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王月全:困难的地方人家不去干,他都报名我去干。
杨玉藩:当时年龄我最小,就是年轻好胜,人家不敢,不想做的我去做。
干活卖力,又有组织能力,杨玉藩很快当上了包工头。到2008年,杨玉藩已经积攒了100多万元的存款。可他却突然放弃了在外打工,要回家养鱼鹰。
朋友杨利元:原来我们两个一起干那些工程,他也赚到一点钱了,我就说你好好干工程你干这个干吗。
朋友杨欣:我们朋友都反对,普遍都反对他,因为当时可以说没有任何前景,那时候。
朋友说养鱼鹰没有前景,是因为当时在洱海鱼鹰很分散,每家只有几只。没人觉得杨玉藩还能干出什么名堂。
渔民杨利元:这个鱼鹰要灭绝了,大部分就说你的这个是天方夜谭,怎么可能呢?
鱼鹰曾是生活在洱海边的白族人最好的伙伴,当地不少渔民,世代都是靠着鱼鹰捕鱼挣钱,维持生计。
杨玉藩:我们祖祖辈辈也就,不知道多少代就是靠着鱼鹰,鱼鹰是我们家庭成员中的一员。
曾经辉煌的洱海鱼鹰怎么就濒临灭绝了呢?
原来1995年开始,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洱海的生态环境,每年有6个月时间不允许捕鱼,这样,渔民就很难在禁鱼期养活鱼鹰。
渔民杨月岗:吃的(鱼)没有,拿给它(鱼鹰)吃饭,吃了以后,它(鱼鹰)就死掉了,没办法。
记者:鱼鹰如果吃饭就会死?
鱼鹰:恩,死,它只是吃鱼。
渔民:鱼鹰飞到水里面就违章了,违章了人家就给你罚款,罚款就养不起了。
一只鱼鹰一天要吃1斤多鱼。2008年,当地政府把禁鱼期由半年又改为8个月,这样一来,当地渔民更养不起鱼鹰了。
渔民杜顺藩:天天喂在家里面,去村里面买鱼1元一斤,养着20个鱼鹰,它要一天吃一斤,20斤20元,是不是,时间太长了。
杨玉藩:到2008年的时候,(洱海养鱼鹰的)才6家,有一家养了4到5只,6只,这个已经不能捕鱼了。再不保护的话,可能再过2年可能一只都没有。
洱海鱼鹰捕鱼是团队作战,如果鱼鹰数量少于20只,就无法形成围捕,这就意味着洱海鱼鹰捕鱼的这种方法将绝迹。
杨玉藩:你看看现在这个阵势全部都是鱼鹰,包括这边也有,包括后面。它这个范围相当当大,就前后左右吧。
杨玉藩:本来各找各的鱼,但是只要鱼跑,鱼动,那么过来,前后左右都是鱼鹰。那鱼肯定被抓。鱼大的话它们就共同去抢。不是争共同去帮忙。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7月14日 22:59
视频简介:因为一个商机,他押上全部身家,境况却一天比一天差。危机中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力挽狂澜!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的鱼鹰又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