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优存将家从繁华的沈家门搬到了海上不到100多平米的渔排上,刚开始老陈很不适应,感觉渔排上摇摇晃晃,干活都不踏实。吃饭烧菜,蔬菜都得省着吃,吃完就要上岸采购。渔排离不开人,妻子一年难得上岸几回,还闹了笑话。
周凤儿:海上很冷,穿着羊毛衫,一上到沈家门,沈家门穿的都是衬衫,人家笑我了。海上比上面冷了好几度,外面是什么世面,我一点也不知道。
即使是过年,夫妻俩也要守在渔排上。
陈犹存:就是黑黑一片,我们山坳里面,人家都是鞭炮翻天,工人全部回家了。就这样过了七年。
因为忍不住海上的冷清和寂寞,工人走了一拨又一拨。老陈一年年扩大着渔排的面积,他相信自己能在海上织起新的财富大网。到2012年,陈优存的渔排已经从100个网箱扩大到1000多个,陈优存不仅在沈家门买了房,还添了两条渔船。
就在陈优存想进一步扩大渔排的时候,2012年7月15日,台风来袭,他眼睁睁地看着渔排被台风卷得七零八落,鱼挣破了网全跑了,他喊破喉咙,却没有任何办法。
陈犹存:七个渔排全部冲倒外海走了,后来出去两条船,两条船拖不动,后来又出去两条,将近拖了一天一夜才把剩下的(渔排)拖回来,只有三分之一了。
周凤儿:每天哭,我从来没有这么伤心过。那时候我老公说话也不想说,反正喉咙声音没有了,他很大的声音,叫那个渔船,就叫,两天时间喉咙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渔排只剩下了三分之一,一百多万元的鱼,所剩无几。四年的心血,一下回到了原点。
2012年8月,就在陈优存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得知浙江海洋学院海洋水产研究所正在舟山附近推广一种名为日本黄姑鱼的品种,这种鱼已经推广了很多年,都没有渔民养殖成功。
柴学军:2002年开始我们推广养过来,在这里(舟山市)登步岛也养了一次,在(舟山市)六横岛,在宁波市象山港,最后到玉环市,还有温州市洞头县,还有(温州市)南麂岛,(舟山市)东极岛,还有温州市沙埕港,我都没看到他们养成很大的,很符合规格的商品鱼。
日本黄姑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海和日本南部沿海。因为东海区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市场上很难见到。浙江海洋学院海洋水产研究所推广日本黄姑鱼一是为了增殖放流,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因为这种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
可是陈优存很疑惑,日本黄姑鱼五个月能从五公分长到一斤左右,按理说应该很受养殖户欢迎,可是为什么推广十多年,效果却不理想呢?他找到试养的一些养殖户打听,才找到原因。
陈优存:这个鱼是挺会吃的,这两万条鱼最多可以吃两三千斤(小鱼)一天,那吃起来这个饵料一元一斤的话,就得两三千元一天。渔民养不起,因为这个鱼(卖)出去,到底价格怎么样都不知道的。
原来日本黄姑鱼长得快,但吃得也多,市场上没见过这种鱼,养殖户担心卖不出去,不敢养。陈优存却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自己能率先将这种鱼养殖成功,说不定这种鱼就能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王牌。
陈优存:这个鱼因为是我们这边没有的,没有的鱼是比较好卖的,我是这样想的。
2013年1月,养殖五个月后,两万条5公分的日本黄姑鱼苗长到一斤多。陈优存十分高兴,兴冲冲地拉了两万斤鱼到浙江省舟山市的东河市场,可很快陈优存就傻眼了。
陈优存:所有的人过来就是一看就走,一看就走,就是没有人感兴趣过。
浙江省舟山市的东河市场是一家大型的水产品交易市场,经营的经济鱼类有四五十多种。在这里,鱼的价格从十几元一斤到上千元不等。陈优存本觉得日本黄姑鱼少见,定价十五元一斤也不贵,肯定能一炮而红,却没想到经销商并不感兴趣。
经销商:因为这种鱼我们一看没进过市场,反正是没听说过。我们舟山人都吃海鲜,养殖的不要吃的,都是吃野生为主。肯定怕,万一销售不出去,你便宜给我也没用的,卖给谁去,对不对。
戎建宏:第一是这个鱼大家都对它不熟悉,它的肉质口感可能人家没吃过,或者也不懂这个鱼到底怎么样。第二可能市场销路没打开,这边的经营户不会进这种鱼来卖,毕竟这个成本,万一进了亏本,人家毕竟是做生意。
陈优存:我花了这么多的本钱,鱼没卖出去,我也很心痛,那时候就是乖乖地回家了。
大家的担心变成了现实,陈优存灰溜溜地回到渔排上。他很不服气,决定自己烧一条尝尝,这一吃,陈优存觉得坏了。
陈优存:不好吃啊,活鱼的时候腥味很重。.
陈优存觉得新鲜的日本黄姑鱼口感不占优势。两万多条鱼,半年就砸了20多万元,卖不出去甭说挣钱,每天还得喂两三千元的小杂鱼,这可怎么办?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4月15日 22:4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为了这种特别的鱼,浙江舟山的陈优存常年漂在海上。2012年,当他把这种鱼养出来后,经销商不愿意卖,连他自己都说不好吃。历经千辛万苦却可能没有回报,他自己都不知该如何收场。可是一天,一股刮来的风却让他找到出路,原本卖不出去的鱼在他手里神奇“变身”,身价倍增,十分走俏。看陈优存如何让咸鱼翻身,在大海上编织自己的财富大网。(《致富经》 20160415 西北风吹来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