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开讲啦》大国工匠李云鹤:与壁画的一场修行,用生命守护文物

CCTV节目官网-CCTV-1 开讲啦 来源:央视网2021年05月15日 20:32 A-A+


一千年前,中国面向外部世界的前沿在西部,而敦煌便是其中一扇最宽阔的大门。敦煌文化结合了极具特色的西域文化,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胸怀。本期《开讲啦》邀请到了古代壁画与彩塑保护修复专家、敦煌研究院修复师、大国工匠李云鹤先生。他将带领我们走进敦煌壁画,通过讲述修复技术的革新,揭开蕴藏在背后的敦煌文化流传的故事。

89岁,65年,两万天面壁

“从不知到知,由少知到多知的摸索,才慢慢进入了敦煌的艺术之海之中。”在很多时候,敦煌文物保护工作就是这样,没有现成的经验,必须边干边摸索,必须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从历史上自主修复的第一座莫高窟161窟开始,李云鹤爷爷就这样在全无修复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坚守敦煌文化65年。从那之后,李老开始了两万余天的面壁工作,写满了100多本日志,修复了4000多平米壁画,500多身塑像。而现在,89岁满头华发的李老依然身穿深蓝色工作服,穿行在各个洞窟之间。李老的儿子、孙子、孙女也都同样在从事着文物保护工作,坚持守护和传承着祖先的艺术。

被“藏起来”的壁画

李老说,曾对自己修复工作的最高的评价是根本看不出修过。要以旧修旧,可不能修旧如新,是文物修复工作的宗旨。而李老在摸索从未有人干过的修复工作期间,有过哪些创新呢?

随着历史变迁,各朝代的工匠会在原有壁画上刷层粉底重新作画,而距今发现最多的竟能有5层不同时期的壁画。李老就曾经发明了一种重层壁画整体揭取的技术,再现了许多被“藏起来”的精美壁画。简单说,就是这项技术全方位的将壁画从墙上整体揭取下来,再将从外层揭取下来的壁画“搬家”至新的位置。这样既能使得外层的壁画不受破坏的保留下来,也能将里层精美的壁画再现。敦煌莫高窟的第220窟,就是通过李老的技术,从而可以看到许多朝代的不同时期精妙绝伦的壁画。李老说,如果通过壁画整体揭取的技术,现在4万多平米的敦煌壁画甚至可以增加到5万平米都不止,可见藏在壁画后还有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

与壁画的一场修行,用生命守护文物

几十年的文物修复经验,使得李老成为最懂欣赏壁画之美的人,也是最懂壁画“病痛”的人。在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中,李老被誉为“壁画医生”。节目中,李老坦言与壁画相处的几十年间,修复工作对他自身的改变也非常大。李老曾是个急性子,而多年与敦煌艺术在一起,更像是一场与壁画的修行,使现在性格变得如此平静。

在一次壁画保护过程中,由于壁画过重,脚手架瞬间塌了下来,李老的第一句话却说的是:大家把壁画抓好。最终,壁画完好无损,可李老的胳膊上却留下了不少伤疤。至今,几十年来修复过的文物,李老从未失误过。他也不断的与学生们传递着这样的信念——文物保护工作就该用生命守护文物,从而传承和弘扬祖先留下的艺术。

播出时间:5月15日  22:30档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