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7 《致富经》

[致富经]一个健忘者的财富谜团(20140811)

来源:央视网2014年08月11日 23:26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现在,林爱福的头上还有那次意外留下的疤痕,这个疤痕时刻提醒林爱福要刻意去记一些事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林爱福养成了一个习惯,有事就一定要记录下来。可麻烦还是来了,而且还是一个关乎上千万元的大麻烦。

  1999年,林爱福下海经商,加工一种叫刺鲳的海鱼出口到国外。靠着刺鲳,林爱福赚到了第一桶金。可到了2003年,他却突然和当时最大的客户闹翻了。而闹翻的原因就是林爱福的“失忆症”。

  林爱福:我们当时跟日本的客户谈刺鲳的价格,定好的是2元八角,但客户后来跟我们定合同的时候,说我承诺过他2元4角。

  林爱福现在还留着当年的纪录,本子上清清楚楚写着刺鲳2元八角一公斤。

  林爱福:这里,刺鲳,2块8。

  记者:这是当年的记录是吧。

  记者:那日本客户为什么会说是2元4?

  林爱福:所以说我就忘了,是不是他们说2元4角能不能做,我随口嗯了一下,还是怎么的,我就不记得了。

  双方谈定的价格到底是2元4角还是2元8角,林爱福怎么都想不起来。最后,双方谈崩了。

  记者:那当时你为什么不妥协?

  林爱福:这个没办法妥协,因为做生意,这个生意要亏本的。

  因为这件事,林爱福失去了他最大的客户,一年上千万的生意做不成,林爱福不得不转行。可这反倒让他在另外一种鱼上创造了惊人的财富,并上演了一段被同行奉为神话的精彩故事。

  鳗鱼,以口感软糯鲜香著称,可抓起也很费劲,就是因为鳗鱼身上有一层黏液保护膜。

  记者:它是要咬我吗?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福建当地养殖的鳗鱼主要都是出口日本,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从2005年开始,林爱福也加入了养殖鳗鱼的大军,一年有400万的销售额,在行业里并不起眼。可就在2006年,他突然停止了向日本出口鳗鱼,转而开始出口欧洲。这个决定在很多人眼里,有些不可思议。

  鳗鱼养殖户:吃鳗鱼的关键是在日本,就是日本人,欧洲只是提供欧洲苗源,它不消费。

  记者:市场小?

  鳗鱼养殖户:小多了,利润也小。除非卖不出去才往欧洲卖。

  记者:没人主动往欧洲出口?

  鳗鱼养殖户:没有没有。

  记者:欧洲鳗鱼的利润也要比日本差,大概差了多少?

  林爱福的朋友林新:同等售价的滑,利润大概低了百分之三十。

  欧洲鳗鱼市场小,利润低,而且还要重新申请各种证件,重新修建符合欧洲出口标准的鳗鱼池,重新养殖不同于日本鳗鱼的欧洲鳗鱼,总之,林爱福做的事,在别人眼里,就是吃力不讨好。那么他到底为什么要放弃日本市场,大费周章地将鳗鱼出口到欧洲呢?就在很多人看不明白的时候,2007年,中国的鳗鱼养殖户迎来了一场灭顶之灾。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4年08月11日 23:2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林爱福,1986年毕业于厦门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后到福建省海洋研究所工作。2001年下海经商,做了9年对虾、鳗鱼的养殖和出口生意。2009年在一次鳗鱼出口时发现虹鳟鱼的商机,把专家都不看好的冷水鱼养殖在福建,仅用了3年时间,建成全国数一数二的工厂化虹鳟鱼养殖基地。 (《致富经》 20140811 一个健忘者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