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里,很多动物都要对青蛙下手,为了保护这些小可怜,蔡成伤透了脑筋。然而,刚开始养蛙的前2年,他的青蛙还是惨遭天敌灭绝。
青蛙一般是在3月份左右产卵,公蛙通过叫声来吸引母蛙,也就只有公蛙才有这样的鸣囊。
记者:好像泡泡糖诶,我摸他会痛吗。
蔡成:不会痛。
3月份,青蛙开始活动,周围的天敌也在蠢蠢欲动。
在这片蛙池里,有着大大小小的洞穴,有的洞里藏着青蛙,有的洞里也藏着青蛙的天敌。
蔡凯:这是一个龙虾洞。
记者:哎呀,还真有。
蛙池里杂草丛生,各式各样的动物都有可能在这里聚居。排水时不小心留下的龙虾卵就有可能毁了一池子青蛙。
记者:龙虾这么小,能吃这么大一只青蛙吗?
蔡凯:他慢慢吃。
记者:就要死了吗,跑掉了,好险。
青蛙被夹的惨状把记者吓得够呛,但自然法则就是如此残酷,看着辛苦养出来的青蛙被这样糟蹋了,蔡成心里也很不是滋味。2011年,他投入的二十多万就是这样被打了水漂。2012年,又因为食物供应不上,只能眼睁睁看青蛙饿死。
忙活了3年,兄弟俩钱没赚着,还背上了十几万元外债。渐渐地,他们成了村子里的人人笑话的败家子双胞胎,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
村民 刘功成:两个是败家子,不想打工,想吃清高一点的饭,尤其是那个弟弟,蔡成,相当老板,这下当得好,赔本了。把家里的钱亏光了,老爸出去打工,老妈在家里疯疯癫癫的。
明知养不成功,还要执迷不悟,大伙儿都觉得这对双胞胎算是没救了。父母走到哪里都要受人奚落,年近60的父亲也被逼得,只能孤身一人去外地打工。
为了养青蛙,哥哥蔡凯每天都要亲自去挑猪粪,来养蝇蛆。猪粪又臭又脏,盯满了苍蝇,蔡凯走到哪里,大家都不愿靠近。看到哥哥被人嫌弃,蔡成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然而,2013年6月的一天,蔡成却突然变得非常奇怪,他神秘地告诉哥哥自己马上就能赚钱了,随后竟然跑到地里去种起了辣椒、白菜,难道青蛙还要吃辣椒吗?这让大家都觉得非常奇怪。
哥哥:种的白菜、辣椒、丝瓜。每天都在种辣椒、除草,青蛙养不成功你又想转行,那不是真的有神经病吗。他说白菜可以喂蝌蚪。
原来,蔡成是摸索出了一套有关青蛙的养殖方法。就在记者前去采访的时候,蔡成把一坨棉花拴在绳子上,说要带我们去做一个关于青蛙吃食的实验。
拿一坨小小的棉花就想吊到青蛙?这也太小别人的智商了吧。那么,青蛙它究竟会不会上钩呢?
记者:我吊啦,它会吃吗?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有青蛙准备上钩了。还有人直接就钓了一只大青蛙。
钓青蛙是蔡成从小最熟悉的游戏,这个游戏让他从前一直误以为,青蛙只能看见动的东西。然而,通过3年养殖,蔡成发现,其实静止不动的东西青蛙也能看见。
2013年,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蛙池里出现了大青蛙吃小青蛙的现象。情急之下,哥哥干脆把喂蝌蚪的饲料往青蛙身上这么一撒,没想到青蛙出乎意料地吃起了饲料。
如果青蛙能吃饲料,兄弟俩就不用再为找不到足够的蝇蛆而担心,也就解决了养殖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难题。通过上网自学,蔡成开始尝试在蝇蛆里和入饲料,对青蛙进行驯养。并在蛙池旁边种植蔬菜,改善青蛙的生长环境。
杨道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教授:青蛙在自然界吃活动的,人工养殖把饲料和蝇蛆和到一起。慢慢适应了口感,多代驯化后更容易吃饲料。
2014年,蔡成的青蛙养殖成功,兄弟俩成立合作社,把青蛙卖给当地农家乐,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300多万。2015年,他们又发展稻田蛙、稻田虾等生态养殖,利用青蛙的冬眠期,在稻田里养殖龙虾,实现大米、青蛙、龙虾的循环农业。2016年,蔡成与蔡凯一举把基地扩大到了230多亩,当年销售额达800万元。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农业局 局长 李际红:青蛙的消费市场有局限,要弄清市场,谨慎投资。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1月04日 22:0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在湖南省岳阳市有一对养青蛙的双胞胎兄弟,见过这哥俩的人都说,这俩人长得那叫一个像。本来兄弟俩人只是想做点小本买卖,可谁知养上这青蛙之后,那叫一个点背,活活把自己弄成了远近闻名的双胞胎“败家子”。记者前去采访的时候,这对双胞胎打响了一场对命运的自卫反击战。(《致富经》 20170104 双胞胎“败家子”的命运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