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聚焦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五道选择题追问“全球化” 大家怎么答?

来源:央视网2017年03月20日 22:54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3月18日至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上,“全球化”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之一。但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很多与会嘉宾在前面不太情愿地加上了一个逆全球化的一个逆字,逆全球化的态势真的已经出现了吗?有哪些指标可以反映?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来应对呢?

3月20日《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请来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何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以及央视财经评论员赵悦,用5道选择题追问“全球化”,一起来聊一聊全球化的态势。

问题一、如何形容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现状?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放缓。现在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放缓,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化发展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我们经历了好几轮的全球化,中国是最近一轮加入进去,可能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体会感受最深的就是过去的十年,十几年里十多年里,从90年代开始,我们参与其中的这一轮全球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但是现在这个速度正在放缓。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变局。吴庆有点太缓和了,什么叫放缓,原来如果经济增长8,然后现在到6.5左右,这叫放缓。但是其实更重要的是,它出现了新常态,所以我觉得其实全球化它跟过去肯定不一样了,我觉得如果我要选的话,我选变局,肯定会跟过去的不一样,全球化不仅是它现在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比经济全球GDP增长的速度要慢,也不是说全球现在金融行业发展的速度正在逐渐迟缓,而是未来的全球化肯定跟原来的全球化,从它的内容,从它的表现形式都会很大不一样。

赵悦(央视财经评论员):倒退。我觉得今天吴庆兄是一个温和的,他用放缓这样一个判断,我觉得其实也是蛮有道理的这,但是如果激进一点判断的话,倒退你说算不算,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说全球的贸易增速,2014年的时候全球当时是2.4,2015年的时候就出现了下滑2,到2016年的时候1.7,今年我看到世贸组织有一个预测是1.8—3.1之间,就像L型,通过向下,然后再平稳,从数据来看,全球的货物贸易特别是这方面的变化有倒的趋势。此外再加上包括美国大选、英国脱欧这些事件,传统那些欧美发达国家以前都是全球化的前鉴者,但是现在出现了很多逆潮的东西,那你说他算不算倒退。

网友们的选择:放缓的有42%,变局的占到33%,低潮有30%,倒退的只有9%。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可能很多人大家觉得全球化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如果我们如果放长时段去看的话,你会发现全球化真的可能会出现倒退的,我们现在说的全球化都是说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其实在一战之前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一次。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认为,多年来,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国家间发展、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逐渐积累了各种不平稳。

钱克明(商务部副部长):产生四个不平衡的原因根本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本身市场经济它的内在的矛盾,大家知道市场经济本身效率和公平它是一个永恒的悖论,它不能自身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在国际治理也没有很好应对的一个问题。第三个国内政策也没有很好的调整。

逆全球化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2016年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贸易增长速度低于全球GDP速度,只有1.7%,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则显示,全球的投资去年下降了13%,还有一些大的国家要采取一些单边的、双边的这种贸易限制性的措施。

马丁·沃尔夫(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应该从两个层面看,首先全球化的确放缓了,全球贸易量快速下降。第二,去全球化或者说是去全球化风险,虽然目前还没形成,但是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

尽管面临困难,很多与会嘉宾认为,全球化的趋势仍然不可阻挡。2月底,世界贸易组织通过了最新的贸易便利化协议,112个成员批准了这项协议,根据WTO秘书处的测算,贸易便利化协定实施,将使全球贸易成本平均降低14.3%,对全球带来1万亿美元的出口增长,全球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以从中受益。

赵令欢(弘毅投资董事长):我们对于全球化继续很有信心,而且认为中国在新的一轮全球化里面,一定会起引领的作用。

考希克·巴苏(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富裕国家之间愈发紧密,中国和全球很多国家贸易往来密切,包括沙特阿拉伯、印度,但目前还存在软实力真空,中国应该去填补,因为世界需要通过软实力相互链接,中国有很大机会。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大家对于全球化的认识是,一开始说不清楚它是什么,但是经过了最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以后逐渐知道了,它为大家带来的好处和一些弊端之后,发现现在好像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的节点上了,那在全球范围内,一些机构和专家又会来判断全球化的风向呢?

陈一佳(路透社财经评论员):说到这个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大的议题,而不管现在你生活在世界的哪个国家,可能都已经非常习惯喝着巴西产咖啡,使用着中国制造的电器,并且穿着欧洲设计的服装,所以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就是国际化的一个缩影。比如说以我手上的这个手机为例,其实你非常难说它现在到底是哪个国家生产的了,因为从它的设计,到原件的生产,到组装,其实已经经过了北美、欧洲、亚洲多个大洲非常多的国家的共同的参与,那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当中,我们看到国际化是高速的发展,它主要的体现是集中在四个方面,包括贸易、投资、人才的流动以及信息的流通上,不过到了现在,像刚才大家在讨论似乎是开始面临了巨大的挑战,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贸易。

世贸组织在2016年初就预计,在2016年可能和2015年一样,国际贸易的增速会保持在2.8%的低速的增长,而来自于国际贸易中心的数据更是显示,在2015年的时候全球范围内的进口和出口就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下滑,就在上个月的时候,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最新的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在2016年的时候,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整个的增速是下滑到了1.9%,这个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增长最为缓慢的一年,另外世界银行还表示,在过去的30年的时间当中,他们紧跟着18个国家,他们在对外贸易的增长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一些关系,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2015年和2016年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于国际贸易增速下滑负有的责任高达0.6—0.8%,而这样一个趋势还在2017年进一步的继续。

我们知道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当中,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生产供应链的国际化,现在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为首的很多国际政客都在强调,要回归本土化的制造,这对于生产供应链的国际化必然会有一个倒退作用。除此之外,缺乏新的国际间的贸易协定的推动,也在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增长。除去刚才讨论的这些政策因素之外,经济发展速度低迷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对于国际贸易降温也是负有明显增长的。刚才说到了是贸易,再说到投资,根据OECD的数据,在2016年的上半年,全球范围内的对外直接投资下滑了5%,另外美国以及欧洲多国都有出现整个移民政策收紧的趋势,这也是有悖于国际化的,成为国际化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问题二、今年全球贸易与投资增速将如何变化?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选增长,虽然是小幅,但是它还是会增长的,只是慢一点而已。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选增长,我支持一下吴庆,因为今年看美国经济的情况还可以,然后中国经济也不差,另外我们听到过去有很多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的这种声音,比如要对中国征收45%的惩罚性关税,要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但现在只听脚步声,还没看见人下楼,所以这些政策可能出台还比较慢,至少如果看短期,尤其是如果只看上半年我觉得可以稍微乐观一点。

赵悦(央视财经评论员):略微增长。在增长和持平之间可能更偏向一点持平,也就是略微有一点增长的感觉,因为大家能看到今年的1、2月份也有一些数据已经在发出来了,包括我看有最新的数据,包括在1月份、2月份,全球的贸易景气指数是多少,是102,它荣枯线是100,去年11月份是100.9,也就说明现在1月份、2月份表现还是不错的全球,中国就更好了,中国的1月份、2月份我们进出口数据都不错,2月份甚至进口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几,然后出口增长4%,比1月份略微有所下降,但是能够看出来这个开局的态势还是不错的,可是增长是可能性比较大,但是要看到不确定性因素。

网友们选择:保持持平超过一半,下滑的数量超过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增长的不如嘉宾乐观,大家对于贸易和投资的增速略显悲观一些。

问题三、造成“逆全球化”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金融危机。如果说这次导致的原因里头,我觉得好几个都有关系,但是要让我里头选一个最有关系,我选这个金融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打击,一直延续到现在还在蔓延,第一波的反应已经做出来了,2008年、2009年我们做出的比如经济刺激计划,还有量化宽松政策了,这是第一轮的反应,当然也包括占领华尔街了等。现在发生的一些变化,我认为它是第二轮或者第三轮的反应,就像扔了一个石子到水塘里,它会产生几道的涟漪。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财富分配。这比金融危机要更早,芝加哥大学有个经济专家叫拉詹,他写过一本书叫《断层线》,里头它就是专门讲金融危机的,然后他把金融危机的原因一直拉到从二十世纪70年代,因为大概从70年代、80年代以来,你会看到财富的分配就开始拉大,所以要我选的话,我选E,就我们现在反全球化的有很多跟全球化其实并没有关系,它有两个因素导致了财富分化,一个技术,技术进步之后带来很多,你比如资本代替了劳动。但另外一个就是全球化,就美国人很多说,说中国人把他们的工作抢走了,其实更多的是机器把他抢走了,但是如果你要跟美国说,说机器把你的工作抢走了,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很没面子的,我很没用,但是如果你要说中国人把他工作抢走了,他会觉得说你看这不公平,所以这个更容易,反全球化的这种声调更容易。最主要的是现在的财富分配,从总体看全球化让大家都得益了,但是全球化没有让每一个人得益,所以有一些人是受损的,这些人不满意。

赵悦(央视财经评论员):财富分配。我跟投何博士,因为这次正好这个星期六,我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他在讲全球化的过程当中用了一个词赢家通吃这种现象,在我们近几年过程当中,这个现象特别突出,也就是说,全球化没问题,但是全球化过程当中的财富分配,没让大部分的普通的人赚到,让一些跨国公司和另外一部分人把全球化的好处赚走了,这一部分问题现在比较突出,所以说全球的财富分配问题,治理结构问题这是一个当务之急。

网友们选择:选择地缘政治的人占到了47%,排在前三位的还有财富分配和金融危机,主体上是这样三个结果。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各国都是全球化的赢家,原因之一是效率都有提升,但有一些国家的确是输家,如果你是输家的话,还是你国内政策的问题,首先应该把国内政策调整好。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同意金行长的判断吗?全球化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还是国内的一些问题没有调节好?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我同意金行长的这个看法,首先处于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已经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包括中国在内,已经没有明显的说国内经济政策和国际经济政策的区分了,我们的每一项政策都会涉及到国内,对国外也会有影响。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这个有点绝对,我还是不太敢苟同。比如说我们看1997年、1998年的时候这些亚洲国家出现了金融危机,你也可以讲说那是你的问题,你如果去看的话,确实他国内的政策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是这些错误并没有到要判你死刑的地步,所以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呢,还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动荡,最后影响到本国经济,尤其对小国来说,你很难控制国际市场上的波动,他这个大风浪来了,你就一个小船,你说我国内政策做得再好,我也很难抵御国际市场上的风浪。

赵悦(央视财经评论员):我再投一票,除了国内政策之外,实际上我们赢家、输家不仅仅是一个国内分配机制的问题,也有一个全球分配过程当中,全球治理体系重建的一个问题,所以说这个问题不能光靠一个国内政策完全能够解决的,我觉得这也需要各国携手来解决。

世界联合国经合组织幕僚长加芙·拉莫斯:我们要关注市场封闭抬头的情绪,大概有40%的人口在过去十年里边是收入没有增长的或者是出现了负增长,这一部分人是没有受益的,OECD有一个数据说,现在各个经合组织国家进行财富分析,金字塔低端的这些人他是有非常强调的反全球化的这种情绪的,政策制定者和商业企业对于这个问题加以解决的时候需要来考虑,他觉得应该确保全球化的益处能够照顾到那些被遗忘的人。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最后这个词让我印象比较深刻,之前特朗普也说过,我们把那些被遗忘的美国人,我们要保护他们,跟加芙·拉莫斯女士说的这个是同一批人吗?这是我们全球化当中没有得到利益的大部分群体?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确实是有这样一批人,去看投特朗普的票或者是投退欧的这些英国人,他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跟原来相比的时候已经有所退步,所以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回到他原来熟悉的那个世界,当他找原因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偏差,他更多的会把这个原因说这是由于出现了全球化,出现了国际竞争,这里头其实有两个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和国内经济结构出现了变化。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我觉得有很多问题,我们也无法把它给完全区分开。比如说确实是技术进步导致了机器替代了人,但是我们能够把这个技术进步的过程和全球分工,重新分配布局截然分开吗?其实它很可能,它就是一个完整的一个故事当中的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那个,不同维度看到的那个景象,它其实发生的是一件事,所以我想,在我的脑子里,全球化就是一件用来讲我们这个时代发生的一件巨大的事情的总体描述。

现在的全球化和过去的全球化不一样,但是我们还是把它叫做全球化,未来的全球化和现在的全球化会有一些差异,但是我们仍然用着同样的名字,确实有人在这里头受到了一些损失,但是我认为如果说有40%的人受到了损失,我觉得不能同意有这么多人受到了损失,但一定有一些人受到了损失,他们失去了就业的岗位,因为这些就业岗位在全球重新分配了,但是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我们在某些情况下技术进步可能是让他们失去就业岗位,但是另一种情况下,技术进步也可以给他带来新的就业岗位,给他一个新的就业机会,其实只要时间足够长,这些人会得到。

赵悦(央视财经评论员):但是我想从另外一个视角看,最近我觉得更多的人在说另外一个词,新全球化,也不说逆不逆的问题了,但是我们如何来看全球化的下一步,它下一步应当是什么,应当是改变之后的一种全新实体结构的全球化。我去年去美国我也听到了很多,在大选之前,我也听到很多人在跟我说,20年前我就挣几千美金,现在我还是挣几千美金,为什么这样,我被遗忘了,所以我要选特朗普,有很多这样的观点提到。

问题四、今年全球化值得关注的事件有什么?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选欧洲国家的大选。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我也是选欧洲国家的大选。

赵悦(央视财经评论员):我选一带一路。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给大家总结一下,在我们节目开始差不多两个小时时,英国政府宣布了要向欧盟正式提出从3月29号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始脱欧的谈判,另外大概在5个多小时以后,法国将会举行第一场的总统电视辩论,这备受关注的欧洲政局会多大程度影响到整个全球化的进程和风向呢,目前欧洲整个选情的氛围是怎么样的呢?

王子昕(路透社财经评论员):欧洲的故事可以说是非常的丰富, 特别是在过去的2016年,已经是被不少的媒体称作是全球化死亡之旅的开始,那为何全球化在欧洲是频频遇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你刚才提到的英国脱欧事件,大家都知道去年6月底的脱欧公投结果直到现在,都是令不少的英国民众无法释怀,那么它也是被外界认为英国反全球化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决定,但是近期我们却留意到英国首相特雷莎就在两周前的议会上的表态却是,决心打造全球化的英国,那么现在这个情况不仅是令人有一些雾里看花,我也是留意到金融时报特别也是改变了观点,更是把英国的脱欧事件解读为是全球化的一次逆袭,说英国的脱欧事件将可能会成为全球化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

接下来我们可以关注一下,欧盟的其他国家大选,如果说今年荷兰法国德国等一系列国家的大选大家不难发现,都被打上了一个标签,那就是全球化与民主主义的一场大对决,那么自美国上世纪80年代提出全球化的概念后,各个国家可以说在经济和政治上都获得了非常客观的收益,那么经济方面其中就包括像全球贸易还有国际投资的增加,是创造了非常多的财富,并且也是给了普通人很多的选择,特别是在欧洲单一的市场中我们看到像资本劳动力,还有商品服务的自由流动也是体现的尤为突出,举个例子像伦敦的一家咖啡店的店员可能来自于意大利,比如说某一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他可能是西班牙国籍等等,我们可以说这个全球化给用工成本还有文化交流的确是带去了非常非常多的机会,但是欧洲民主主义的抬头现在的确不可小视,并且已经出现在了多国的大选当中,如果大家留意到上周的荷兰大选,选举的结果投票的结果现在已经显示出极右翼的领导人已经出局了,但是他现在的确还是在议会赢得了20个席位,接下来的影响力也是不能忽视。

还有像在接下来发生的法国大选中,相信民主主义和全球化的对抗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议题,现在一些反全球化的学者就认为像全球贸易其实并没有给每个人带去福利,也就像刚才现场嘉宾也提到了,全球化可能本身没有问题,而是像机器取代人工这些是令一些人均富的梦想的确是感觉不那么容易实现,因此一些反全球化的学者也是希望能够接下来恢复关税等等一系列的,而其他像移民还有难民的问题,也都是欧洲现在在全球化进程中需要面对的荆棘,因此整体看2017年的欧洲全球化进程的确面临着不少的挑战,而且会有无数的艰难的抉择,如果现在问全球化的大潮是否转向,现在看答案可能是未必,因为这与全球化的经济和政治状况是密切相关。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子昕有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就是欧洲面临艰难的的抉择,的确现在一系列的欧洲整个选情大家说像欧洲杯一样,从意大利公投是八分之一决赛,荷兰是四分之一决赛,法国马上进行的是欧洲杯的半决赛,最后还有德国选举是决赛,如此大家都已经选了欧洲国家的大选,为什么值得大家关注?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英国脱欧到明年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到明年最后谈判结果会出来,但今年估计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苏格兰脱英跟别的事件相比影响不是一个量级的,PPP短期内不会有特别大的进展,但是美国如果想要离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那也非常难,国会里头声音不一样,所以今年决定整个世界经济政治局势的是英国国家的大选,如果说欧洲整个也全军覆没,就是有一些民粹主义的极右的一些势力上台,那这个全球化以后的前景就更加岌岌可危了,如果说欧洲能够扛得住,你像荷兰极右的势力最后就没有上来,所以大家现在还有一点乐观。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但是会不会因为荷兰他是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难民比较少的国家,而且左右翼的分歧还是比较明确的,还算安全,但是法国会出现今年的黑天鹅吗?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到现在预期法国今年出黑天鹅的概率也是非常的低,因为法国会有两轮的选举。我们把他概率看的很低,之所以把他称做黑天鹅,就是因为我们把他的概率预设的很低,结果他发生了造成了很大的动荡,其实如果要我个人认为,我觉得就是法国这一次选举和德国那一次选举,两次都有可能出现黑天鹅的事件,如果让我判断这两个黑天鹅哪个出现的概率更大的话,我觉得决赛出现黑天鹅的概率也许还更大一些,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我们觉得好像是他不太可能出现,默克尔执政时间很长,政局很稳定,大家对他评价很高,正是在这情况下我觉得在孕育了我们容易发生低估。

赵悦(央视财经评论员):我倒觉得更想从逆向思维来考虑这些问题,就是说因为刚才说到的不管是英国脱欧,还是欧洲法国德国这些国家的大选,其实我们能看到实际上基本上从去年美国大选确定之后,以及英国脱欧之后这些国家的本国利益有限化,已经基本上政策已经相对比较明确了,而不管后续的不管是法国勒庞是否能够当选,也不管德国是否出现黑天鹅,这个相关的本国利益优先这种概念,在未来的政策制定当中会不会有所考虑,我觉得这都是要有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要看看另外一方面增量是什么,增量特别是我们五月份要开的一带一路论坛,能不能形成大家一个共识,更多的开放包容创新,这样的联动这样的思路。

网友们选择:今年最值得关注的全球化事件最多的就是一带一路。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网友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不光是因为我们调查了中国的网友,而是因为中国的确在促进全球化方面有很多具体的举措,比方说贸易的便利化。

以往传统的方式,企业进出口货物报关人员至少需要跑四五趟现场,录入两遍,手工操作两次,才能够完成一票报关单的准确录入,这一个环节往往就要耗上一天时间,如果北京海关首创一套植入式联网传输申报方式,企业可以将生产原料的贸易信息直接发送到海关,生成报关信息,十几秒就能完成报关。

何大为(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高级总监):2017年我们粗略的算过,我们目前一个正式报关本身如果考虑人员录入的费用,包括考虑人工费上涨,还有对于成本和其他的考虑,大概一年能省两百多万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这个免费的辅助报关平台,还可以针对进出口企业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对于进出口流程进行可视化管理,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像个人快递包裹一样,完全掌握进出口货物的流转节点。

邢巍(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北京分中心主任):生产企业都能够提前预知预判这批货物的运行状态,也就是说能够提前安排它的配送,提前安排它的生产,我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了解,使这个企业零库存的生产就成为了可能。

海关总署统计显示,2016年全国海关监管进出口货运量39.8亿吨,同比增长0.8%,全年实现税收进入库15388亿元,增长2.6%,海关总署不断加大推进通关便利化,促进外贸回稳向好,2016年全国65个出口加工期已有34个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全年为企业减免税款约480.6亿元,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也表示,中国正在积极参加经济的全球治理,通过自主的单边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来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的发展,2016年8月,经中央批准,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七地,成为继上海、广东、天津、福建之后,我国第三批国内贸易自由实验区,我国陆续批准的三批11个子毛实验区2016年已经建设运行的4个子毛实验区新设企业将近14万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近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0%以上。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化的最主要的维护者,甚至于棋手,所以中国必须拿出实际行动,要维护当前的全球贸易的体制,一带一路就是一个抓手,通过一带一路让沿线的各个国家百姓真正尝的甜头,有了工作了,有了路了,生活方便了,贸易更畅通了,那当地的百姓都支持全球化了。

问题五、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选推动者,因为他现在不动,所以总得有人来推他,中国就是这么一个推动者,而且我们不要现在看到谈论异全球化去全球化谈论的这么火热,就认为所有人的都在反全球化,很多人还是在支持全球化的,主流声音还是应该支持全球化,总得有人代表这部分的声音吧,我想中国在这个方面实际上中国来推动全球化,那么其他的国家也一块帮着来推车,最后这车可能就又发动起来了。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选参与者,到目前为止,尽管说我们在一些局部问题的讨论上,比如说气候变化这些方面,我们还是起到了推动者的作用,但是在更广阔的话题上我们主要还是一个参与者,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们的角色如果量化一下的话,70%的机会我们都还是属于参与者的角色,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展现出一个推动者的身份,在个别的话题上我们也起到了这种作用,我觉得所以说这个角色是变化的,而这种变化也适应我们作为一个在成长中的一个大国应有的角色变化。

赵悦(央视财经评论员):选推动者,我觉得还是推动更好一点,中国实实在在做这些事情也非常实,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未来几年全球经济的大买家,我们看到已经开出未来五年我们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我们对外投资7500亿,还有7亿人到全世界去旅游,这都是什么?都是我们提供给全球带来经济贸易增长的红利,我们拿干货。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欧智华: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全球领导者贸易开放的火炬手以及巴黎气侯协定的背后驱动因。

网友们选择: 37%的引领者,31%的推动者,参与者28%,跟随者4%。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全球化的过程我也非常同意,我们不要只看到逆全球化,去全球化的一方面,其实放眼看得更严的话,我认为这个全球化的进程还没有完成,只不过在中间就像股票价格伸张的时候,它遇到了一个波段,在一个阶段它可能会在这个地方整理一下修整一下,我想用一个词其实有一些看似在反全球化的人,他们可能正是在努力修补全球化,我们在过去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事情,发生了一些问题,然后修复好了这些问题以后,我相信未来还会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全球化的过程。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3月20日 22:54

视频简介: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在北京举行,在本届论坛上,“全球化”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之一。全球化改善了许多人的生活水准,同时也带来经济实力在不同国家间的转移。不过,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种悖论。那就是:全球化在缩小国与国之间收入差距的同时,加剧了国内的贫富不均。因此,全球化成为了在政治上一个极为便利的替罪羊,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背景下。本期《央视财经评论》就将邀请嘉宾对全球化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全球化提出5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