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60516 乡土中国农村系列调查:再访柳家山

来源:央视网2016年05月16日 20:35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首播:

CCTV-1

5月16日19:38

 

CCTV-新闻

5月16日19:38

重播:

CCTV-新闻

5月17日03:45

 

CCTV-新闻

5月17日05:45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春节前焦点访谈播出的《柳家山枣事》,报道了山西吕梁山区的贫困县临县红枣大丰收却遭遇销售难,一些枣农面临绝收的情况。节目播出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临县的红枣销售得怎么样了?农民们收入如何?今后卖枣还会难吗?记者近日再次来到临县采访。

4月上旬,记者再一次来到了临县柳家山村,这里是村民柳占贵的家,今年一月份记者到来的时候,81岁的柳占贵守着满院子红枣一脸愁容,去年他总共打下了一万斤枣,可别说赚钱了,两毛钱一斤都没人要,眼看一年的生计都成了问题。媒体关注后,柳占贵以每斤七毛钱的价格卖出了全部红枣。

去年红枣最难卖的时候,柳占贵砍了自家几十棵枣树,如今红枣卖出去了,柳占贵说,这树,他是不会再砍了。

由于媒体的帮助,柳占贵老人的枣卖得最快,价格也相对高些,那么其他村民情况如何呢?告别柳占贵,记者来到了村民柳计奎家里,今年一月份,记者来采访时,柳计奎家房前屋后晒满了红枣。如今只剩下库房里这五六百斤。

柳计奎算了一笔账,种红枣没有任何补贴。每亩枣林平均二十棵枣树,只上最少量的化肥农药,也要一百元钱。家里总共20亩枣树,拿到手1000元就是亏损。伤心之下的柳计奎前不久砍了自家一半的枣树。

柳家山村去年总共打了80万斤红枣,多数已经销售完毕。但在一些位置偏远的村民家里,还有不少红枣没能卖出去。时间太久,有的红枣已经腐烂。

放了一冬天的红枣干瘪得厉害,再放下去只能扔掉,很多枣农干脆用来烧火。柳有奎已经卖出去一万斤红枣,只卖了两千元,还不够种枣的投入。剩下这四千斤红枣,是他今年春耕的全部希望。

临县红枣产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临县80万亩枣林,去年全县红枣产量3.6亿斤,现在销售出去了90%。

记者了解到,这三千多万斤只是枣农手中剩余的,还不包括枣林里这些随处可见被彻底放弃的红枣。剩下的这些红枣全都分散在偏远乡村,交通不便,销售尤其困难。这里是与柳家山相邻的王家沟村,村子位于山沟深处,当记者来到时,一多半的农户连一斤枣都没卖出去。

村民们说,随着温度升高,红枣再放下去很快就会霉变,除了扔掉别无选择。采访期间,记者遇到了一个专程来临县采购红枣的公益团队。在记者引荐下,他们来到了柳家山村和王家沟村。

最终,这个团队收购了柳家山村和王家沟村全部的剩余红枣。当地经纪人说,年初来临县来采购的,很多都有着类似的公益色彩。但这种爱心活动过后,红枣销售就会又遭遇难题。

高的时候收购价五六毛钱,低的甚至只有两毛,那么对临县枣农来说,这样的销售价格意味着什么呢?

枣农们说,仅计算最低程度的化肥、农药、人工费用,每斤红枣成本至少在五毛钱,卖到三四毛甚至更低就是赔。那么临县红枣销售长远的出路在哪里呢?临县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电商的参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多时,从全国各地来到临县的电商有二三十家,收购的价格也不错。大力发展电商平台应该是今后的一个方向。

按这位负责人所说,二三十家电商,总的带动销售接近上亿斤。不过记者采访期间跑遍全县,只见到了两家电商。来自河北的电商董文斌告诉记者,大多数电商都已经离开了临县,他也正在考虑是否离开。

那电商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记者联系上了一位已经离开临县的电商。她告诉记者,单就临县红枣的品质来说,很受市场认可。

电商们说,最初的问题其实是出在他们自身。过去临县红枣主要销往邻近地区,温度、湿度接近,从农民家里收来的红枣随时可以拉走销售,如今电商们面对的是全国市场,自然风干的红枣根本无法长途运输。吸取教训,电商们转向销售烘干过的红枣,但是成本也就急剧上升。

电商们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收购、加工、运输、营销,一系列环节下来,五毛钱收购的红枣卖到三块钱,电商至多只是赚个吆喝。为了降低成本,保证及时收购烘烤发运,这些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电商干脆住在枣农家中,艰苦倒是其次,他们发现,住到乡下后新的问题又来了,手机没信号。电商销售依赖网络,没信号连电话都打不进来,寄邮件还得去县城,基础设施落后对于电商来说是很大的制约。

每一个电商背后,对应的都是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客户,那临县到底能否留下这些电商呢?

山西省临县商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准备为电商的吃住提供补助,基础设施还在想办法解决。

已经离开临县的电商们告诉记者,如果能资源整合,将电商、加工、物流、专业合作社对接,降低成本,他们还会再回到临县销售红枣。而对临县来说,在促进鲜枣销售的同时,搞好就地深加工,则是红枣产业的长远之计。

临县当地深加工企业现状如何呢?在今年一月份的采访中,记者发现,2012年当地曾上马四家企业,总的设计加工能力1.6亿斤, 可消化全县红枣年产量的60%。但是由于当初建设时没有履行正常的土地出让程序而被叫停。几年过去了,四家企业没有一家建成投产。记者这次回访了解到,国土部门已经对四家企业进行了相应处罚,眼下正在补充完善相关手续。

记者再一次来到这四家企业所在地,和一月份相比,企业都已有了变化,有的正在调试设备,有的还研发出了新产品。一家用鲜枣生产休闲食品的企业负责人说,一旦条件具备,他们随时可以投产。

临县政府负责人说,全县30万枣农脱贫致富是个硬任务。扶持电商,让鲜枣找到销路,可以让枣农保收。而这些深加工企业尽快发挥作用,通过订单联接农户,才能把产业做大,让农民增收。 

今年秋天,临县红枣再度红了的时候,这些深加工企业是否能发挥作用,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对于枣农们来说,去年这个冬天格外漫长,今后还要不要种植红枣,一些人还在犹豫观望。

农民的疑虑能打消吗?全县30万枣农能靠着大枣脱贫致富吗?是当地政府正在解答的问题。现在,解题的思路已经有了,扶持电商,开展大枣深加工,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向找准了,下一步需要的是政府精准发力,一是用好用足国家相关政策,二是在整合平台、扶持产业、衔接市场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最终,让不断壮大的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希望今年秋天,吕梁山区漫山红遍的大枣映红枣农们的笑脸。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5月16日 20:35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16年春节前焦点访谈播出的《柳家山枣事》,报道了山西吕梁山区的贫困县临县红枣大丰收却卖不出去的事儿。针对这一难题,当地政府打算扶持电商、开展大枣深加工,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向找准了,下一步还需要政府精准发力,用好用足国家相关政策,整合平台、扶持产业、衔接市场,最终让不断壮大的产业带动农民致富。(《焦点访谈》 20160516 乡土中国农村系列调查:再访柳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