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探索发现》节目预告(7月10日-7月16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探索·发现 来源:央视网2017年07月10日 10:08 A-A+

《二战最后的硝烟》上    7月10日    22点49分
  1931年918事变后,日军侵占整个中国东北地区,针对当时日本的假想敌苏联,侵华日军在东起吉林省珲春,西至内蒙古海拉尔和阿尔山约五千公里的中苏边境地带,修筑了17处军事要塞,共约8万个永备工事,要塞群相加约有一千七百公里长度。其中包括数以千计的永久性地下仓库、电站、通信枢纽部、给水站等附属军事设施,以及大量二、三线一般阵地、野战阵地、军用机场、军用铁路和公路等等,工程量极为庞大。侵华日军狂妄地将这一庞大的军事工程体系称为“东方马奇诺防线”。
  从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向东越过边境,不远处就是苏联远东地区的重要军港海参崴,苏军在这一地区驻扎了大量军事力量,在日军的军事预判中,一旦发生战争,这里正是苏军最有可能发起进攻的地区。所以,在日军远东防线的17个要塞群中,位于东宁县境内的军事工程体系,被编为第一国境阵地,范围包括东宁县全境,由北向南分为四个战区。
  这,就是“东宁要塞”。
  二战结束后,东宁要塞各个阵地的地下工事大多被苏联军队炸毁,它们随即淹没于荒山野岭之内,从此再也无人能目睹它们的全貌。
  2015年初冬的一天,一支由边防民警、消防战士,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的考察队要在偏远的大山深处寻找侵华日军遗留下的军事设施。

《二战最后的硝烟》中    7月11日    22点49分
  1945年8月8日的晚上,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向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尚武递交了对日宣战书,正式向日本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就此拉开了帷幕。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苏联军队从北、东、西三个方向越过边境,向盘踞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日本关东军发起最后的总攻。
  东宁县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东部,这一天清晨,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越过边境,向这里的日军发起了进攻。
  位于东宁的日军第一国境守备阵地,也就是东宁要塞,一共由四个战区阵地群所组成,胜哄山阵地群位于要塞南部的第一战区,同时也是这一战区的核心阵地。苏军发起进攻之后,以麻达山为代表的其他三个战区迅速崩溃。
  守卫胜哄山的日军第783大队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在开战时就被震坏,他们从此与世隔绝,无从获知日本已经投降的消息。
  将近半个月时间过去了,东宁要塞区域内,几乎所有的日军阵地都被苏军摧毁或攻占,唯独位于日军东宁要塞第一战区核心位置的胜哄山阵地,不仅一直没有被攻下,而且还给苏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1945年8月30日中午,日本关东军第一国境守备队第783大队的残存官兵,在得知日本已经投降后列队走出了潮湿而暗无天日的胜哄山地下工事,他们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正式向苏军投降。

《二战最后的硝烟》下    7月12日    22点01分
  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东宁县,坐落着侵华日军修建的庞大军事防御工程——东宁要塞。茫茫的山林间,密布着数不清的碉堡、战壕和永备工事,甚至还隐藏着10座军用机场。1945年8月,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的激烈战斗,东宁要塞也见证了侵略者失败灭亡的必然下场。
  近年来,东宁要塞的秘密逐渐被人们解开。修建东宁要塞的劳动力,除了极少部分的日本技术人员,主要的工作都是由中国劳工完成的。
  在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里,被欺骗和被逼迫来的中国劳工,在荒凉的群山中修建起了这座要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些中国劳工,在修建东宁要塞的同时,就开始了英勇不屈的反抗。
  日军将建设东宁要塞的中国劳工分为三类:特殊劳工,普通劳工和外围劳工。其中,参与核心要塞施工的劳工,被日军称为“特殊工人”。
根据已修建完成的全部工程量推算,东宁要塞修建的劳工规模大约为17万人,而战后统计到的有明确线索的幸存者和死者总数,不过一万余人,尚有十五万多人的劳工情况难以追寻。
  在一处荒滩下,大约埋葬着两千具劳工的遗体。而像这样的中国劳工坟场,在东宁县境内,目前为止一共发现了十多处。
  随着考察研究的深入进行,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宁犯下的滔天罪行终将会被彻底揭开。

《雕古镂金》    7月13日    22点01分


  中国工美大师洪建华出生于皖南徽州一个长满竹子的小山村。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累积,从小就喜欢画画的洪建华对竹雕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十八个寒冬酷暑的孜孜追求,铸就了一代徽派竹雕传承人非凡的工匠人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洪建华在创作高浮雕经典之作《农家乐》的过程中,勇于突破传统竹雕技艺理念的束缚,在高20厘米壁厚不到2厘米的竹筒上,下刀如笔、精雕细刻出几十个人物、十一层不同的层次变化。在有限的竹材厚度内,突出整体构图的空间感,将人物外形、面部神态等细节的传神刻画与周围景致的精心勾勒相结合,生动再现了皖南人民丰收后的火热庆祝场景。 洪建华大师凭借自身对于竹雕事业的热爱以及坚韧的性格,在选材、打胚、粗修、细修、细雕等道道相扣的竹雕工序中,克服层层险阻,不断推陈出新,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竹雕技法,打造了专属的神兵利器,一次又一次化腐朽为神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心琢磨的高浮雕技法,陷入了传承的困境。作为徽派竹雕传承人的洪建华深知其中利害,不仅筹资兴建了徽州雕刻博物馆和雕刻传习基地,为广大竹雕爱好者搭建实现梦想的平台,还在黄山学院任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更好地把老祖宗的手艺留在今天,把文化传统完好地传给后人”的大国工匠精神。

《铜绿山考古揭秘》上    7月14日    22点01分


  2012年8月,在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的考古工地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枚疑似足印的遗迹。这让人们吃了一惊,因为大家知道,在人类考古史上足印的发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个足印到底是什么人留下来的?围绕着这枚足印,考古人员展开了研究。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隐藏在铜绿山的历史谜团逐渐被揭开。这是一处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生产时间最长,冶炼水平最高,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铜矿遗址。
  在初步判定了这枚古人的足印之后,领队陈树祥迅速作出决定,以这枚编号为1号的足印为中心、向周边进行延展清理。果然,考古人员在1号足印周边发现了一片足印,其总数竟然有27枚!
  这谢地层关系清楚,时代明确的遗迹,真的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吗?考古人员还需要借助于足迹专家的帮助。会聚到了铜绿山的足迹专家们经过勘验,竟然又清理出了8枚足印,连同之前发现的,共计35枚。
  这些足迹是怎么留下来的呢?那个久远的时刻已经在考古人员的脑海中鲜活起来。
  然而,足印的发现,还远远不足以破译铜绿山的所有谜团,考古人员苦苦寻找了几十年的墓葬到底在哪里呢?谁也没有想到,在距离足印遗迹直线距离仅仅150米处的山岗上,一个震惊中国考古界的发现,已经触手可及。

《铜绿山考古揭秘》下    7月15日    22点01分
  铜绿山的考古发掘,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始终处于“只见物,不见人”的尴尬局面,人们始终没有发现古人活动的遗迹。2014年4月,考古队决定对铜绿山进行全覆盖式的钻探,以此寻找破解谜题的突破口。
  6个月以后,一个震惊中国考古界的发现突然间出现了。
  考古人员发现了三座疑似古墓葬。之后,又陆续发现了135座墓葬。各种陶器、矿石,甚至包括制作精美的青铜兵器——戈。这批墓葬所表现出的特殊性与丰富性,大大超出了考古人员的预料。
  随着发掘的持续,考古人员发现它们除3座为西周墓葬外,其余均为春秋时期的墓葬。发掘成果还显示,这批墓葬的年代多数纵跨了楚国的文、成、穆、庄等多代国君,考古人员由此得出结论:楚人在这一时段,已经控制了铜绿山。
  更加丰富的历史细节也随即被发现,楚人自春秋早期晚段掌控铜绿山后,在采矿、选矿、冶炼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并使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考古人员发现,这些创新和对技术制高点的占据,一方面让楚国能够成为灭掉60多个诸侯国的强国。另一方面也让楚人开始跻身于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先进行列。
  现在,古老的铜绿山下,仍有新发现不断出现,考古人员已经证实,铜绿山的始采年代不会晚于夏代早期。

《雨巷桐香》    7月16日    22点01分


  油纸伞已经被我们人类使用了一千多年,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活化石”,曾经的油纸伞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老街上,有一座清末的古旧建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毕六福的家就在这里。毕六福祖传制伞,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代传承人了。作为非遗传承人,毕家是目前分水岭镇仅存的,还保持着传统手工制伞的工坊。
一把传统的泸州油纸伞的制作工艺需要上百道的繁琐工序。仅衬子与批子的制作,工序就已多达二十道,但这只是完成一把油纸伞的开端。
经过上百道工序方可制成反复支撑上千次不走样,抵抗5级大风不变形,泡水24小时不脱骨的油纸伞。
  其实,不仅是在婚礼上,漫步在分水岭镇,制伞的桐油香气弥漫了老街的每个角落,数不清的、各式各色的油纸伞,仿佛在告诉人们:油纸伞承载着一份极为特殊的“泸州记忆”。
  在分水岭镇,人们相信油纸伞的油字,谐音是“有”的意思;在当地语言中,“纸”与“子”同音,“油纸”就是“有子”的吉祥寓意。
就像这古老的婚俗一样,油纸伞的传统工艺,永远是人们心里不可磨灭的记忆。







860010-1119060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