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起客户的兴趣以后,刘春龙又找了济宁市一家有名的饭店,请他们用蘑菇开发了一些新菜式,然后向客户发图片,发菜谱推销产品。通过这种办法,刘春龙争取到了不少客户。
可是刘春龙做了两个多月后,发现毛木耳的利润不高,自己刚开始做,量又少,很难挣到钱。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叫朱德才的种植户托刘春龙卖90多斤榆耳干品,没想到,这次经历给刘春龙带来了重要转机。
刘春龙:他本来就几十斤货,我们很快这个货就发完了,客户紧接着还要货,一斤干品卖到120元。这个价格跟毛木耳比的话差多少,差十倍。
90多斤干榆耳就能卖到一万多元,利润比毛木耳高多了,刘春龙一下子兴奋起来。2012年10月,他跟朱德才合作,在距离老家十几公里外的地方种了500多平方米榆耳。
半年以后,第一茬榆耳就长出来了。想到马上要赚钱了,刘春龙兴奋不已。刘春龙经常到榆耳棚里,拍些照片为宣传推广作准备。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刘春龙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症状。
刘春龙:咳嗽,还有头经常懵懵的感觉,就是浑浑噩噩,没有精神。
当时刘春龙以为是自己休息不好,压力大的原因,没怎么当回事。转眼就到了采摘榆耳的时候,刘春龙发现,大棚里的空气中经常弥漫着一种类似烟尘的东西,刘春龙没有在意,他找来了11个村民采榆耳。当天晚上,一部分工人也出现了奇怪的症状。
村民陈旭:咳脓痰,然后就是喉咙这一块,热热的,很难受,发烧。
村民马培荣:觉得干一天活,没累成那样,天天干活,觉得浑身疼,腿也疼腰也疼,直不起来腰,感觉冷,后来觉得发热,我轻易不发热,我怎么还发热呢?
生了病的工人想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在大棚里干过活。第二天一大早,他们马上找上门去。
陈旭:很生气,我找他的时候都要打他的感觉,干了一天活,这东西有毒。
刘春龙:气势汹汹地就来,我们把桶什么都放在那等着他们采的时候,一看不一样。说你现在必须给看病,得了肺炎得了什么,怎么办,还有说得肺癌的。
当他听说工人的症状和自己之前出现的症状差不多时,刘春龙心里直打鼓。他怀疑是榆耳的问题,可是,别的地方也有种植榆耳的,从没听说过榆耳有毒。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让刘春龙哭笑不得的是,对这件事情的解读,村里出现了一个这样的版本。
刘春龙:像一个毒气罐一样,漏毒气,他们就感觉那是一个毒气源,甚至他们靠近都不敢靠近。
村民马培荣:就是说有毒,不能干,那有毒,不能干,这也不能种。
村民陈旭:就是挣那两个钱,如果身体得了病,太不值当了,都在传,都问你还去吗,我不去,你问他去吗,我不去,都不去。
没有工人再敢进入他的大棚。如果不及时采收,榆耳会变老,晒出的货不仅片薄,而且泡发时还会烂,这种榆耳卖不上价,刘春龙陷入了困境。这个事情要是不弄个水落石出,榆耳肯定是种不下去了。刘春龙只好打电话问蘑菇专家,终于揭开了大家发烧咳嗽之谜。
山东省农科院食用菌农艺师曹德宾:孢子是蘑菇的一个种子,是一种像抽烟的烟雾那么细的状态出来,通过呼吸渠道进入身体,它是要在三十多(摄氏)度的条件下,人体就是三十多(摄氏)度,它要萌发,产生一种很纤细的菌丝,基本症状,比较轻微的就是咳嗽,稍微有点发烧,人有点懒散。
由于榆耳的孢子比较多,如果人体肺部吸入一定浓度的孢子,体质弱的人就会咳嗽,发烧。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刘春龙在采收榆耳的时候,都会采用先通风排出孢子,再戴防毒面具的办法。这个办法逐渐被工人们接受,后来跟着刘春龙种榆耳的村民,也都戴着防毒面具作业。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6月20日 22:44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大棚,要带着防毒面具才能进去。稍不留神,教训很惨痛。发烧,防毒面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烟雾状的东西。刘春龙因为腿部残疾,被家人认为只有读书才能养活自己,弟弟出来打工支持他上学,可他却放弃本科学业,靠着大棚里这种危险的东西,3年后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给弟弟买车买房。(《致富经》 20160620 危险大棚里的诱人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