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是凌刚基的大学同学,在他眼里,凌刚基从上大学起就跟其他同学不一样。2005年,凌刚基考入成都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一入学就组装电脑,还开过一个广告工作室。是学校里第一个用自己赚的钱买小轿车上学的人。大三开始,凌刚基看准了在成都刚刚流行的这种能发光的广告字的商机,借了20万元开了一家广告制作公司。
凌刚基:当时成都还不足一百家。卖这样的场子。因为针对整个西南地区来说的话,需求量很大,而且利润空间也很大。这就驱使了我得赶紧去做。要不然多了以后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到2009年,即将大学毕业的凌刚基已经赚了50多万元,他正谋划着毕业后开一个更大的广告公司。谁想接下来的变故,让凌刚基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妻子何微觉得生活像中了奖一样刺激。
妻子何微:感觉好像中奖一样。可能我们的生活比较过得跌宕起伏一点,充满刺激的。
2009年5月的一天,凌刚基的一个工人在安装广告字的过程中不小心摔了下来,成了残疾人。这不仅让凌刚基摊上了官司,大学四年赚的50多万元都赔了进去,还欠下了20多万元外债。
凌刚基:哎,当时心不好用言语表达,叫一个焦虑。我不能在广告行业待不下去了,待不下去了,看着每天安装什么危险,自己也害怕,心里留下了阴影,我就干脆换行重新做一样事情。
2009年11月,准备转行的凌刚基盯上了餐饮。而且从重庆流行的酸菜鱼上获得灵感,要专门做乌鱼火锅。
凌刚基:永川当时的乌鱼已经很流行了。重庆人喜欢吃火锅,就盯着一个面去做,我方便做好啊。
凌刚基向亲戚朋友借了20多万元,开了一家乌鱼馆。而为了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凌刚基动了很多脑筋,经过反复练习,终于切出了乌鱼花。
凌刚基:慢慢地,不要把它切断了。我们是第一刀不会把它切断,然后第二刀,我们是一二三,第三刀才把它切断。让它形成一个十字形的。
记者:先横着切,然后竖着切。
凌刚基:对。慢慢的,而且要细。
记者:这个是你自己研究出来的吗?
凌刚基:应该说是看着那个菌花,别人切的挺好的。回去琢磨。
乌鱼花入锅后就翻了起来,即好看又容易入味。而在当地的其他餐馆,乌鱼通常被切成块状或者片状。
永川区餐饮商会常务副会长张海龙:正常的都是以片,乌鱼片为主。鱼花呢在调味入味这块,比鱼片更好一些。重庆人吃火锅,他喜欢麻辣。所以说凌刚基他们开的这个乌鱼馆呢。红汤乌鱼呢也是很受大家的喜爱。
凌刚基把乌鱼切成花,这看似很小的创新,却受到很多顾客的欢迎。3年时间,凌刚基的乌鱼火锅餐馆就开了20多家。
餐馆生意越爱越火爆,可2012年初,凌刚基却犯愁了。来吃乌鱼的人越来越多,送鱼的经销商常常跟他这样说。
凌刚基:我说今天送点鱼来吧,他说今天只能送两百斤啊。没有鱼,你看着点用吧。过几天才能到货。你省着点卖。你说开店的,客人要吃,我还得省着一点卖,这怎么可能嘛。
当时,乌鱼由于供求不平衡而发生了价格飙升和断货的情况。凌刚基到其他养殖户那去考察情况,又查了一下资料,他萌发了一个念头并为此激动了好久。
凌刚基:看着别人养鱼,把鱼苗放下去,然后每天给它不停喂食。一天三餐,然后鱼苗消毒。我觉得养乌鱼挺简单的。后来我说乌鱼那么紧俏,市场供求关系那么不平衡,我就想自己回家养乌鱼去。
记者:这鱼离水还能活吗?
我们做实验72小时没问题的。搁到潮湿湿润的地方。它可以用皮肤呼吸,保持湿润就能活。
记者:左扭一下,右扭一下。
凌刚基:钻草丛里,跑了。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4月21日 23:12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抱怨工作不如意、创业很艰难的时候,他回到家乡建起100多亩乌鱼养殖基地,蓄势待发地要将乌鱼打造成永川的一张名片。 他,就是三教镇利民村乌鱼养殖大户凌刚基,一个心怀梦想、创新争先、敢想敢干的80后小伙,一个不甘平淡、外表文雅、心却坚毅的小老板。近日,记者来到三教镇,走近这位“乌鱼养殖大王”,探寻他别样的创业历程。(《致富经》 20160421 黑泥塘 满眼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