口粗;荒无人烟的沙漠,也变得绿树成荫,可魏均的爷爷奶奶却永远离开了他。魏均按照他们临走前的遗愿,把爷爷奶奶安葬在了这片他们亲手种起来的树林里,改造沙漠的梦想也深深扎在了魏均的心上。不仅如此,他还在改造沙漠的同时,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商机。

  2003年的一天,参加农业展销会的魏均,竟然发现了一件他在沙漠这么多年,都没留意的事。

  它叫梭梭树,是沙漠里专门用来防风固沙的树。梭梭树的种子,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种子之一,只需要一点点水,就能生根发芽。而在那次的展销会上,魏均发现,梭梭树的根部,竟然可以接种另一个经济价值很高的品种:肉苁蓉。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6月17日 06:08

视频简介:它,人们眼中的沙漠“黄金”,只埋藏在茫茫大漠。看魏均,这个西北汉子,如何在金黄的沙漠里,挖出沙漠“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