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7 每日农经

[每日农经]爬沙虫的诱惑(20151207)

来源:央视网2015年12月07日 22:3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养殖户:这个水它要干净的水,对水的要求相当高,我们的水从上面的山上直接流下来的,山泉水。

  沿着出水口逆流而上,越过每个池子的过水口,再找到整个养殖区的进水口,再往上找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这条小溪。小溪不大,但水流很急。小溪边上时不时有人,而这些人竟然是在捉爬沙虫。这里的爬沙虫除了个头稍小,几乎和养殖的一模一样。也就是说,养殖用的水,原本就是适合爬沙虫存活的。

  刘胜达:我们就看它这个地方好,随便引进来水,我们就把水引下来。

  离养殖池不远,还有一个网棚,据说也养着爬沙虫,不过里面水流淙淙,绿树成荫,记者含晔不解的是,同样是养,环境为什么如此不同呢?

  李含晔:这是什么?长得青苔吗?也不像。

  刘胜达:这个是爬沙虫的卵。

  李含晔:卵?

  刘胜达:对。

  李含晔:这么大个的卵,对了,有卵,那虫子呢?

  刘胜达:虫子?你看下虫子也有啊,在这里。你看,刚孵出来几天的。

  李含晔:难怪我没看出来,这么小,多少天能孵出来?

  刘胜达:18天孵出来。

  这个特殊的网棚,其实是一个孵化室,专门孵化幼虫。这个孵化室的水路设计更加特别,水的路线在棚里百转千回,曲折回环,恰似一个个U型弯道。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呢?

  刘胜达:你看它是一个小的棚,水路弯来弯去,它就相当于三四百米的小溪一样的。

  十几条水道如果取直,虽然长度不变,但它竟然会变身成一条300多米的小溪,既保证了水流,又大大节约了空间。不过更加令人费解的是棚里的植被,这一棵棵树木,难道是景观设计吗?

  李含晔:刘大哥,我一直想不明白,你种这么多树,什么用?

  刘胜达:因为你看不见,所以你不知道,我帮你找一样东西,你看。

  李含晔:吓死我了,这个是死的吧?

  刘胜达:这个是死的。

  李含晔:这是啥虫子?

  刘胜达:这个是爬沙虫的成虫。

  李含晔:长翅膀了,一下认不出来了。虫子跟树有啥关系?

  刘胜达:它到十一二月份的时候,它就会爬到树上去吸这个汁液。

  李含晔:原来这么回事,我一直以为人家种的是风景,原来人家种的是风味。

  在当地,爬沙虫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捞,乡民们在闲暇时去河里捞一捞,算是个不错的兼职。当天下午,很多乡民把捉来的爬沙虫运到收货的地方,五毛钱一条卖掉之后,结束了一天的辛劳。第二天,刘胜达的四川客户也到了。

  赖万友:我们那边虫子少了,因为金沙江流域的环境没有这边好,再一个这几天发洪水了,那边没有虫了。我们当地家喻户晓,都晓得这个是好东西,不光是我们四川人喜欢吃,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像广东、北京、重庆,那些地方我们都发。

  爬沙虫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四川和云南一带,以四川为最多。近些年爬沙虫的数量越来越少,而市场上的需求却并未降低。很多的交易,都是论条来买卖。

  刘胜达:除非你没有,有都卖得出去。

  经销商:卖都是论条卖,6元,5元一斤,反正不一定,如果卖冻货的话也就是二三元、一元多一斤,都卖。

  刘胜达:二三十万,现在我们一年出栏。

  爬沙虫养殖在国内刚刚兴起,除了对水质和环境有较高要求,养殖成本并不高,然而,它的养殖技术并没有很完善,投资者还需要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摸索,以应对养殖风险。爬沙虫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做法很多,适合“生打熟补”,生打即酿酒,熟补就是烹制各种菜肴。最简单的是掐头去尾油炸,这个在当地最流行。当地还有一种特殊做法,煮熟以后,扒皮做汤。吃法多种,不过在外人看来,会有种“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感觉。不过吃过的人看来,确实是一道难得的美食啊。

  消费者:如果是把皮去掉,做汤的话,然后吃着好像皮皮虾,特别鲜。

  消费者:吃惯了,它那个味道香,一个传一个人,就慢慢传多了。

  李含晔:这就是我给您介绍的昆虫菜单,最惊心动魄的一份菜单,也是我收到最意外的生日礼物。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12月07日 22:38

视频简介:水中藏着小精灵,大受追捧竟是虫,稀奇古怪巧开发,水中人参爬沙虫。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