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农广天地节目看点:3月27日—4月2日

CCTV节目官网-CCTV-7 农广天地 来源:央视网2017年03月17日 18:03 A-A+

《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河北省蔚县有种植谷子的悠久历史,农民们对谷子是很有感情的,但是,前些年流传在当地的几句顺口溜却耐人寻味,这几句顺口溜是:“小米好吃谷难种,蹲着间苗膝盖疼,手拿镰刀腰弯弯,一粿谷粒半碗汗!”这几句顺口溜,虽然对谷子间苗和收割环节说得有几分夸张,但是,也确实形象地反映了依靠人力进行谷子生产的艰难程度。那么,谷子为什么不能像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一样实现机械化生产呢?这是因为,我国的谷子种植地区多处于山区丘陵的坡地,种植分散,而且规模较小,机械作业不容易操作。其次是谷子的粒儿特别小,重量特别轻,在播种的时候排种器不好控制下籽量,播种时往往下籽量大,这样的话出的苗子就多,增加了间苗的难度,所以,播种这个环节一直难以实现机械化。近年来,随着市场上小米的价格逐渐攀升,谷子种植的面积开始转降为升;再加上水资源的匮乏,干旱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所以,具有节水、耐旱特点的谷子,就显得非常的吃香,特别是张杂谷的种植面积呈现出连年递增的势头,可是,传统的生产方式与谷子再度辉煌的需要极不相衬。实现不了机械化生产,是影响谷子种植的重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张家口农科院的谷子专家,为了推动我国谷子产业的发展,率先在张杂谷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使用了先进机械,为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播出时间:2017年3月27日14:43-15:13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让年画飞上天的小村庄》

在山东潍坊的东北方向,大约10公里左右,有一个小村庄,叫杨家埠。村子经过了统一的规划,房屋跟村庄的名字一样,都有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在这个村子里,有两样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代代传承,它们分别是杨家埠木板年画以及潍坊风筝。在本期的节目当中,栏目记者晓琳就将带领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一起走进杨家埠村,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小乡村都有着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播出时间:2017年3月27日19:00-19:30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温室油桃花果期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温室油桃半促成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农户也开始利用这项技术来栽培油桃。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区,温室油桃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温室栽培油桃,能够比露地油桃提前1-3个月上市。但是种在温室里的油桃,有着其自己的特性,对管理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想要照搬露地栽培经验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在花果期阶段,往往会遇到不少的问题。在本期的节目当中,主要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温室油桃花果期管理的一些技术措施。

播出时间:2017年3月28日14:43-15:13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农田餐桌-鱼住别墅蟹住公寓》

在本期的节目当中,栏目摄制组一行人就来到了山东省青岛市,去为观众朋友们探索两种新兴的养殖模式:一是通过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黑鮶鱼,模拟野生黑鮶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通过这种方式养殖出来的黑鮶鱼,质量非常接近野生的黑鮶鱼;二是通过蟹公寓的形式养殖中华绒螯蟹。所谓的蟹公寓,就是一个蓝盒子,把蟹们一格一格的分开,以避免螃蟹在蜕壳的过程中相互打架,影响成活率,同时使用循环水进行养殖,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两种养殖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保障养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同时,都非常地注意环境保护。

播出时间:2017年3月28日19:00-19:30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农田餐桌-走进昭苏》

在本期的节目当中,栏目摄制组一行人来到了位于新疆的昭苏县。昭苏曾经是丝绸古道上的一颗明珠,是汗血宝马的故乡。昭苏,它的名字有苏醒恢复生机之意。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独特气候,为这里的生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新疆褐牛,作为肉用型品种的肉牛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昭苏县有个著名的丑姑娘,它是谁呢?油菜,是个集美貌与内涵与一身的植物,您了解它吗?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新疆的昭苏县,去看一看那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情况。

播出时间:2017年3月29日14:43-15:13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田园乡村-丢了鲍鱼的鲍鱼岛》

在本期的节目当中,栏目记者将有一次神秘而愉快的旅行。栏目摄制组一行人从山东省蓬莱市的蓬莱港出发 坐船向北航行4个多小时,去寻找大海深处一个美丽的小岛,这个岛还有一个特别诱人的名字,叫做鲍鱼岛。它就是南隍城岛,隶属于山东省长岛县,岛上有一个乡,乡里也只有一个村,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如何呢?在本期的节目当中,栏目记者就跟随当地的渔民,下海捕捞鲍鱼,了解人工渔礁的建设情况,海洋牧场的规划情况。记者跟随当地渔民下海捕捞后,除了鲍鱼 还捞到了很多的海胆。随后,在村里办的渔家乐里,栏目记者首次体验了生吃海胆,还品尝了海胆鸡蛋羹,清蒸鲍鱼等海鲜美食。热情的渔民还给摄制组人员专门制作了传统渔家美食大餐,葛根叶做垫、海青菜制馅的海岛大包子。除此之外,记者还体验了当地的特色旅游项目——海钓,而且还是成串的钓鱼。另外,在南隍城村还有一个土特产不得不说,那就是——海米。您知道金钩海米是如何加工出来的吗?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请您带着各种疑问,跟随我们的摄像机镜头一起出发,到山东省蓬莱市的南隍城岛,去看一看那里的特色渔业生产情况。

播出时间:2017年3月29日19:00-19:30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景观竹品种介绍》

竹子,大家常见的一种植物。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有着较广泛的分布,也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竹子既是经济林又是用材林,竹材和竹制品可用在建筑、装修、家具等多个方面,以竹代木是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竹子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园林造景,美化环境,供人们欣赏。这些被用来美化环境、园林造景的竹子就是景观竹。竹子作为园林造景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我国的园林建筑中数不胜数。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介绍紫竹、筠竹、斑竹等几种在园林造景,美化环境中经常使用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竹品种。

播出时间:2017年3月30日14:43-15:13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蚯蚓拱出的循环经济》

本期节目的主人公刘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了解到蚯蚓吃废弃物生产蚯蚓粪的习性,而且蚯蚓粪的营养价值很高。刘芳不但认识到蚯蚓变废为宝的本事,还发现了蚯蚓粪的巨大商机。为了挖掘蚯蚓粪的市场,她决定养殖蚯蚓生产蚯蚓粪,于是开始了她的农业循环计划。在养殖过程中,刘芳第一次引进的蚯蚓出现了意外死亡,在山东省农科院崔荣宗老师的帮助下,刘芳收获了第一批蚯蚓粪肥料;然而当地的种植户却对这种新型肥料产生了怀疑。为了让大家相信自己从而使用这种肥料,刘芳答应免费让大家试用,只需要用蔬菜秸秆交换就可以,于是,她打开了销售市场。后来,刘芳养殖的蚯蚓慢慢老化,面临淘汰的局面,如何充分利用这些高营养的淘汰蚯蚓,又让刘芳发了愁;蔬菜秸秆交换肥料的举动启发了刘芳;她决定和养鸡场进行交换,淘汰的蚯蚓给鸡吃,换来的鸡粪饲喂蚯蚓,最终完成了一个农业生态循环的大计划,而刘芳也从中获取了千万财富。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观众朋友们讲述主人公刘芳的创富经历。

播出时间:2017年3月30日19:00-19:30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母鸡带来的财富》

2007年,17岁的喻鹏离开湖南岳阳的老家到广州打工。从事着自己喜欢的电脑工作,一干就是三年。然而一件事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让他从此走上了养母土鸡的路。年纪轻轻,却头脑灵活的喻鹏,2015年,就凭借养殖母土鸡,让他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600万元。他不仅凭借着养这种鸡发了财,而且还带动当地200多个农户一起致富。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事令他改变了人生轨迹呢?他又是怎么致富的呢?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为您揭开湖南小伙喻鹏的创富奥秘。

播出时间:2017年3月31日14:43-15:13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侗族芦笙奏响乡村旅游曲》

“侗族芦笙”是南方侗族文化的体现,从古老的簧管乐器发展而来,“芦笙艺术之乡”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皇都村把芦笙文化作为主导产业,积极打造侗族文化旅游产业。本片就从芦笙文化前期的团队形成、中期发展,到后期走上正轨并且与乡村旅游深度结合作为主要叙事线索对皇都村的芦笙文化产业进行了深度报道。其中,在团队初期形成的环节中,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芦笙的乐理、历史沿革、鼓楼与芦笙对村民的影响,以及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中期发展环节则主要叙述了芦笙文化接触商演走出大山,接触外面的世界。后期环节重点介绍了芦笙文化回归皇都村,升级与创新,与旅游相结合,带动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此外,片中还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侗族最著名的“合拢宴”,让文化与美食、美景相结合,带给游客全方位的最佳感受。

播出时间:2017年3月31日19:00-19:30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停播

播出时间:2017年4月2日19:00-19:30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860010-113312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