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咱们田间的主持人” 卧底记者石野眼中的肖东坡

CCTV节目官网-CCTV-7 乡约 来源:央视网2016年10月10日 21:19 A-A+

中国的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后,各种各样的访谈节目更是风起云涌,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还真不多,具有特色风格的主持人更是凤毛麟角,而CCTV7“乡约”主持人肖东坡却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你与他面对面交流后,你更会为其身上独特的东西所吸引。“问渠哪得清如水,惟有源头活水来”。这种所谓独特的东西,不是某些主持人那故弄玄虚,不是某些主持人那样装腔作势,也不是某些主持人那般花言巧语,而是肖东坡那立足于深厚的泥土,那从瓜棚豆架下散发出来的浓厚的泥土气息。

我不知道肖东坡这名字是否因为他太喜爱宋代文豪苏东坡而延之其名的缘故,还是他身上真的具有古典文人的古朴气质,反正我与他面对面谈话,就能感觉到他深厚的古文功底,非凡的谈吐。后来我在他的办公室里见到名家手书的几幅源引于苏轼的词句,以及他在多篇文章中抒胸直意的多首仿宋体诗词时,才知这位学建军筑出身的山东大汉极爱诗词。东坡是文人,宋代东坡的英名早千古流传;但肖东坡却像个本色的乡下人,因为新一代的中国农民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更大有人在,更何况此东坡生就一副“农村后生”的淳朴、憨直面相;他谈吐的朴实和风趣;他带着浓浓乡情,带着真诚的尊重和认同,走进农民的“精神家园”的身影;他在田间地头、河边山脚、炕头小院、葡萄架下与农民坦诚交谈的剪影,无昭示着他的乡下情结,展现着他的农人足迹。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的那次访谈。2006年11月20日,京城度过了少见的暖秋之后,突然北风乍起,寒流骤至。只见那狂风刮得秋色失容,卷起满地万片叶,飞沙走石,那冷风吹皱京城每个角落,人在室外站都站不住,哪还能做什么访谈节目呢?于是乎,我们原定好的一定在室外进行节目的计划立马打破,只好紧急移至室内,转移到学生礼堂。幸而那次是在北京科技大学,那儿条件不错,室外有琳琅满目的各色花草,室内更有花花绿绿,暖气袅袅,温暖如春。

1

那天下午3时许,我就是在这间礼堂里第一次与肖东坡见了面。因为在这之前他看过我的书,也见过我的相片,所以他一见到我就大声喊出了我的名字,然后笑容可掬的一把紧握住我的双手,满脸歉意地说:路上太堵,让你久等了,实在抱歉……他拉着我坐到早准备的台前,脱下了厚厚的外衣,里面穿着普通衬衫,而外面却穿着一件手工编织的毛线夹,就像乡下的乡民一样:朴素、自然、大方而又随和。当时我以为他只是先歇口气,等上镜时肯定会打扮一番。

谁知,东坡就这样向在场的编导和两位摄像打了个手势,让他们马上开始工作。这颇出我的意料之外:哪有主持人不打扮一新才上镜的呢?至少也得西装革履才有主持人的形象呀?再说他的那圆乎乎的脸给寒风吹的通红,刚坐下还不到两分钟呢?

但是,这就是肖东坡。这就是肖东坡的主持风格。这“乡约”真正是名副其实,没有太多的乡规民约,有的却是扑面而来的、质朴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也让我这经历了十几家电视名牌栏目访谈的流浪记者大开了一回眼界:如果不是面对面坐着,如果不是正在做我的访谈,我还真不相信中国的电视节目中还有这样随意的主持人!这样不在乎地理位置和入镜环境的访谈节目!

是呀,平常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和受访者不是得打扮一新,至少也得有精心的准备;主持人与被采访者不是置身于时尚的演播厅,就是被明晃晃的灯泡所聚焦;但在这里,主持人和嘉宾没有精心准备做客般的服装,而是随心所欲地展现本色,是置身于最真实的原生态——农舍的窗前、村头的谷场、瓜棚架下,有的是在溪流淙淙的水边,有的是在连绵起伏的山脚下,有的甚至是在葱郁青翠的山林之中……这也实在开了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先河。立足于朴实无华的乡村大地,置身于喧嚣的城外,在绿肥红瘦,泥土散香的大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也悠悠,心也轻松。这种特殊演播室里制作出来的节目自然会令人耳目一新了。

东坡那憨厚的横模样长得还真像一位朴实的农民,加上他那轻松和谐的谈吐,我一直以为他还真是地道的农民。

然而他却是地道的城里人,是生在城区长在城市的年轻人。但自从主持农业节目以来,他几乎跑遍了全国的边远乡村,猪圈羊圈牛圈他都钻过,瓜棚菜棚草棚他都光临过。加上他的亲和的外表,他朴实而又机智的谈吐,使他成为广大农民的朋友,这也难怪农民朋友都称他为“农村后生”,更为乡下人亲切地称之为“我们村里的主持人”!

在每期节目中,东坡用他那质朴的语言,敦厚的笑容,用他那最平实的乡村语言与他与乡亲们交流,共同感受着每一位被采访嘉宾的酸甜苦辣、真实生动的人生历程,共同品味那一宗宗富有特色的乡土气息、浓浓乡情的乡村故事,使我们这些乡下人没有距离与隔阂地真实贴近,更有一种宾至如归的幸福归宿感。

肖东坡还真的颇似文人东坡,他不但节目主持的好,文学功底也很深厚,特别是对古诗词总是出口成章,信手拈来。我看到他在送给我的一本新书封底上有一首他创作的《西江月乡约》,上面写道:瓜棚柳丝豆架,老酒醉话桑麻。舍南舍北山水绕,斜阳西下。肖东坡,似东坡,性喜唠嗑闲话……那语调,那气韵,还真有些苏轼乡土诗词的意蕴。

就是这位名有诗意,貌不惊人的东坡,既采访过数百位朴实无华的乡民故事,也采访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草根情怀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天独慈善家”李金元,还有采访过“全国十佳律师”之一的岳成,被称为“影视大鳄、金领农民”的邓建国等。也正因为东坡和他的“乡约”通过现代传媒营造了一片特殊的淳朴乡土;用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奏出了一曲乡音、乡情和乡恋;他用话筒为父老乡亲们搭建了一座能展示中国新农民亮丽风景的大舞台。正因为如此,他也当之无愧地被乡民们称为“田间主持人”,被多家传媒称为“中国第一农民之友”。







860010-113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