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探索发现》楚墓劫余记(1月30日-31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探索·发现 央视网2016年01月25日 14:35 A-A+

上集

除了在三国演义中频繁出现,以“刘备借荆州”而闻名的湖北省荆州市还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所在。半个世纪前的1965年,为了兴修水利,荆州市文物工作者发掘了一座名为望山1号墓的大型楚国贵族墓葬。在这座16米见方的土坑墓中,出土了举世瞩目的“越王勾践自用剑”。然而就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们意外地发现,就在望山1号墓500米外,竟然还有一座超级大墓。根据考古命名规律,人们称新发现的大墓为“望山桥1号墓”,而它的面积则是望山1号墓的3到4倍。

对于新发现的墓葬,文物工作者没有立刻进行发掘,他们等待着新的文物保护技术的出现,等待着最佳的发掘时机。

时间一晃就是50年,2014年年底,望山桥1号墓的发掘终于开始了。多年来,多种技术手段下的勘探,让考古队员信心十足。32乘34米的墓葬面积以及巨大的13级地下阶梯都在吸引着人们早日一探究竟。

发掘开始后,一度进展顺利。然而当清理到墓室第7级台阶时,填土中却意外出现了盗洞。盗洞是否打穿了墓室?而且,此前的勘探与发掘为什么没能发现它呢?

通过对盗洞的清理和分析,最终人们确定,墓葬被盗竟然发生在下葬后不久。这样一来,地层的变化以及土质的接近最终掩盖了盗洞留下的痕迹。

时间接近的盗扰在考古界被称为“热盗”,这时候的盗墓者往往对死者还残存敬畏。另外,古代盗墓者对随葬品的价值判断和今天不同,这就造成了一些古墓在经历了“热盗”后,仍然能有很大的收获。可是,望山桥1号墓的情况也是如此吗?

继续向下清理,人们发现大墓椁室被一层厚厚的青膏泥和满坑的积水覆盖着。青膏泥是一种粘性土壤,然而对于它的形成原因,大墓发掘领队,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贾汉清却提出了一种新的认识。无论成因如何,在中国南方,青膏泥和积水对有机质文物的保护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这确实人们公认的。如果椁室中还存有文物,那么它们的情况应该十分乐观。

时间跨入2015年,大墓椁室终于完全暴露,发掘现场大会战的气氛越来越浓。1月8号这一天,椁室的开启终于排上了日程。荆州博物馆对这一天的到来做了最充足的准备,50年苦苦等待即将出现最后的结果。 







860010-1119060200
1 1 1