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我是传奇》第四章 第五节 子承父业,为民造福

CCTV节目官网-CCTV-7 乡约 央视网2016年04月23日 13:11 A-A+

子承父业,为民造福 ——“刘庄父子”史来贺、史世领

1

新乡县地处贫瘠豫北,南依黄河,北靠太行,堪称“南北通衢,交通要冲”。据《春秋》、《左传》记载,这里有武王伐纣的牧野遗址,有孔夫子周游列国途中的“歇脚地”。从隋朝开皇六年新乡置县起,至今已有1400多年。刘庄,就坐落在这座古老县城南边25公里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今天,一个千人的小村竟给这方水土涂抹了一段流芳百世的神话。

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粮。解放前的刘庄是一年就能饿死60多口人的村庄。1952年,22岁的史来贺以全票当选为刘庄村支书。那时的刘庄,好年景亩产能打百十来斤粮食,灾年则颗粒无收。年轻的史来贺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是如何带领乡亲们创造出以后的辉煌的呢?

十几个冬春,700多块高低不平的土地,被修整成了四块方方正正的大田。刘庄日后的生产环境就是这样靠汗水泡出来的。千亩棉田,平均亩产107斤,这个数字在50年代曾震惊全国。之后,20年艰苦奋斗,史来贺恪守“一不要国家伸手,二不要外部支援,三不要群众摊派”的原则,硬是把刘庄的人均收入提升到五六百元。1976年,这个小村年产值71万元,这在改革开放前是不得了的奇迹。好一个史来贺,这时带领全村父老“白天干棉粮,夜间盖楼房”,要靠自己的双手建设出土地上最美的新村。

六年,两千来个夜晚,烧砖一千多万块,自筹木材2400多方,投工30多万个。这期间史来贺的母亲去世,白天黑夜忙碌的史来贺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却换来了53幢双层向阳楼房拔地而起。200多户人家,史来贺是最后一批搬进的新居。从今天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伊始,核心工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啥提解放思想,就是因为那时思想不解放。在思想不解放的大环境下,史来贺敏感地把握政策先机、市场商机,办机械厂、造纸厂、面粉厂、加工厂……

1

时光一晃,数十个春夏秋冬走过,曾经袅袅炊烟、鸡鸣犬吠的乡村演绎出了一个又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传奇。而今,“中原首富村”名头的背后,是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多亿元,人均上缴税金11.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5元等等标志着富裕和殷实的数字。

50多年来,刘庄从来没有封建迷信、没有宗族派系,更没有发生过一起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1984年,刘庄成为全国第一个买飞机的乡村;1985年,刘庄花好几万元买了一台电脑;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大部分村庄还在传统农耕的时候,刘庄1000多亩地已经完全机械化,只用19个人管理……一路创造传奇的刘庄,引来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外国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四届国家最高领导人都和史来贺老书记握过手,这成为所有刘庄人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

进入21世纪,工农商一体化的发展让刘庄经济再上台阶。史来贺践行了自己“创大业,作大难;创小业,作小难;不创业,穷作难”的人生感悟。2003年4月23日,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一起,被中组部誉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的史来贺去世了。

史来贺的儿子史世领接过了父亲的旗子,2003年5月当选为刘庄党委书记。史世领是史家长子,1955年出生,1982年就读于山东医科大学,1985年任刘庄华星药厂厂长。高中毕业后,到车队学习驾驶拖拉机。他很快就掌握了驾驶技术,开车跑运输,下地耕耙农田。工作不怕苦不怕累,而且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对学习技术知识倍感兴趣。一次拖拉机上的喇叭坏了,史世领跑了好几个地方都没买着。史世领心里很着急,与另一名司机把坏喇叭拆下来试着修理,看能不能修好。谁知鼓捣了两天,竟然修好了。这下子史世领来劲儿了,他想,现在市场上喇叭奇缺,供不应求,要是刘庄生产喇叭,保准能行。说干就干,史世领被调到村办机械厂专门负责制造小喇叭。

制造小喇叭完全不同于修理小喇叭。制造小喇叭要掌握小喇叭的原理,还要加工原材料。那时,机械厂刚建立不久,设备简陋。为了尽快生产出小喇叭,史世领与技术人员一起连续加班加点,三天三夜不睡觉,认真琢磨、研究加工喇叭的办法,反复改进模具,终于成功地试制出小喇叭。开始时,一天只能生产1对;几天以后,可以一天生产5对了,接着又增加到一天生产10对、20对、100对……一年生产3万对。刘庄的小喇叭可与上海生产的小喇叭相媲美,畅销全国各地,为工厂赢得了利润。

1986年5月,刘庄人自行设计,自行安装设备的华星制药厂建成投产。“能人”史世领成为负责人,企业成功生产出红霉素、青霉素系列等几十种成品药和原料药产品。20多年的发展,华星制药厂目前已是刘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截至目前,刘庄实行的还是纯粹的集体经济,村办企业的利润属于全体村民。所有18岁以上、68岁以下村民全部安排工作,90%的村民在华星制药厂等企业上班。只有19个人在村里1050亩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少数人在村里做行政工作。每个村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每天都记工分,工资年底发,每人每月的收入差别不大。

1

“再过些日子,农场的玉米就要收获了。收获了的玉米,直接运往村里的华星药厂。因为玉米淀粉是制造红霉素、青霉素的主要原材料。”村民张桂龙告诉记者,刘庄村的工业现代化发展带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全村农业采用农场式管理,亩产粮食持续保持1000多公斤,生猪存栏数1000头,高产奶牛200多头。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科学种田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

刘庄的村民都享受上了免费供应粮、油、肉、蛋、住房、教育等42种福利。老村民连继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主动向世领提过意见,要求他尽快让比我还大4岁的他的母亲住进集体盖的新别墅,他答应我说快搬了,可我已经住进新别墅4年了,到现在他母亲还住在周转房里。”原来,刘庄的别墅新村第一期159套盖成后,史世领的母亲就符合条件有资格入住新房,可他却照顾那些家里劳力少、或者有残疾的相对弱势的村民优先住了进去。村民们主动要求世领尽快让老娘住进新房,是想以此弥补老书记史来贺因“走”得突然、未能住进新房的遗憾,可这些都被世领婉言谢绝了。

1

2004年,温家宝总理到刘庄视察,对史来贺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对史世领说:“你们新班子,一定要继承史来贺同志的遗志,把刘庄建设得更好。”如今的刘庄村,给了温总理和老史书记一个满意的答复。







860010-113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